一种色母物料混合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056953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23 21:56
本技术涉及混合设备领域,公开了一种色母物料混合机构,包括混合筒,所述混合筒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四个呈两两对称设置的支腿,混合筒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加料斗,混合筒的底部内壁为倾斜面构造,混合筒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出料管,出料管上固定安装有电磁排料阀,混合筒内设置有混料机构,混料机构用于对色母物料进行搅拌混合均匀。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能够控制色母物料在混合筒内部进行无规律的全面运动,实现对色母物料全面彻底的搅拌混合,提高对色母物料搅拌混合的均匀性,进而可提升搅拌混合质量和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混合设备,特别涉及一种色母物料混合机构


技术介绍

1、色母是一种新型高分子材料专用着色剂。色母主要用在塑料上。色母由颜料或染料、载体和添加剂三种基本要素所组成,是把超常量的颜料均匀载附于树脂之中而制得的聚集体,可称颜料浓缩物,所以它的着色力高于颜料本身。加工时用少量色母料和未着色树脂掺混,就可达到设计颜料浓度的着色树脂或制品。色母的生产中,需要对多种物料预先进行混合处理。

2、现有的色母物料混合机构在使用时虽然能够满足基本的物料混合需求,但是在实际使用中发现仍然存在至少以下缺陷:现有的色母物料混合机构大多采用单一搅拌方式,具体为将多种色母原料倒入混合筒内,利用搅拌杆或搅拌叶片的单方向持续旋转对色母物料进行搅拌,色母物料会跟随搅拌杆或搅拌叶片的旋转方向进行单一方向的运动,易造成色母物料扩散不全面,会存在搅拌混合死角,易导致对色母物料的搅拌混合不够均匀,搅拌混合质量比较差,效率低。因此,我们提出一种色母物料混合机构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色母物料混合机构,具有能够控制色母物料在混合筒内部进行无规律的全面运动,实现对色母物料全面彻底的搅拌混合,提高对色母物料搅拌混合的均匀性,进而可提升搅拌混合质量和效率的效果。

2、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色母物料混合机构,包括混合筒,所述混合筒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四个呈两两对称设置的支腿,混合筒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加料斗,混合筒的底部内壁为倾斜面构造,混合筒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出料管,出料管上固定安装有电磁排料阀,混合筒内设置有混料机构,混料机构用于对色母物料进行搅拌混合均匀。

3、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混料机构包括两个上支撑杆、轴座、空心竖轴、圆盘、两个转轴、两个竖搅拌杆、多个s型搅拌杆、两个斜搅拌杆、多个搅拌支杆、两个下支撑杆、内齿圈、电机、主齿轮、副齿轮和两个传动齿轮,两个上支撑杆分别固定安装在混合筒的左侧内壁和右侧内壁上,轴座的两侧分别与两个上支撑杆相互靠近的一端固定连接,空心竖轴转动安装在轴座上,空心竖轴的顶端为开口构造,空心竖轴的底端为闭口构造,圆盘固定套设在空心竖轴上,圆盘的顶部开设有两个安装孔,空心竖轴位于两个安装孔之间,两个转轴通过轴承分别滑动安装在相对应的安装孔内,两个竖搅拌杆分别固定安装在相对应转轴的底端,多个s型搅拌杆呈等间距固定安装在两个竖搅拌杆上,两个斜搅拌杆分别固定安装在相对应竖搅拌杆的底端,多个搅拌支杆呈等间距固定安装在两个斜搅拌杆的底部,两个下支撑杆分别固定安装在混合筒的左侧内壁和右侧内壁上,两个下支撑杆均位于上支撑杆和圆盘之间,内齿圈的两侧外壁分别与两个下支撑杆相互靠近的一端固定连接,空心竖轴的底端贯穿内齿圈,两个转轴的顶端均延伸至内齿圈内,两个传动齿轮分别固定安装在相对应转轴的顶端,两个传动齿轮均与内齿圈啮合,电机固定安装在混合筒的顶部内壁上,主齿轮固定安装在电机的输出轴端,副齿轮固定套设在空心竖轴上并位于轴座的上方,主齿轮与副齿轮啮合。

4、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混料机构还包括气泵、出气管、多个喷气管和多个单向阀,气泵固定安装在混合筒的顶部内壁上,出气管的一端与气泵的排出端固定连接,出气管远离气泵的一端延伸至空心竖轴内,多个喷气管均固定安装在空心竖轴上并呈两两对称分布,多个喷气管均位于圆盘的下方,多个单向阀分别固定安装在相对应的喷气管内。

5、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圆盘的外侧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一密封环,第一密封环与混合筒的内侧壁滑动密封接触。

6、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空心竖轴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二密封环,出气管通过第二密封环与空心竖轴转动密封配合。

7、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混合筒的前侧壁上开设有位于圆盘上方的通风孔,通风孔内固定安装有格栅板。

8、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料斗的顶部螺纹安装有堵塞,堵塞的顶部中心部位开设有出气孔,堵塞的底部中心部位固定安装有挡料网。

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0、1、本技术通过利用由两个上支撑杆、轴座、空心竖轴、圆盘、两个转轴、两个竖搅拌杆、多个s型搅拌杆、两个斜搅拌杆、多个搅拌支杆、两个下支撑杆、内齿圈、电机、主齿轮、副齿轮、两个传动齿轮、气泵、出气管、多个喷气管和多个单向阀组成的混料机构,能够控制两个竖搅拌杆分别带动其上安装的多个s型搅拌杆、斜搅拌杆和多个搅拌支杆水平旋转和自转,即可实现对色母物料的全面搅拌混合,使得色母物料能够全面充分的扩散开,可控制空气从多个喷气管喷出,即可进一步增加色母物料在混合筒内部的运动范围,使得色母物料在混合筒内部的运动更加无规律性,能够进一步提高搅拌混合的均匀性,进而能够实现色母物料在混合筒内部进行无规律的全面运动,对色母物料全面彻底的搅拌混合,提高对色母物料搅拌混合的均匀性,进而可提升搅拌混合质量和效率。

11、2、本技术通过设置出气孔,可排出混合筒内部位于圆盘下方空间内的空气,挡料网可用于阻挡拦截色母物料,有效避免色母物料伴随空气从出气孔排出。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色母物料混合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合筒(1),所述混合筒(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四个呈两两对称设置的支腿(2),所述混合筒(1)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加料斗(3),所述混合筒(1)的底部内壁为倾斜面构造,所述混合筒(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出料管(4),所述出料管(4)上固定安装有电磁排料阀(5),所述混合筒(1)内设置有混料机构,所述混料机构用于对色母物料进行搅拌混合均匀,所述混料机构包括两个上支撑杆(6)、轴座(7)、空心竖轴(8)、圆盘(9)、两个转轴(10)、两个竖搅拌杆(11)、多个S型搅拌杆(12)、两个斜搅拌杆(13)、多个搅拌支杆(14)、两个下支撑杆(15)、内齿圈(16)、电机(17)、主齿轮(18)、副齿轮(19)和两个传动齿轮(24),两个所述上支撑杆(6)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混合筒(1)的左侧内壁和右侧内壁上,所述轴座(7)的两侧分别与两个所述上支撑杆(6)相互靠近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空心竖轴(8)转动安装在所述轴座(7)上,所述空心竖轴(8)的顶端为开口构造,所述空心竖轴(8)的底端为闭口构造,所述圆盘(9)固定套设在所述空心竖轴(8)上,所述圆盘(9)的顶部开设有两个安装孔,所述空心竖轴(8)位于两个所述安装孔之间,两个所述转轴(10)通过轴承分别滑动安装在相对应的所述安装孔内,两个所述竖搅拌杆(11)分别固定安装在相对应所述转轴(10)的底端,多个所述S型搅拌杆(12)呈等间距固定安装在两个所述竖搅拌杆(11)上,两个所述斜搅拌杆(13)分别固定安装在相对应所述竖搅拌杆(11)的底端,多个所述搅拌支杆(14)呈等间距固定安装在两个所述斜搅拌杆(13)的底部,两个所述下支撑杆(15)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混合筒(1)的左侧内壁和右侧内壁上,两个所述下支撑杆(15)均位于所述上支撑杆(6)和圆盘(9)之间,所述内齿圈(16)的两侧外壁分别与两个所述下支撑杆(15)相互靠近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空心竖轴(8)的底端贯穿所述内齿圈(16),两个所述转轴(10)的顶端均延伸至所述内齿圈(16)内,两个所述传动齿轮(24)分别固定安装在相对应所述转轴(10)的顶端,两个所述传动齿轮(24)均与所述内齿圈(16)啮合,所述电机(17)固定安装在所述混合筒(1)的顶部内壁上,所述主齿轮(18)固定安装在所述电机(17)的输出轴端,所述副齿轮(19)固定套设在所述空心竖轴(8)上并位于轴座(7)的上方,所述主齿轮(18)与所述副齿轮(19)啮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色母物料混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料机构还包括气泵(20)、出气管(21)、多个喷气管(22)和多个单向阀(23),所述气泵(20)固定安装在所述混合筒(1)的顶部内壁上,所述出气管(21)的一端与所述气泵(20)的排出端固定连接,所述出气管(21)远离气泵(20)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空心竖轴(8)内,多个所述喷气管(22)均固定安装在所述空心竖轴(8)上并呈两两对称分布,多个所述喷气管(22)均位于所述圆盘(9)的下方,多个所述单向阀(23)分别固定安装在相对应的所述喷气管(22)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色母物料混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盘(9)的外侧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一密封环,所述第一密封环与所述混合筒(1)的内侧壁滑动密封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色母物料混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竖轴(8)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二密封环,所述出气管(21)通过第二密封环与所述空心竖轴(8)转动密封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色母物料混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筒(1)的前侧壁上开设有位于圆盘(9)上方的通风孔,所述通风孔内固定安装有格栅板(2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色母物料混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料斗(3)的顶部螺纹安装有堵塞(26),所述堵塞(26)的顶部中心部位开设有出气孔(27),所述堵塞(26)的底部中心部位固定安装有挡料网(28)。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色母物料混合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合筒(1),所述混合筒(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四个呈两两对称设置的支腿(2),所述混合筒(1)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加料斗(3),所述混合筒(1)的底部内壁为倾斜面构造,所述混合筒(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出料管(4),所述出料管(4)上固定安装有电磁排料阀(5),所述混合筒(1)内设置有混料机构,所述混料机构用于对色母物料进行搅拌混合均匀,所述混料机构包括两个上支撑杆(6)、轴座(7)、空心竖轴(8)、圆盘(9)、两个转轴(10)、两个竖搅拌杆(11)、多个s型搅拌杆(12)、两个斜搅拌杆(13)、多个搅拌支杆(14)、两个下支撑杆(15)、内齿圈(16)、电机(17)、主齿轮(18)、副齿轮(19)和两个传动齿轮(24),两个所述上支撑杆(6)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混合筒(1)的左侧内壁和右侧内壁上,所述轴座(7)的两侧分别与两个所述上支撑杆(6)相互靠近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空心竖轴(8)转动安装在所述轴座(7)上,所述空心竖轴(8)的顶端为开口构造,所述空心竖轴(8)的底端为闭口构造,所述圆盘(9)固定套设在所述空心竖轴(8)上,所述圆盘(9)的顶部开设有两个安装孔,所述空心竖轴(8)位于两个所述安装孔之间,两个所述转轴(10)通过轴承分别滑动安装在相对应的所述安装孔内,两个所述竖搅拌杆(11)分别固定安装在相对应所述转轴(10)的底端,多个所述s型搅拌杆(12)呈等间距固定安装在两个所述竖搅拌杆(11)上,两个所述斜搅拌杆(13)分别固定安装在相对应所述竖搅拌杆(11)的底端,多个所述搅拌支杆(14)呈等间距固定安装在两个所述斜搅拌杆(13)的底部,两个所述下支撑杆(15)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混合筒(1)的左侧内壁和右侧内壁上,两个所述下支撑杆(15)均位于所述上支撑杆(6)和圆盘(9)之间,所述内齿圈(16)的两侧外壁分别与两个所述下支撑杆(15)相互靠近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空心竖轴(8)的底端贯穿所述内齿圈(16),两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孝猛吕孝慎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山水塑染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