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体和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049932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23 21:48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车体和车辆,车体包括安全带盖板和行李箱饰板,安全带盖板与行李箱饰板可拆卸地连接,且安全带盖板与行李箱饰板之间具有多处装配间隙;其中,多处装配间隙处中的至少一处装配间隙处,安全带盖板与行李箱饰板之间卡接配合,以使卡接配合处的装配间隙均匀,其余多处装配间隙处中的至少一处装配间隙处,安全带盖板与行李箱饰板之间止挡配合,以使止挡配合处的装配间隙均匀。本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车辆的安全带盖板与行李箱饰板之间的装配间隙不均匀,导致整车的精致感较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交通工具,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车体和车辆


技术介绍

1、现有技术中,为了确保车辆的整车精致感,通常设计安全带盖板以遮蔽安全带固定点的螺栓,现有的安全带盖板与行李箱饰板之间的连接方式无法确保两者之间的装配间隙均匀,导致整车的精致感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体和车辆,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车辆的安全带盖板与行李箱饰板之间的装配间隙不均匀,导致整车的精致感较差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车体,包括安全带盖板和行李箱饰板,安全带盖板与行李箱饰板可拆卸地连接,且安全带盖板与行李箱饰板之间具有多处装配间隙;其中,多处装配间隙处中的至少一处装配间隙处,安全带盖板与行李箱饰板之间卡接配合,以使卡接配合处的装配间隙均匀,其余多处装配间隙处中的至少一处装配间隙处,安全带盖板与行李箱饰板之间止挡配合,以使止挡配合处的装配间隙均匀。

3、进一步地,同一装配间隙处,安全带盖板上具有第一卡接结构,行李箱饰板上具有用于与第一卡接结构配合的第二卡接结构,第一卡接结构和第二卡接结构的数量相同,且第一卡接结构和第二卡接结构分别至少为两个。

4、进一步地,安全带盖板包括盖板本体和翻边结构,翻边结构与盖板本体的边缘连接;其中,第一卡接结构为凸出设置在翻边结构的内壁面上的卡扣,第二卡接结构为开设在行李箱饰板与卡扣对应位置处的卡接孔。

5、进一步地,第一卡接结构为多个,多个第一卡接结构沿翻边结构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且各第一卡接结构与盖板本体的内壁面之间的距离均相等。

6、进一步地,行李箱饰板包括饰板本体和第一支撑台,第一支撑台凸出设置在饰板本体具有卡接孔一侧的内壁面上,且第一支撑台位于卡接孔的孔边缘处,以在卡扣伸入卡接孔后为卡扣提供支撑限位作用。

7、进一步地,同一装配间隙处,安全带盖板上具有第一插销结构,行李箱饰板上具有用于与第一插销结构配合的第一装配孔;行李箱饰板还包括第二支撑台和止挡结构,其中,第二支撑台凸出设置在饰板本体具有第一装配孔一侧的内壁面上,且第二支撑台与第一支撑台连接,第二支撑台位于第一装配孔的孔边缘处;止挡结构凸出设置在第二支撑台上,并位于第一装配孔处,以使第一插销结构穿过第一装配孔并与止挡结构止挡配合。

8、进一步地,止挡结构的外轮廓线与第一装配孔的孔轮廓线围成相连通的滑入区域和限位区域,其中,滑入区域用于第一插销结构滑入,且在第一插销结构的滑入方向上,滑入区域的区域截面逐渐减小,限位区域的区域截面大于滑入区域的区域截面。

9、进一步地,同一装配间隙处,安全带盖板上具有第二插销结构,行李箱饰板上具有用于与第一插销结构配合的第二装配孔;行李箱饰板还包括第三支撑台,第三支撑台凸出设置在饰板本体上,且第二装配孔开设在第三支撑台上。

10、进一步地,第三支撑台与盖板本体的内壁面之间的距离h3、第二支撑台与盖板本体的内壁面之间的距离h2、第一支撑台与盖板本体的内壁面之间的距离h3之间满足:h3<h2=h1。

11、进一步地,第二插销结构包括插销本体和限位钩头,插销本体与盖板本体连接,限位钩头伸入第二装配孔内,并与第二装配孔的孔边缘抵接配合。

12、进一步地,安全带盖板上还具有第三插销结构,行李箱饰板上具有用于与第三插销结构配合的限位凹槽,且限位凹槽和第二装配孔位于行李箱饰板的同一侧。

13、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车体,车体为上述的车体。

14、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将安全带盖板和行李箱饰板之间的多处装配间隙处中的至少一处装配间隙处,设置成卡接配合的结构形式,从而使得卡接配合处的装配间隙均匀,其余多处装配间隙处中的至少一处装配间隙处,安全带盖板与行李箱饰板之间止挡配合,从而使得止挡配合处的装配间隙均匀,这样,确保安全带盖板和行李箱饰板两者之间的装配间隙处均能够尽可能地均匀,从而确保车辆的整车精致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体,其特征在于,同一所述装配间隙处,所述安全带盖板(10)上具有第一卡接结构,所述行李箱饰板(20)上具有用于与所述第一卡接结构配合的第二卡接结构,所述第一卡接结构和所述第二卡接结构的数量相同,且所述第一卡接结构和所述第二卡接结构分别至少为两个。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带盖板(10)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接结构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卡接结构沿所述翻边结构(12)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且各所述第一卡接结构与所述盖板本体(11)的内壁面之间的距离均相等。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李箱饰板(20)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体,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挡结构(24)的外轮廓线与所述第一装配孔(212)的孔轮廓线围成相连通的滑入区域(100)和限位区域(200),其中,所述滑入区域(100)用于所述第一插销结构(122)滑入,且在所述第一插销结构(122)的滑入方向上,所述滑入区域(100)的区域截面逐渐减小,所述限位区域(200)的区域截面大于所述滑入区域(100)的区域截面。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体,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支撑台(25)与所述盖板本体(11)的内壁面之间的距离H3、所述第二支撑台(23)与所述盖板本体(11)的内壁面之间的距离H2、所述第一支撑台(22)与所述盖板本体(11)的内壁面之间的距离H3之间满足:H3<H2=H1。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插销结构(111)包括插销本体(1111)和限位钩头(1112),所述插销本体(1111)与所述盖板本体(11)连接,所述限位钩头(1112)伸入所述第二装配孔(213)内,并与所述第二装配孔(213)的孔边缘抵接配合。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带盖板(10)上还具有第三插销结构(112),所述行李箱饰板(20)上具有用于与所述第三插销结构(112)配合的限位凹槽(26),且所述限位凹槽(26)和所述第二装配孔(213)位于所述行李箱饰板(20)的同一侧。

12.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所述车体为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车体。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体,其特征在于,同一所述装配间隙处,所述安全带盖板(10)上具有第一卡接结构,所述行李箱饰板(20)上具有用于与所述第一卡接结构配合的第二卡接结构,所述第一卡接结构和所述第二卡接结构的数量相同,且所述第一卡接结构和所述第二卡接结构分别至少为两个。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带盖板(10)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接结构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卡接结构沿所述翻边结构(12)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且各所述第一卡接结构与所述盖板本体(11)的内壁面之间的距离均相等。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李箱饰板(20)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体,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挡结构(24)的外轮廓线与所述第一装配孔(212)的孔轮廓线围成相连通的滑入区域(100)和限位区域(200),其中,所述滑入区域(100)用于所述第一插销结构(122)滑入,且在所述第一插销结构(122)的滑入方向上,所述滑入区域(100)的区域截面逐渐减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朋立张壮壮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