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脱模用斜顶防粘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048469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23 21:46
一种脱模用斜顶防粘机构,包括上模组件、下模组件、斜顶件和止动柱,斜顶件具有斜顶块和斜顶柱,斜顶柱上对应止动柱开设有一活动槽,止动柱活动设置在活动槽上,下模组件包括下模块,下模块具有模仁块和底座,模仁块凸设在底座的上表面,上模组件与斜顶块、模仁块构成一成型腔,模仁块的一侧设有斜槽,斜槽从模仁块的顶部延伸至底座的上表面,斜顶块活动设置在斜槽上,底座沿斜槽向下设有斜孔,斜孔贯穿底座,斜顶柱活动设置在斜孔内且向下凸伸出底座的底部,底座上开设有一垂直于地面的延伸槽,延伸槽与斜孔连通设置,止动柱活动设置在延伸槽内,止动柱与斜顶柱构成夹角,斜顶件和止动柱于横向方向上相对运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注塑模具,特别是涉及一种脱模用斜顶防粘机构


技术介绍

1、目前制造业中,一般的注塑模具由上模和下模组成,上模和下模配对从而在二者之间构成成型腔。多数产品为曲面结构,且产品表面存在各种凹凸结构,开模后的产品倒扣在下模的成型面上,这使得脱模比较困难,而且脱模过程容易损坏产品,导致良率不稳定,大量的产品需要返工,大大影响了组装产能及和良品产出率。

2、于是,针对目前产品脱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亟需开发一种新的机器或新的技术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可以有效地提高生产良率的一种脱模用斜顶防粘机构,不仅结构简单稳定性好,而且方便维护。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脱模用斜顶防粘机构,包括上模组件、下模组件、斜顶件和止动柱,斜顶件具有斜顶块和斜顶柱,斜顶柱上对应止动柱开设有一活动槽,止动柱活动设置在活动槽上,下模组件包括下模块,下模块具有模仁块和底座,模仁块凸设在底座的上表面,上模组件与斜顶块、模仁块构成一成型腔,模仁块的一侧设有斜槽,斜槽从模仁块的顶部延伸至底座的上表面,斜顶块活动设置在斜槽上,底座沿斜槽向下设有斜孔,斜孔贯穿底座,斜顶柱活动设置在斜孔内且向下凸伸出底座的底部,底座上开设有一垂直于地面的延伸槽,延伸槽与斜孔连通设置,止动柱活动设置在延伸槽内,止动柱与斜顶柱构成夹角,斜顶件和止动柱于横向方向上相对运动。

4、进一步地,还包括顶杆,斜顶柱的下端与顶杆的上端滑动连接,顶杆带动斜顶件于纵向方向上运动。

5、进一步地,止动柱具有止动块和止动杆,活动槽对应止动柱的止动块设有导引槽,活动槽对应止动柱的止动杆设有延伸槽,止动柱的止动块安装于活动槽的导引槽,止动柱的止动杆安装于活动槽的延伸槽。

6、进一步地,延伸槽两侧内壁之间的宽度大于止动柱的止动块的最大长度。

7、进一步地,在止动柱相对于斜顶件的横向运动方向上,斜顶柱的活动槽的横截面积大于止动柱的横截面积。

8、进一步地,止动柱沿延伸槽的运动轨迹与斜顶件沿斜孔的运动轨迹构成夹角,在水平方向上,止动柱与斜顶柱相向运动,止动柱在斜顶柱的活动槽内往返运动。

9、进一步地,在斜顶件沿斜孔的运动方向上,斜孔的横截面积大于斜顶件的斜顶柱的横截面积。

10、进一步地,斜顶柱的下端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一卡臂,顶杆的上端对应第一凹槽设有第二卡臂,顶杆的上端对应第一卡臂设有第二凹槽,第一卡臂活动设置在第二凹槽内,第二卡臂活动设置在第一凹槽内,顶杆带动斜顶件移动时,斜顶柱与止动柱在竖直方向同步向上运动,止动柱相对地横向位移穿过活动槽。

11、进一步地,顶杆的上表面、斜顶件的底面均为倾斜面,第一凹槽的上下内壁、第二凹槽的上下内壁均为倾斜面,且倾斜面的最低点位于靠近止动柱的一侧。

12、进一步地,顶杆的上表面、斜顶件的底面、第一凹槽的上下内壁、第二凹槽的上下内壁均保持相同的倾斜度。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脱模用斜顶防粘机构,包括上模组件和下模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斜顶件和止动柱,所述斜顶件具有斜顶块和斜顶柱,所述斜顶柱上对应所述止动柱开设有一活动槽,所述止动柱活动设置在所述活动槽上,所述下模组件包括下模块,所述下模块具有模仁块和底座,所述模仁块凸设在所述底座的上表面,所述上模组件与所述斜顶块、所述模仁块构成一成型腔,所述模仁块的一侧设有斜槽,所述斜槽从所述模仁块的顶部延伸至所述底座的上表面,所述斜顶块活动设置在所述斜槽上,所述底座沿所述斜槽向下设有斜孔,所述斜孔贯穿所述底座,所述斜顶柱活动设置在所述斜孔内且向下凸伸出所述底座的底部,所述底座上开设有一垂直于地面的延伸槽,所述延伸槽与所述斜孔连通设置,所述止动柱活动设置在所述延伸槽内,所述止动柱与所述斜顶柱构成夹角,所述斜顶件和所述止动柱于横向方向上相对运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脱模用斜顶防粘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顶杆,所述斜顶柱的下端与所述顶杆的上端滑动连接,所述顶杆带动所述斜顶件于纵向方向上运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脱模用斜顶防粘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动柱具有止动块和止动杆,所述活动槽对应所述止动柱的所述止动块设有导引槽,所述活动槽对应所述止动柱的所述止动杆设有延伸槽,所述止动柱的所述止动块安装于所述活动槽的所述导引槽,所述止动柱的所述止动杆安装于所述活动槽的所述延伸槽。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脱模用斜顶防粘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槽两侧内壁之间的宽度大于所述止动柱的所述止动块的最大长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脱模用斜顶防粘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止动柱相对于所述斜顶件的横向运动方向上,所述斜顶柱的所述活动槽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止动柱的横截面积。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脱模用斜顶防粘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动柱沿所述延伸槽的运动轨迹与所述斜顶件沿所述斜孔的运动轨迹构成夹角,在水平方向上,所述止动柱与所述斜顶柱相向运动,所述止动柱在所述斜顶柱的所述活动槽内往返运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脱模用斜顶防粘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斜顶件沿所述斜孔的运动方向上,所述斜孔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斜顶件的所述斜顶柱的横截面积。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脱模用斜顶防粘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顶柱的下端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一卡臂,所述顶杆的上端对应所述第一凹槽设有第二卡臂,所述顶杆的所述上端对应所述第一卡臂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卡臂活动设置在所述第二凹槽内,所述第二卡臂活动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内,所述顶杆带动所述斜顶件移动时,所述斜顶柱与所述止动柱在竖直方向同步向上运动,所述止动柱相对地横向位移穿过所述活动槽。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脱模用斜顶防粘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的上表面、所述斜顶件的底面均为倾斜面,所述第一凹槽的上下内壁、所述第二凹槽的上下内壁均为倾斜面,且所述倾斜面的最低点位于靠近所述止动柱的一侧。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脱模用斜顶防粘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的上表面、所述斜顶件的底面、所述第一凹槽的上下内壁、所述第二凹槽的上下内壁均保持相同的倾斜度。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脱模用斜顶防粘机构,包括上模组件和下模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斜顶件和止动柱,所述斜顶件具有斜顶块和斜顶柱,所述斜顶柱上对应所述止动柱开设有一活动槽,所述止动柱活动设置在所述活动槽上,所述下模组件包括下模块,所述下模块具有模仁块和底座,所述模仁块凸设在所述底座的上表面,所述上模组件与所述斜顶块、所述模仁块构成一成型腔,所述模仁块的一侧设有斜槽,所述斜槽从所述模仁块的顶部延伸至所述底座的上表面,所述斜顶块活动设置在所述斜槽上,所述底座沿所述斜槽向下设有斜孔,所述斜孔贯穿所述底座,所述斜顶柱活动设置在所述斜孔内且向下凸伸出所述底座的底部,所述底座上开设有一垂直于地面的延伸槽,所述延伸槽与所述斜孔连通设置,所述止动柱活动设置在所述延伸槽内,所述止动柱与所述斜顶柱构成夹角,所述斜顶件和所述止动柱于横向方向上相对运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脱模用斜顶防粘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顶杆,所述斜顶柱的下端与所述顶杆的上端滑动连接,所述顶杆带动所述斜顶件于纵向方向上运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脱模用斜顶防粘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动柱具有止动块和止动杆,所述活动槽对应所述止动柱的所述止动块设有导引槽,所述活动槽对应所述止动柱的所述止动杆设有延伸槽,所述止动柱的所述止动块安装于所述活动槽的所述导引槽,所述止动柱的所述止动杆安装于所述活动槽的所述延伸槽。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脱模用斜顶防粘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槽两侧内壁之间的宽度大于所述止动柱的所述止动块的最大长度。

5.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万古魏益民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西勤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