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卫生间的防水防渗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047003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23 21:45
本申请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卫生间的防水防渗结构,设置于现有的建筑结构层上,包括铺设于建筑结构层上的防水面层、铺设于防水面层上的粘连砂浆面层、铺设于粘连砂浆面层上的快速排水层、位于快速排水层上方的渗水层以及贯穿于五层地面结构用于将积水排出至下水管道的地漏,使用卫生间时,地面积水自渗水层快速渗下至快速排水层,快速排水层可以将由渗水层渗下的水流至地漏排出,避免地面长时间积水的情况出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建筑施工,具体为一种卫生间的防水防渗结构


技术介绍

1、在房屋室内建筑地面工程中,由于卫生间区域常用来进行洗漱、淋浴、洗衣等,装修时会区别于卧室和客厅等干区来对卫生间区域做干湿分离的处理,尤其是对卫生间地面做特殊的防水防渗设计。

2、现有的卫生间防水防渗结构通常是在地面建筑结构层上涂抹防水涂料作为防水层,防水层上铺设粘结砂浆面层,最上层铺设地面装饰面层,在卫生间地面设置地漏和下水通道,卫生间地面的积水可通过地漏进入下水管道排出。在居民进行淋浴时,通常地面会有更多的积水积聚在卫生间内,难以快速经由地漏排出至下水管道,特别是当地漏发生堵塞时,地面积水持续积聚难以顺畅排出,会给居民造成不好的使用体验。

3、针对上述相关问题,专利技术人提出一种卫生间的防水防渗结构,可以有效加快排出卫生间的积水。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加速排出卫生间内的积水,减小居民淋浴时因积水无法顺畅排出而产生不好的使用体验,本申请提供一种卫生间的防水防渗结构。

2、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卫生间的防水防渗结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卫生间的防水防渗结构,包括铺设于建筑结构层上的防水面层、铺设于防水面层上的粘连砂浆面层、铺设于粘连砂浆面层上的快速排水层、位于快速排水层上方的渗水层以及贯穿于五层地面结构的地漏,地漏与预留的下水管道连通,渗水层采用渗水材料,具有渗水性,卫生间地面积水可由渗水层渗下至快速排水层再由快速排水层流至地漏排出。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建筑结构层上方铺设防水面层能够防止水下渗损坏建筑结构层,粘连砂浆面层铺设于防水面层上,快速排水层铺设于粘连砂浆面层上方,渗水层铺设于快速排水层上方,快速排水层与地漏接通,地漏贯穿于五层地面结构与下水管道相通,卫生间用水时,一方面水可以由地漏直接排出,另一方面,水由渗水层快速渗下至快速排水层,再由快速排水层流至地漏处排出,能够避免地面长时间积水的情况。

5、可选的,地漏包括与预留的下水管道连通的排水管以及固接在排水管上端的过滤盖,过滤盖上均匀开设有过滤孔。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通过过滤孔进入排水管后流入下水管道排出,过滤孔能够过滤掉头发等杂物,防止造成下水管道的堵塞。

7、可选的,快速排水层包括地砖和多条凹槽管道,多条凹槽管道环绕地漏的轴线间隔分布,凹槽管道一端与排水管连通,排水管外壁开设有与凹槽管道连通的多个开口。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由渗水层渗下至快速排水层,凹槽管道的设计使得渗下的水流入凹槽管道能够快速流至排水管外壁的开口进入排水管中被排出。

9、可选的,地砖与凹槽管道连接的地方设有卡扣,卡扣呈l形,地砖与凹槽管道卡接。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l形卡扣的设计一方面可以使得凹槽管道和地砖的连接更加紧密,防止长时间的使用导致凹槽管道和地砖受外力的作用而分离,另一方面,当地砖出现老化和损坏时可以拆卸替换新地砖。

11、可选的,地漏内部设有防反渗组件,防反渗组件包括固接于排水管内壁的中空限位块、直径小于排水管内壁且大于中空限位块内径的底板以及限制底板上下运动的限位件。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出现下水管道水反渗的情况时,在水的冲击作用下,底板向上运动堵住中空限位块中央的通道防止水反渗到地面。

13、可选的,限位件包括与排水管内壁滑动连接的限位圈,限位圈位于中空限位块正上方,限位圈的外径与排水管内径相同,限位圈与底之间固接有竖杆。

1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下水管道出现反渗现象时,底板被水顶起,当反渗现象消失,受自身重力影响下底板落下,在限位圈的限位作用下,底板悬停在中空限位块下方。

15、可选的,排水管外壁设有防水垫圈。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水垫圈能够防止地面渗下的水沿排水管与地面结构的抵接处流下。

17、可选的,排水管外壁位于防水垫圈下侧设有第一凸块,防水垫圈与第一凸块抵接。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凸块可以支撑防水垫圈限制防水垫圈运动,防止防水垫圈在水的冲击力下向下滑动。

19、可选的,渗水层由多孔陶瓷材料构成。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孔陶瓷材料具有渗水的特性。

21、可选的,防水面层包括有机防水涂料和无机防水涂料,尤其防水涂料涂覆于无机防水涂料上侧。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机防水涂料具有良好的抗渗性,能够防止积水下渗损坏无机防水涂料和建筑结构层,无机防水涂料具有快速凝固性和较强的粘接力,能够更好地与建筑结构层连接。

23、综上,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1.通过设置渗水层铺设于快速排水层上方,渗水层和快速排水层均与地漏连通,一方面水可以由地漏直接排出,另一方面,水由渗水层快速渗下至快速排水层,再由快速排水层流至地漏处排出,能够避免地面长时间积水的情况。

25、2.通过选用多孔陶瓷材料作为渗水层材料,能够使地面积水快速渗下至快速排水层。

26、3.通过在快速排水层中设置凹槽管道,凹槽管道与地漏连通,能够使积水更加快速流至地漏中排出。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卫生间的防水防渗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铺设于建筑结构层(5)上的防水面层(4)、铺设于所述防水面层(4)上的粘连砂浆面层(3)、铺设于所述粘连砂浆面层(3)上的快速排水层(2)、位于所述快速排水层(2)上方的渗水层(1)以及贯穿于四层地面结构的地漏(6),所述地漏(6)与预留的下水管道(7)连通,所述渗水层(1)采用渗水材料,具有渗水性,卫生间地面积水可由所述渗水层(1)渗下至所述快速排水层(2)再由所述快速排水层(2)流至所述地漏(6)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卫生间的防水防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漏(6)包括与预留的所述下水管道(7)连通的排水管(62)以及固接在所述排水管(62)上端的过滤盖(61),所述过滤盖(61)上均匀开设有过滤孔(6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卫生间的防水防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快速排水层(2)包括地砖(21)和多条凹槽管道(22),多条所述凹槽管道(22)环绕所述地漏(6)的轴线间隔分布,所述凹槽管道(22)一端与所述排水管(62)连通,所述排水管(62)外壁开设有与所述凹槽管道(22)连通的多个开口(6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卫生间的防水防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地砖(21)与所述凹槽管道(22)连接的地方设有卡扣(211),卡扣(211)呈L形,所述地砖(21)与所述凹槽管道(22)卡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卫生间的防水防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漏(6)内部设有防反渗组件(64),所述防反渗组件(64)包括固接于所述排水管(62)内壁的中空限位块(645)、直径小于所述排水管(62)内壁且大于所述中空限位块(645)内径的底板(643)以及限制所述底板(643)上下运动的限位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卫生间的防水防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包括与所述排水管(62)内壁滑动连接的限位圈(641),所述限位圈(641)位于所述中空限位块(645)正上方,所述限位圈(641)的外径与所述排水管(62)内径相同,所述限位圈(641)与所述底板(643)之间固接有竖杆(642)。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卫生间的防水防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62)外壁设有防水垫圈(6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卫生间的防水防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62)外壁位于所述防水垫圈(65)下侧设有第一凸块(66),所述防水垫圈(65)与所述第一凸块(66)抵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卫生间的防水防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渗水层(1)由多孔陶瓷材料构成。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卫生间的防水防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面层(4)包括有机防水涂料(41)和无机防水涂料(42),所述有机防水涂料(41)涂覆于无机防水涂料(42)上侧。

...

【技术特征摘要】

1.卫生间的防水防渗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铺设于建筑结构层(5)上的防水面层(4)、铺设于所述防水面层(4)上的粘连砂浆面层(3)、铺设于所述粘连砂浆面层(3)上的快速排水层(2)、位于所述快速排水层(2)上方的渗水层(1)以及贯穿于四层地面结构的地漏(6),所述地漏(6)与预留的下水管道(7)连通,所述渗水层(1)采用渗水材料,具有渗水性,卫生间地面积水可由所述渗水层(1)渗下至所述快速排水层(2)再由所述快速排水层(2)流至所述地漏(6)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卫生间的防水防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漏(6)包括与预留的所述下水管道(7)连通的排水管(62)以及固接在所述排水管(62)上端的过滤盖(61),所述过滤盖(61)上均匀开设有过滤孔(6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卫生间的防水防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快速排水层(2)包括地砖(21)和多条凹槽管道(22),多条所述凹槽管道(22)环绕所述地漏(6)的轴线间隔分布,所述凹槽管道(22)一端与所述排水管(62)连通,所述排水管(62)外壁开设有与所述凹槽管道(22)连通的多个开口(6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卫生间的防水防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地砖(21)与所述凹槽管道(22)连接的地方设有卡扣(211),卡扣(211)呈l形,所述地砖(21)与所述凹槽管道(22)卡接。

5.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强逄铭洋董金柱赵刚刘洋刘伟堂董俊凯徐航耿浩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光大集团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