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卧式组合机床驱动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046994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23 21:45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卧式组合机床驱动机构,包括安装在底板上方的伺服电机、丝杆、基板和螺母套座,所述丝杆安装在伺服电机的输出端上,且丝杆的另一端与基板转动连接,所述螺母套座固定在机床工作滑台的底部表面,且螺母套座套设在丝杆上,所述螺母套座的下方安装有可拆装清理结构,所述可拆装清理结构包括清洁板、清扫毛刷、碎屑排出口和拆装结构;本技术通过对现有技术中的卧式组合机床驱动机构进行改进优化,在螺母套座的底部增设可拆装清理结构,可以在驱动机构正常运行的过程中,通过螺母套座的来回摆动使得可拆装清理结构可以对下方积存的碎屑进行及时清扫,并通过碎屑排出口排出至下方,保证驱动机构以及机床的长期稳定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机床驱动机构,具体涉及一种卧式组合机床驱动机构


技术介绍

1、卧式组合机床是一种卧式的组合机床,是以通用部件为基础,配以按工件特定形状和加工工艺设计的专用部件和夹具,组成的半自动或自动专用机床,如公开号为“cn201940815u”的现有专利中所公开的“一种卧式机床,包括机座,工作滑台以及主轴装置。工作滑台包括安装于机座的第一工作滑台、第二工作滑台及第三工作滑台;第三工作滑台设置于第二工作滑台上……”可以看出该申请中所记载的就是一种常见的卧式组合机床,其中的工作滑台均是通过一种伺服驱动机构实现工作的,这种机床伺服驱动机构主要由伺服电机、气缸和螺母套等部件组成;

2、现有技术中这种卧式组合机床的驱动机构在实际使用时,因机床的工作环境复杂,驱动机构中螺母套和丝杆的下方容易积存机床运行时产生的碎屑,长期若不清理会给后续驱动机构的正常运行造成阻碍,降低使用稳定性,现有技术大多是过一段时间停机进行人工清扫,这种方式效率低,且清理方式不便捷,不便于驱动机构的有效稳定运行,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卧式组合机床驱动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卧式组合机床驱动机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机床驱动机构内侧容易积存碎屑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卧式组合机床驱动机构,包括安装在底板上方的伺服电机、丝杆、基板和螺母套座,所述伺服电机和基板固定在底板的顶部表面,所述丝杆安装在伺服电机的输出端上,且丝杆的另一端与基板转动连接,所述螺母套座固定在机床工作滑台的底部表面,且螺母套座套设在丝杆上,所述螺母套座的下方安装有可拆装清理结构,所述可拆装清理结构包括清洁板、清扫毛刷、碎屑排出口和拆装结构,所述清洁板通过拆装结构安装在螺母套座的底部表面,所述清洁板的底部表面设置有多个清扫毛刷,所述清扫毛刷的底端与底板的顶面贴合,两个所述碎屑排出口对称开设在底板的顶部表面,且分别位于基板和伺服电机的一侧,所述拆装结构包括固定在清洁板顶部表面的t形座,所述螺母套座的底部表面开设有与t形座相对应的t形滑槽,所述t形座滑动至t形滑槽内,所述拆装结构还包括活动安装在清洁板底部表面的活动块,所述活动块的顶部表面固定有限位杆,所述t形滑槽的顶端内壁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杆的顶端从t形座内穿过,并贯穿至限位槽内,所述t形座的表面贯穿开设有与限位杆相对应的穿孔,所述限位杆和穿孔之间设置有复位结构,所述复位结构包括开设在穿孔两侧内壁的侧槽,所述侧槽内设置有弹簧和侧滑块,所述侧滑块的一端与限位杆相固定,所述弹簧的底端固定在侧槽的底端内壁上,所述弹簧的顶端固定在侧滑块的底面。

3、优选的,所述拆装结构还包括定位结构,所述定位结构设置在t形座和t形滑槽之间,所述定位结构包括固定在t形座一侧表面的l形胶垫,所述l形胶垫的顶部设有一体式的圆形凸起,所述t形滑槽的两端内壁均开设有圆形定位槽,所述圆形凸起嵌入至其中一个圆形定位槽内。

4、优选的,底板的顶部对称固定有两个导向撑块,所述机床工作滑台的前后两端均固定有与导向撑块相对应的导块,所述导块与导向撑块滑动配合。

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对现有技术中的卧式组合机床驱动机构进行改进优化,在螺母套座的底部增设可拆装清理结构,可以在驱动机构正常运行的过程中,通过螺母套座的来回摆动使得可拆装清理结构可以对下方积存的碎屑进行及时清扫,并通过碎屑排出口排出至下方,保证驱动机构以及机床的长期稳定运行,也不需要人工进行定期清扫,使得驱动机构的维护周期延长。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卧式组合机床驱动机构,包括安装在底板(6)上方的伺服电机(1)、丝杆(2)、基板(3)和螺母套座(4),所述伺服电机(1)和基板(3)固定在底板(6)的顶部表面,所述丝杆(2)安装在伺服电机(1)的输出端上,且丝杆(2)的另一端与基板(3)转动连接,所述螺母套座(4)固定在机床工作滑台(7)的底部表面,且螺母套座(4)套设在丝杆(2)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套座(4)的下方安装有可拆装清理结构(5),所述可拆装清理结构(5)包括清洁板(51)、清扫毛刷(52)、碎屑排出口(53)和拆装结构(54),所述清洁板(51)通过拆装结构(54)安装在螺母套座(4)的底部表面,所述清洁板(51)的底部表面设置有多个清扫毛刷(52),所述清扫毛刷(52)的底端与底板(6)的顶面贴合,两个所述碎屑排出口(53)对称开设在底板(6)的顶部表面,且分别位于基板(3)和伺服电机(1)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卧式组合机床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拆装结构(54)包括固定在清洁板(51)顶部表面的T形座(541),所述螺母套座(4)的底部表面开设有与T形座(541)相对应的T形滑槽(542),所述T形座(541)滑动至T形滑槽(542)内,所述拆装结构(54)还包括活动安装在清洁板(51)底部表面的活动块(543),所述活动块(543)的顶部表面固定有限位杆(544),所述T形滑槽(542)的顶端内壁开设有限位槽(545),所述限位杆(544)的顶端从T形座(541)内穿过,并贯穿至限位槽(545)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卧式组合机床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T形座(541)的表面贯穿开设有与限位杆(544)相对应的穿孔,所述限位杆(544)和穿孔之间设置有复位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卧式组合机床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结构包括开设在穿孔两侧内壁的侧槽(546),所述侧槽(546)内设置有弹簧(547)和侧滑块(548),所述侧滑块(548)的一端与限位杆(544)相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卧式组合机床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547)的底端固定在侧槽(546)的底端内壁上,所述弹簧(547)的顶端固定在侧滑块(548)的底面。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卧式组合机床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拆装结构(54)还包括定位结构(549),所述定位结构(549)设置在T形座(541)和T形滑槽(542)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卧式组合机床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结构(549)包括固定在T形座(541)一侧表面的L形胶垫(5491),所述L形胶垫(5491)的顶部设有一体式的圆形凸起(5492),所述T形滑槽(542)的两端内壁均开设有圆形定位槽(5493),所述圆形凸起(5492)嵌入至其中一个圆形定位槽(5493)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卧式组合机床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底板(6)的顶部对称固定有两个导向撑块(9),所述机床工作滑台(7)的前后两端均固定有与导向撑块(9)相对应的导块(8),所述导块(8)与导向撑块(9)滑动配合。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卧式组合机床驱动机构,包括安装在底板(6)上方的伺服电机(1)、丝杆(2)、基板(3)和螺母套座(4),所述伺服电机(1)和基板(3)固定在底板(6)的顶部表面,所述丝杆(2)安装在伺服电机(1)的输出端上,且丝杆(2)的另一端与基板(3)转动连接,所述螺母套座(4)固定在机床工作滑台(7)的底部表面,且螺母套座(4)套设在丝杆(2)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套座(4)的下方安装有可拆装清理结构(5),所述可拆装清理结构(5)包括清洁板(51)、清扫毛刷(52)、碎屑排出口(53)和拆装结构(54),所述清洁板(51)通过拆装结构(54)安装在螺母套座(4)的底部表面,所述清洁板(51)的底部表面设置有多个清扫毛刷(52),所述清扫毛刷(52)的底端与底板(6)的顶面贴合,两个所述碎屑排出口(53)对称开设在底板(6)的顶部表面,且分别位于基板(3)和伺服电机(1)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卧式组合机床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拆装结构(54)包括固定在清洁板(51)顶部表面的t形座(541),所述螺母套座(4)的底部表面开设有与t形座(541)相对应的t形滑槽(542),所述t形座(541)滑动至t形滑槽(542)内,所述拆装结构(54)还包括活动安装在清洁板(51)底部表面的活动块(543),所述活动块(543)的顶部表面固定有限位杆(544),所述t形滑槽(542)的顶端内壁开设有限位槽(545),所述限位杆(544)的顶端从t形座(541)内穿过,并贯穿至限位槽(545)内。

3.根据权利要求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明达沈和禈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凯骐智能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