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冷—释冷冰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043543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23 21:41
本技术公开了蓄冷—释冷冰箱,包括冷藏室、冷冻室、蓄冷箱、热管冷凝段、热管冷藏室蒸发段、热管冷冻室蒸发段、热管除霜蒸发段、第一温控阀、第二温控阀、第三温控阀。蓄冷箱内填充封装有相变蓄冷材料。热管冷凝段位于蓄冷箱的相变蓄冷材料中通过在现有冰箱的基础上加装蓄冷箱、热管及温控阀从而实现蓄冷节能改造,蓄冷箱内充注有相变蓄冷材料。蓄冷箱设置在冰箱外部,不占用内部储物空间。本技术利用蓄冷箱内的相变蓄冷材料存储冷量,通过温控阀控制热管的通断改变蓄冷模块的运行模式,从而在保证冰箱内部温度的同时减少压缩机的启停次数,有效减少能耗,改造成本低且操作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冰箱,尤其是涉及一种蓄冷—释冷冰箱,属于相变蓄冷。


技术介绍

1、冰箱作为食品储存保鲜必不可少的工具,深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冰箱最大的能耗在于压缩机,尤其是普通定频压缩机在启停过程中耗能巨大。因此,降低压缩机的启停频率是冰箱节能改造的重要方向。

2、相变蓄冷技术是一种广受关注的节能环保技术,在多种领域都有所应用。可应用于“移峰填谷”,即在夜晚低谷电价时运行制冷系统,将冷量存储在相变材料中,等到白天需要的时候释放出来进行使用,达到降低电费成本、缓解白天电网负荷的作用。而将其应用于冰箱中,同样可以在低谷电期间存储冷量,减少耗电费用。更重要的是可以在压缩机运转时在相变材料内存储冷量,当压缩机关闭时利用相变潜热给冰箱供冷,当无法保证安全温度的时候再开启压缩机,从而降低压缩机的启停频率,有效降低冰箱能耗。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蓄冷—释冷冰箱,以解决现有旧冰箱压缩机启停频繁、能耗高的问题,同时还能在压缩机不停机的情况下进行除霜,可以应用于现有冰箱商品的蓄冷节能升级,而无需对冰箱的整体进行重新设计,降低改造成本。本技术采用在现有冰箱的基础上加装蓄冷箱、热管及温控阀实现蓄冷节能改造,蓄冷箱内充注有相变蓄冷材料。通过控制热管的通断改变蓄冷模块的运行模式,从而在保证冰箱内部温度的同时减少压缩机的启停次数,有效减少能耗。还可以在冰箱压缩机不停机的情况下进行除霜,有效减小停机除霜对食物的影响。

2、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蓄冷—释冷冰箱,包括冷藏室1、冷冻室2、蓄冷箱3、热管冷凝段4、热管冷藏室蒸发段5、热管冷冻室蒸发段6、热管除霜蒸发段7、第一温控阀8、第二温控阀9、第三温控阀10。蓄冷箱3内填充封装有相变蓄冷材料11,相变蓄冷材料11的相变温度为-24~-12℃。热管冷凝段4位于蓄冷箱3的相变蓄冷材料11中。

3、所述蓄冷箱3、热管冷凝段4、热管除霜蒸发段7、第一温控阀8、第二温控阀9、第三温控阀10以及充注封装的相变蓄冷材料11位于冰箱外部,所述冷藏室1、冷冻室2、热管冷藏室蒸发段5、热管冷冻室蒸发段6位于冰箱内部。热管除霜蒸发段7紧密贴合于冰箱冷凝器外表面。

4、本技术的蓄冷—释冷冰箱包括两根热管,两根热管的热管冷凝段4均位于蓄冷箱的相变蓄冷材料11中。其中一根热管的蒸发段位于热管冷藏室蒸发段5内;另一根热管有两个蒸发段,一个位于热管冷冻室蒸发段6内,另一个紧密贴合于冰箱冷凝器的热管除霜蒸发段7外表面。两根热管上分别设有第一温控阀8、第二温控阀9和第三温控阀10。

5、所述第一温控阀8、第二温控阀9、第三温控阀10均为开关型的温控阀门,起到流通或断开的作用。每个阀门都有相应的温度测点,测点将温度信号传递给主控板,主控板根据控制逻辑输出开关命令给阀门。

6、所述相变蓄冷材料11的相变温度为-24℃~-12℃,出于安全考虑,相变材料应尽量选择无毒无害且不易燃不易爆的材料。相变蓄冷材料按照成分可以分为无机材料、有机材料和复合材料三类。无机类相变蓄冷材料主要包括结晶水合盐、熔融盐、金属合金等,例如:甲酸钠-氯化钾-蒸馏-水浓度比为22%﹕8%﹕70%的相变温度为-23.8℃。有机相变蓄冷材料主要包括烷烃类和非烷烃类,例如:乙二醇的相变温度为-13℃。复合相变蓄冷材料是指有机材料与无机材料相混合,从而获得高性能的材料,例如:丙三醇-氯化钠-水质量分数为15%:10%:75%的相变温度为-21.4℃。可供选择的相变材料有很多,只要满足相变温度在-24~-12℃之间即可。

7、具体的“蓄冷-释冷”工作原理如下:

8、设冰箱冷藏室设定温度t1,允许温升δt1,即冷藏室温度t1~t1+δt1。设冰箱冷冻室设定温度t2,允许温升δt2,即冷冻室温度t2~t2+δt2。设温控阀开启温差δt3,要求δt3<δt1且δt3<δt2。设冷藏箱设定最低温度t3。

9、当冰箱冷藏室1的温度高于t1+δt1或冷冻室2的温度高于t2+δt2时,第一温控阀8、第二温控阀9与第三温控阀10关闭,冰箱压缩机开始工作,通过制冷循环降低冰箱冷藏室1与冷冻室2内温度。当冷藏室1温度降至设定温度t1且冷冻室2温度降至设定温度t2时,打开第二温控阀9,此时压缩机继续运转,产生的冷量通过冷冻室2内的热管传递到蓄冷箱3内的相变蓄冷材料11并存储起来。直到相变蓄冷材料11的温度达到设定最低温度t3,即无法存储更多冷量时,关闭第二温控阀8,关闭冰箱压缩机。

10、当冷藏室1的温度升至t1+δt3时,打开第一温控阀8,蓄冷箱3内存储的冷量通过热管冷凝段4传递给热管冷藏室蒸发段5,降低冷藏室内温度。当冷冻室2的温度升至t2+δt3时,打开第二温控阀9,蓄冷箱3内存储的冷量通过热管冷凝段4传递给热管冷冻室蒸发段6,降低冷冻室内温度。需要注意的是,两根热管可独立工作,互不影响。

11、当冷藏室1内温度升至最大值t1+δt1时,或冷冻室2内温度升至最大值t2+δt2时,代表蓄冷箱3无法继续保证安全温度,回到第一步循环,关闭第一温控阀8、第二温控阀9,开启压缩机再次进入制冷模式。

12、具体的“除霜”工作原理如下:

13、当冰箱冷冻室2内结冰较多时,冰箱压缩机无需停机,操作人员手动打开冰箱的除霜模式,第二温控阀9关闭,第三温控阀10开启。热管除霜蒸发段7吸收冰箱冷凝器散发的热量和空气中的热量,传递给热管冷冻室蒸发段6。利用冰箱冷凝器的热量直接加热霜层,无需关闭压缩机,减小对储存食物造成的影响。此时第一温控阀仍自由工作,可按照温度控制是否由蓄冷箱3向冷藏室1传递冷量。

14、当观察到除霜完毕时,手动关闭除霜模式,第三温控阀10关闭,恢复到正常工作状态。

15、现有蓄冷技术均为冰箱内部设置蓄冷材料,或将电储存在蓄电池中,再用电池的电驱动冰箱工作。前者由于蓄冷材料位于冰箱内部,会占用较多储物空间;而后者的蓄电池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基于以上考虑,本技术提出外置式蓄冷结构,可用于改造现有冰箱,不占用内部空间,同时安全环保,而且成本低改造方便。

16、此外,本技术还能将外置储冷装置与压缩机的冷凝热利用机制耦合在一起,通过模式切换,实现利用压缩机排热除去内部的结霜或结冰,与常规电热除霜比节省电能。

17、本技术可直接用于改造现有冰箱,通过蓄冷模块的加入减少冰箱压缩机的启停频率,从而减少能耗。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蓄冷—释冷冰箱,包括冷藏室(1)、冷冻室(2)、蓄冷箱(3)、热管冷凝段(4)、热管冷藏室蒸发段(5)、热管冷冻室蒸发段(6)、热管除霜蒸发段(7)、第一温控阀(8)、第二温控阀(9)和第三温控阀(10);其特征在于:所述蓄冷箱(3)、热管冷凝段(4)、热管除霜蒸发段(7)、第一温控阀(8)、第二温控阀(9)、第三温控阀(10)以及充注封装的相变蓄冷材料(11)位于冰箱外部,所述冷藏室(1)、冷冻室(2)、热管冷藏室蒸发段(5)、热管冷冻室蒸发段(6)位于冰箱内部;热管除霜蒸发段(7)紧密贴合于冰箱冷凝器外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冷—释冷冰箱,其特征在于:蓄冷—释冷冰箱包括两根热管,两根热管的热管冷凝段(4)均位于蓄冷箱的相变蓄冷材料(11)中;其中一根热管的蒸发段位于热管冷藏室蒸发段(5)内;另一根热管有两个蒸发段,一个蒸发段位于热管冷冻室蒸发段(6)内,另一个蒸发段紧密贴合于热管除霜蒸发段(7)外表面;两根热管上分别设有第一温控阀(8)、第二温控阀(9)和第三温控阀(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冷—释冷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温控阀(8)、第二温控阀(9)、第三温控阀(10)均为开关型的温控阀门。

...

【技术特征摘要】

1.蓄冷—释冷冰箱,包括冷藏室(1)、冷冻室(2)、蓄冷箱(3)、热管冷凝段(4)、热管冷藏室蒸发段(5)、热管冷冻室蒸发段(6)、热管除霜蒸发段(7)、第一温控阀(8)、第二温控阀(9)和第三温控阀(10);其特征在于:所述蓄冷箱(3)、热管冷凝段(4)、热管除霜蒸发段(7)、第一温控阀(8)、第二温控阀(9)、第三温控阀(10)以及充注封装的相变蓄冷材料(11)位于冰箱外部,所述冷藏室(1)、冷冻室(2)、热管冷藏室蒸发段(5)、热管冷冻室蒸发段(6)位于冰箱内部;热管除霜蒸发段(7)紧密贴合于冰箱冷凝器外表面;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树学李思凡马国远高磊赵谱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工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