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以大代小的风电基础及改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51990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30 14: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基于以大代小的风电基础及改造方法,包含原有旧风电基础,改造前后基础形式均为圆台型,在旧基础基台斜面上通过植筋胶设置植筋和钢筋骨架加强新风电基础整体协同性,在旧基础基台顶面设置旧基台环形槽,旧基础基台环形槽内设置法兰环并填充高性能混凝土,法兰环与旧基础基台通过法兰栓钉连接;旧基础基台上部浇筑混凝土形成新基础,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值后通过锚杆连接高容量塔筒、新基础和法兰环;在新基础外侧环形设置灌注桩。本发明专利技术充分利用旧基础结构,节省成本,提高土地利用率,新基础形式可承载更大风机容量,其构造形式提高了整体稳定性和抗倾覆能力,具有较好的经济性和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风力发电基础,特别提供一种风电基础以大代小的基础形式及改造方法。


技术介绍

1、风力发电带来的经济性价值明显,作为重要的一种清洁可再生的绿色环保能源在我国较多地区推广和利用。就目前情况而言,风力发电系统的规模不断扩大,需要更高的风力发电机组容量,因此对国内服役时间较长和容量较低的风力发电机基础提供以大代小基础形式和改造方案,充分保留旧基础,发挥资源、环境、技术的社会效益,而新旧基础之间的连接方式是保证协同受力的关键。

2、塔筒基础环连接方式的风电基础,易出现应力集中,基础环附近承受较大应力也容易出现疲劳破坏,实际工程中已出现疲劳破坏造成风力发电机倒塌的案例。改造后的高容量风电发电机塔筒与新基础之间的连接需避免应力集中和提高疲劳破坏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旧风电基础改造存在的困难,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以大代小的风电基础及改造方法,可直接在原有旧风电基础通过以大代小实现高容量风机塔筒14与基础连接,有效避免原旧风机基础拆除等问题,降低施工成本。</p>

2、本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基于以大代小的风电基础,其特征在于,基础形式呈圆台型,包括旧基础和新基础;其特征在于,旧基础中,保留旧基础基台(1)和原桩基(2),拆卸低容量塔筒(3),拆除旧基础台柱(4)、基础环(5)和基础环栓钉(6);新基础中,于所述旧基础基台(1)的斜面处凿毛和设置植筋(7),沿旧基础基台(1)顶面外侧圆周方向设置旧基台环形槽(8),于所述旧基台环形槽(8)内部设置法兰环(9),锚杆(10)通过底部锚具(11)固定于法兰环(9)底部,法兰环(9)通过法兰栓钉(12)固定于旧基台环形槽(8)内部;所述旧基础环形槽(8)内部填充高性能混凝土作高性能混凝土承压区;所述植筋(7)通过静力钻孔与旧基础...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以大代小的风电基础,其特征在于,基础形式呈圆台型,包括旧基础和新基础;其特征在于,旧基础中,保留旧基础基台(1)和原桩基(2),拆卸低容量塔筒(3),拆除旧基础台柱(4)、基础环(5)和基础环栓钉(6);新基础中,于所述旧基础基台(1)的斜面处凿毛和设置植筋(7),沿旧基础基台(1)顶面外侧圆周方向设置旧基台环形槽(8),于所述旧基台环形槽(8)内部设置法兰环(9),锚杆(10)通过底部锚具(11)固定于法兰环(9)底部,法兰环(9)通过法兰栓钉(12)固定于旧基台环形槽(8)内部;所述旧基础环形槽(8)内部填充高性能混凝土作高性能混凝土承压区;所述植筋(7)通过静力钻孔与旧基础(1)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以大代小的风电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旧基础基台(1)斜面包括环形倒锥面和环形垂直面,所述环形锥面环绕旧基础基台(1)顶面;所述环形锥面沿坡度方向向下延伸,与所述环形垂直面相交,所述旧基础基台(1)顶面包括拆除旧基础台柱(4)、基础环(5)和基础环栓钉(6)后的圆形顶面,所述旧基础上部包括旧基础基台(1)以上和新基础内部全部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以大代小的风电基础,其特征在于:旧基础基台(1)斜面上植筋(7)的方式为:通过静力钻孔方式钻植筋孔,然后注入2/3的钻孔深度植筋胶,插入钢筋后再填满植筋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以大代小的风电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旧基础基台(1)顶面设置法兰环(9),法兰环(9)外圈处于旧基础环形槽(8)外侧,内圈处于旧基础环形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伟越杨璐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