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动压拔通风单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04313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23 21:40
本技术涉及储粮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气动压拔通风单管装置,包括上组件、下组件、反拉螺旋组件,所述下组件包括下底座,所述下底座设有缺口,所述反拉螺旋组件包括杆体、设于所述杆体的螺旋叶片、设于所述杆体的座体,所述杆体穿过所述缺口,所述座体抵在所述下底座上。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上组件、下组件既可以单独运动,也可以同时运动。压管作业时,上组件夹持扦样器的取样管,且取样管端部稍深于粮堆。下组件夹持通风管,取样管从通风管中部向下穿过去,先开启扦样器通过取样管抽吸通风管底部粮食,将通风管的底部粮食抽空,然后,上组件、下组件同时运行向下运动,确保通风管可以压入粮堆。如此反复续接取样管和通风管,以达到将通风管压至粮仓粮堆发热处或需要通风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储粮,特别涉及一种气动压拔通风单管装置


技术介绍

1、粮食储藏过程中,粮堆中局部粮食发热,需要及时进行处理。一般是通过将通风管压入发热点,进行局部通风降温。以直径110mm的通风管为例,通风前需先将通风管插至发热粮堆拟通风处,使用人工下压通风管时,将通风管上端安装支架,7-8人下压支架及通风管,耗时长,耗费力气,劳动强度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气动压拔通风单管装置,具有方便压拔通风管的效果。

2、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气动压拔通风单管装置,包括上组件、下组件、反拉螺旋组件,所述下组件包括下底座,所述下底座设有缺口,所述反拉螺旋组件包括杆体、设于所述杆体的螺旋叶片、设于所述杆体的座体,所述杆体穿过所述下底座的缺口,所述座体抵在所述下底座上。

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旋转杆体将螺旋叶片旋转到粮仓内粮堆内,再将下组组件放在粮堆顶面,调整下底座位置使杆体嵌在缺口内,再继续旋转并下降杆体,直至杆体上的座体抵在下底座上端面上,在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动压拔通风单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组件(1)、下组件(2)、反拉螺旋组件(3),所述下组件(2)包括下底座(21),所述下底座(21)设有缺口(7),所述反拉螺旋组件(3)包括杆体(31)、设于所述杆体(31)的螺旋叶片(32)、设于所述杆体(31)的座体(33),所述杆体(31)穿过所述下底座(21)的缺口(7),所述座体(33)抵在所述下底座(2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动压拔通风单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7)数量为两个,所述反拉螺旋组件(3)数量为两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动压拔通风单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动压拔通风单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组件(1)、下组件(2)、反拉螺旋组件(3),所述下组件(2)包括下底座(21),所述下底座(21)设有缺口(7),所述反拉螺旋组件(3)包括杆体(31)、设于所述杆体(31)的螺旋叶片(32)、设于所述杆体(31)的座体(33),所述杆体(31)穿过所述下底座(21)的缺口(7),所述座体(33)抵在所述下底座(2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动压拔通风单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7)数量为两个,所述反拉螺旋组件(3)数量为两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动压拔通风单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组件(2)包括下顶座(22)、第一升降夹具(24)、第一丝杠副(25)、第一驱动机构(26),所述下底座(21)与所述下顶座(22)之间设有若干第一导向柱(23),所述第一升降夹具(24)安装有若干第一导向套,所述第一导向柱(23)穿过所述第一导向套,所述第一丝杠副(25)包括第一丝杠(251)、安装在所述第一升降夹具(24)的第一螺母组件(252),所述第一丝杠(251)上下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所述下顶座(22)和所述下底座(21),所述第一驱动机构(26)用于驱动所述第一丝杠(251)旋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气动压拔通风单管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敬君罗斌范灼航刘跃华袁宝友何东华李松伟黎世静张爱强黎锦棠蒋风雷丰林董志磊曹旭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储备粮管理集团有限公司东莞直属库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