辐射侧向流加竖向流串级吸附水处理方法及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03701 阅读:2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辐射侧向流加竖向流串级吸附水处理方法及装置。该方法是:利用密闭压力式装置实施两级吸附过滤,其中,第一级采用辐射式侧向流进水方式,该侧向流过滤室的滤速沿半径方向递减,第二级采用压力流自上而下竖向进水方式,滤后出水经管道排出;滤料均采用赤泥基环境修复材料,每级过滤室的滤层均保持均质结构;利用反冲洗方式使滤层保持过滤功能,反冲洗水自下而上冲洗滤层,然后经管道流出。该装置主要由过滤系统和反冲洗系统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仅解决了截污量不均匀的问题,还加强了处理效果,同时反冲洗不仅有自下而上的方式,还有侧向反洗的方式,从而加强了反冲洗效果,本发明专利技术与传统物化-生化方法相比净化优势明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在电镀废水处理工艺,特别针对电镀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种类丰富且浓 度较高的条件下水处理净化工艺中的辐射侧向流加竖向流串级吸附水处理方法及其装置
技术介绍
在水处理的工程实践中,国内外对于电镀废水的处理80%采用化学法。化学法处 理电镀废水中的重金属是目前应用最广泛也是最成熟的方法,该方法能一次脱除多种金属 离子,但该方法处理后的生产用水不能回收利用,占用场地较大且产泥量大。吸附法是利用 吸附剂特殊结构去除重金属离子的一种方法,由于吸附处理法具有不需要投加其他试剂, 不产生二次污染,处理效果好,操作简单的优点,近年来发展迅速。传统的过滤方式仅仅采用单层或多层滤料竖向流进出水形式,无法实现滤料层均 勻利用的效果,整个滤料层中截污量分布不均勻,影响出水水质。因此需要设计一套装置来 解决这些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低成本、能耗 少、出水水质好的辐射式侧向流加竖向流串级吸附水处理方法及其装置。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辐射侧向流加竖向流串级吸附水处理方法,该方法是利用密闭压力式 装置实施两级吸附过滤,其中,第一级采用辐射式侧向流进水方式,该侧向流过滤室的滤速 沿半径方向递减,第二级采用压力流自上而下竖向进水方式,滤后出水经管道排出;滤料均 采用赤泥基环境修复材料,每级过滤室的滤层均保持均质结构;利用反冲洗方式使滤层保 持过滤功能,反冲洗水自下而上冲洗滤层,然后经管道流出。所述反冲洗方式可以采用先气_水反冲再水冲的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辐射侧向流加竖向流串级吸附水处理方法,其由辐射侧向流加竖向 流串级吸附水处理装置实现,该装置主要由过滤系统和反冲洗系统组成。所述过滤系统设 有两级过滤室,其中,第一级辐射式侧向流过滤室位于进水室的外部,再往外依次是第一级 过滤出水室和第二级竖向流过滤室;在进水室和第一级辐射式侧向流过滤室的室壁上,都 设有等间距分布的布水孔;在所述的两级过滤室的内腔中,自上而下设有多孔陶瓷滤料层 和承托层。所述反冲洗系统,包括反冲洗配水管和反冲洗废水收集槽,它们分别与所述两级 过滤室的底部、侧壁上部连通,环形反冲洗配水管又与反冲洗给水干管连通。所述的第一级过滤室和第二级过滤室的多孔陶瓷滤料层布置的滤料均可以采用 赤泥基环境修复材料,该材料保持均质结构。所述第一级辐射式侧向流过滤室的多孔陶瓷滤料层的滤料粒径大于第二级竖向 流过滤室的多孔陶瓷滤料层的滤料粒径。在第一级辐射式侧向流过滤室和第二级竖向流过滤室的外部分别设有与之连通3的反冲洗排水竖管、反冲洗废水排水管,反冲洗废水排水管由管道与第一级过滤出水室和 环形反冲洗废水收集槽连通。本专利技术与传统的竖向流过滤形式相比还具有以下的主要优点增加了前期的辐射式侧向流过滤,它的特点是过水面积大且沿半径方向递增,能均勻 的处理高浓度废水,同时滤速沿着进水的流向逐步降低,有利于确保处理效果;后期的竖向 流过滤的特点是滤料层厚度大,因此废水通过该级所走的路径远远大于辐射式侧向流,但 接触面积不如辐射式侧向流,它能作为后续处理低浓度废水,优化前期处理出水水质,且确 保在辐射式侧向流穿透的情况下出水的水质,另外,当进水浓度较低时,可以仅仅使用辐射 式侧向流处理。这样的分级处理不仅解决了截污量不均勻的问题,还加强了处理效果。同时,辐射式侧向流中滤层的反冲洗不仅有自下而上的方式,还有侧向反洗的方 式,从而加强了反冲洗效果。在电镀废水处理工艺中,国内未见此种形式。由表1可知,主要重金属污染物的出水标准都远低于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去除 率均超过95%,传统物化-生化方法只能达到50-70%,因此本专利技术的净化优势明显。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辐射式侧向流加竖向流串级吸附水处理装置的平面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A — A剖面图。图3是图1中的B— B剖面图。图4是图1中的C— C剖面图。图中1.进水室;2.第一级辐射式侧向流过滤室;3.第一级过滤出水室;4.第二 级竖向流过滤室;5.布水孔;6.多孔陶瓷滤料层;7.承托层;8.反冲洗废水排水管;9.环 形反冲洗废水收集槽;10.进水管;11.环形反冲洗配水管;12.处理后出水管;13.反冲洗 给水干管(与12共用);14.反冲洗排水竖管;15.第二级过滤室进水管;16.充气管;17.鼓 风机。具体实施例方式所述的辐射式侧向流加竖向流串级精细过滤装置采用一级辐射式侧向流加二级 竖向流的多极串联均质滤床结构过滤形式,每级滤层保持均质结构,第一级滤层的平均粒 径大于第二级滤层。该装置包括从中心进水室到辐射式侧向流过滤室,经出水室收集出水 后到竖向流过滤室,最后通过与反冲洗共用管道收集出水。各级过滤池内设有不同粒度的 滤料层及承托层;在进水室和第一级过滤室壁上设有分布布水孔。所述的滤料层采用多孔 性陶瓷材料。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一.辐射侧向流加竖向流串级吸附水处理方法该方法是采用辐射式侧向流后串联竖向流的吸附处理方式,并且利用上述辐射式侧 向流加竖向流串级吸附水处理装置实现的。滤料采用赤泥基环境修复材料,每级滤层保持 均质结构。反冲洗系统通过环形反冲配水管配水,反冲洗方式采用先气_水反冲再水冲的 方式。这种方式可以节省罐体空间。方法实施例1 原水经提升泵提升至到本辐射式侧向流加竖向流串级吸附水处理装置的进水室内,利 用密闭压力式吸附过滤,第一级采用侧向流进水方式,第二级采用压力流自上而下竖向进 水方式,其中第一级辐射式侧向流过滤室2的滤速沿半径方向递减,进水滤速为1. 12 m/ h,出水滤速为0.22 m/h,第二级竖向流过滤室4的滤速为0.46 m/h。该装置内的滤料均 采用赤泥基环境修复材料。第一级辐射式侧向流过滤室的滤料粒径为1.25-1. 6mm,铺设厚 度为900mm ;第二级竖向流过滤室的滤料粒径为1. 0-1. 25mm,铺设厚度为700mm。反冲洗水 冲系统进水从罐体底部的配水干管输送到罐内的环形反冲洗配水管中,通过孔眼流出,自 下而上冲洗滤层后经环形反冲洗废水槽收集,再经反冲洗废水配出管汇集后流出。由于第 一级辐射式侧向流过滤室室壁分布有布水孔,所以反冲洗时兼有侧向冲洗的方式,加强了 反冲洗效果。反冲洗气冲系统进气通过充气管16进入环形反冲洗配水管后对滤层进行反 冲洗。反冲洗水冲强度为3L/ (8*1112),气冲强度为1517 (s ·πι2),气-水同时反冲洗历时 4min,再水冲洗历时3min。方法实施例2 原水经提升泵提升至到本辐射式侧向流加竖向流串级吸附水处理装置的进水室内,利 用密闭压力式吸附过滤,第一级采用侧向流进水方式,第二级采用压力流自上而下竖向进 水方式,其中第一级辐射式侧向流过滤室2的滤速沿半径方向递减,进水滤速为1. 52 m/ h,出水滤速为0.42 m/h,第二级竖向流过滤室4的滤速为0. 30 m/h。该装置内的滤料均采 用赤泥基环境修复材料。第一级辐射式侧向流过滤室的滤料粒径为1. 6-2. 0mm,铺设厚度为 800mm ;第二级竖向流过滤室的滤料粒径为1. 25-1. 6mm,铺设厚度为800mm。反冲洗水冲系 统进水从罐体底部的配水干管输送到罐内的环形反冲洗配水管中,通过孔眼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处理方法,其特征是一种辐射侧向流加竖向流串级吸附水处理方法,具体是:利用密闭压力式装置实施两级吸附过滤,其中,第一级采用辐射式侧向流进水方式,该侧向流过滤室的滤速沿半径方向递减,第二级采用压力流自上而下竖向进水方式,滤后出水经管道排出;滤料均采用赤泥基环境修复材料,每级过滤室的滤层均保持均质结构;利用反冲洗方式使滤层保持过滤功能,反冲洗水自下而上冲洗滤层,然后经管道流出。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水处理方法,其特征是一种辐射侧向流加竖向流串级吸附水处理方法,具体是利用密闭压力式装置实施两级吸附过滤,其中,第一级采用辐射式侧向流进水方式,该侧向流过滤室的滤速沿半径方向递减,第二级采用压力流自上而下竖向进水方式,滤后出水经管道排出;滤料均采用赤泥基环境修复材料,每级过滤室的滤层均保持均质结构;利用反冲洗方式使滤层保持过滤功能,反冲洗水自下而上冲洗滤层,然后经管道流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处理方法,其特征是第一级进水的滤速为1.12m/h,出水 滤速为0. 22 m/h。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处理方法,其特征是第二级竖向进水的滤速为0.46m/h。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处理方法,其特征是反冲洗方式采用先气_水反冲再水冲 的方式。5.一种水处理装置,其特征是实现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方法的装置,该 装置主要由过滤系统和反冲洗系统组成,其中所述过滤系统设有两级过滤室,其中,第一级辐射式侧向流过滤室(2)位于进水室(1) 的外部,再往外依次是第一级过滤出水室(3)和第二级竖向流过滤室(4);在进水室(1)和 第一级辐射式侧向流过滤室(2)的室壁上,都设有等间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孟吴建锋卢家喜徐晓虹夏世斌廖祁明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3[中国|武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