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块化悬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035849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23 21:32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模块化悬臂,属于起重吊装设备技术领域。该种模块化悬臂,包括主体,主体竖直设置,若干主体沿水平向依次连接,若干悬臂标准模块长度沿水平方向依次变小,主体包括立板,立板的一侧安装有一对第一连接座,立板的另一侧安装有一对第二连接座,第一连接座的一侧开设有插孔,立板的内部设有锁紧机构,第一连接座的顶端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二连接座的顶端开设有第二通孔,第一通孔的内侧和第二通孔的内侧转动连接有转轴,立板的内部一侧设有限位机构,第一连接座在远离立板的一端和第二连接座在远离立板的一端均为圆弧形样式,本技术能有效实现定位功能,避免发生卷曲现象,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起重吊装设备,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模块化悬臂


技术介绍

1、目前,针对类似高空密闭等特定环境,如风力发电机的机舱、密闭的船舱,环境复杂场合,需要新配置起重装置进行起吊作业工作,有人提出了利用可重复拆装的小型起重装置进行作业,小型起重机在作业时大多会安装模块化悬臂。

2、如公开号为cn213011690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起重装置悬臂标准模块及模块化悬臂,主体,所述主体沿轴向设有空腔,所述主体水平向横截面外轮廓为椭圆形;至少两个且分别设于主体左右两侧上的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设有安装孔;

3、该方案记载的技术方案通过将主体形状设置为椭圆形,相比于圆形的主体,在水平向提供了更高的强度,能承载更高的内应力,从而可以为起重装置提供更好的提升能力,但是方案在使用时,模块化悬臂之间不具有定位功能,导致其在使用时,容易发生卷曲,影响用户使用。

4、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模块化悬臂,以期达到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模块化悬臂。

2、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

3、一种模块化悬臂,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竖直设置,若干所述主体沿水平向依次连接,若干所述主体长度沿水平方向依次变小,所述主体包括立板,所述立板的一侧安装有一对第一连接座,所述立板的另一侧安装有一对第二连接座,所述第一连接座的一侧开设有插孔,所述立板的内部设有锁紧机构,所述第一连接座的顶端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连接座的顶端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内侧和第二通孔的内侧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立板的内部一侧设有限位机构,所述第一连接座在远离立板的一端和第二连接座在远离立板的一端均为圆弧形样式。

4、进一步的,所述锁紧机构包括双向螺纹杆,所述立板的内部顶端和内部底端均安装有保持座,所述双向螺纹杆的两端和保持座的内侧转动连接。

5、进一步的,所述双向螺纹杆的两端均套装有活动块,所述立板在靠近第二连接座的一侧开设有一对滑孔,所述滑孔的内侧滑动连接有插块,所述插块的一端和插孔的内侧插接。

6、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插块的一端和插孔的内侧插接,实现对主体进行固定定位。

7、进一步的,所述活动块的一侧铰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和插块的另一端铰接。

8、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插块、活动块和连接杆的配合,实现活动块移动即可带动插块移动。

9、进一步的,所述立板的顶端转动连接有调节旋钮,所述调节旋钮的底端和双向螺纹杆的顶端固定连接。

10、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调节旋钮的底端和双向螺纹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方便用户旋转双向螺纹杆。

11、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一对滑块,一对所述滑块的一端分别和一对所述活动块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滑块的另一端滑动连接有滑轨,所述滑轨的一侧和立板的内部一侧固定连接。

12、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一对滑块的一端分别和一对活动块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提高活动块的移动稳定性。

13、进一步的,所述滑轨的顶端和底端均安装有限位块。

14、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滑轨的顶端和底端均安装有限位块,避免滑块脱轨。

15、进一步的,所述滑轨的截面为“t”形样式。

16、进一步的,所述转轴的顶端和底端均安装有限位板。

1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上述设计得到的一种模块化悬臂,通过立板的内部设有锁紧机构,实现若干主体之间可锁紧定位,避免发生卷曲现象,通过第一通孔的内侧和第二通孔的内侧转动连接有转轴,实现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连接,通过双向螺纹杆的两端和保持座的内侧转动连接,提高双向螺纹杆的旋转稳定性,通过双向螺纹杆的两端均套装有活动块,实现双向螺纹杆旋转即可带动活动块移动,通过插块的一端和插孔的内侧插接,实现对主体进行固定定位,通过插块、活动块和连接杆的配合,实现活动块移动即可带动插块移动,通过调节旋钮的底端和双向螺纹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方便用户旋转双向螺纹杆,通过一对滑块的一端分别和一对活动块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提高活动块的移动稳定性,通过滑轨的顶端和底端均安装有限位块,避免滑块脱轨,通过滑轨的截面为“t”形样式,提高滑块和滑轨的滑动稳定性,通过转轴的顶端和底端均安装有限位板,实现转轴限位,本技术能有效实现定位功能,避免发生卷曲现象,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块化悬臂,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100),所述主体(100)竖直设置,若干所述主体(100)沿水平向依次连接,若干所述主体(100)的长度沿水平方向依次变小,所述主体(100)包括立板(10001),所述立板(10001)的一侧安装有一对第一连接座(101),所述立板(10001)的另一侧安装有一对第二连接座(102),所述第一连接座(101)的一侧开设有插孔(10101),所述立板(10001)的内部设有锁紧机构(105),所述第一连接座(101)的顶端开设有第一通孔(10102),所述第二连接座(102)的顶端开设有第二通孔(10201),所述第一通孔(10102)的内侧和第二通孔(10201)的内侧转动连接有转轴(103),所述立板(10001)的内部一侧设有限位机构(106),所述第一连接座(101)在远离立板(10001)的一端和第二连接座(102)在远离立板(10001)的一端均为圆弧形样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化悬臂,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机构(105)包括双向螺纹杆(10501),所述立板(10001)的内部顶端和内部底端均安装有保持座(10502),所述双向螺纹杆(10501)的两端和保持座(10502)的内侧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模块化悬臂,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螺纹杆(10501)的两端均套装有活动块(10504),所述立板(10001)在靠近第二连接座(102)的一侧开设有一对滑孔,所述滑孔的内侧滑动连接有插块(10506),所述插块(10506)的一端和插孔(10101)的内侧插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模块化悬臂,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块(10504)的一侧铰接有连接杆(10505),所述连接杆(10505)的一端和插块(10506)的另一端铰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模块化悬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板(10001)的顶端转动连接有调节旋钮(10503),所述调节旋钮(10503)的底端和双向螺纹杆(10501)的顶端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模块化悬臂,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106)包括一对滑块(10601),一对所述滑块(10601)的一端分别和一对所述活动块(10504)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滑块(10601)的另一端滑动连接有滑轨(10602),所述滑轨(10602)的一侧和立板(10001)的内部一侧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模块化悬臂,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10602)的顶端和底端均安装有限位块(10603)。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模块化悬臂,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10602)的截面为“T”形样式。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化悬臂,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103)的顶端和底端均安装有限位板(104)。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块化悬臂,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100),所述主体(100)竖直设置,若干所述主体(100)沿水平向依次连接,若干所述主体(100)的长度沿水平方向依次变小,所述主体(100)包括立板(10001),所述立板(10001)的一侧安装有一对第一连接座(101),所述立板(10001)的另一侧安装有一对第二连接座(102),所述第一连接座(101)的一侧开设有插孔(10101),所述立板(10001)的内部设有锁紧机构(105),所述第一连接座(101)的顶端开设有第一通孔(10102),所述第二连接座(102)的顶端开设有第二通孔(10201),所述第一通孔(10102)的内侧和第二通孔(10201)的内侧转动连接有转轴(103),所述立板(10001)的内部一侧设有限位机构(106),所述第一连接座(101)在远离立板(10001)的一端和第二连接座(102)在远离立板(10001)的一端均为圆弧形样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化悬臂,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机构(105)包括双向螺纹杆(10501),所述立板(10001)的内部顶端和内部底端均安装有保持座(10502),所述双向螺纹杆(10501)的两端和保持座(10502)的内侧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模块化悬臂,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螺纹杆(10501)的两端均套装有活动块(10504),所述立板(100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春林郭利萍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川强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