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模具拆卸,具体为一种拆挤压腔体模具的机构。
技术介绍
1、铜杆在完成连续挤压后,需要通过的矫形的挤压腔体模具来进行外形的矫正,以便挤出的铜杆可以顺利进行后续的加工步骤,而挤压模具由于腔体的内壁需要频繁与铜杆接触,容易出现磨损,在出现磨损后需要进行拆卸,而在拆卸过程中需要通过辅助的机构来进行,但现有的拆卸挤压腔体模具的机构在使用时,可以将分为两部分的腔体模具快速进行拆分,由于两部分腔体模具在拆分无结构进行连接,使得拆分后的腔体模具在需要重新组装时就比较麻烦,并且模具的频繁拆卸和组装容易造成接触面的磨损,在重新组装后较易出现偏差,不利于拆开的腔体模具快速复原;另外腔体模具需要与铜杆直接接触,而腔体模具在拆成两部分后,模具的模腔便被打开,容易在与铜杆接触的内壁附着尘埃颗粒,对铜杆的矫正造成干扰。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拆挤压腔体模具的机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拆挤压腔体模具的机构,包括侧箱,所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拆挤压腔体模具的机构,包括侧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侧箱(1)的顶端卡合连接有右模具(9),所述右模具(9)的顶端贯穿有通管(16),所述通管(16)的一侧设有压缩气囊(11),所述右模具(9)的内壁开设有多个出气孔(12),所述侧箱(1)一侧壁的顶部设有转动块(2),所述转动块(2)的一侧壁固定连接有卡板(5),所述卡板(5)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指针(6),所述卡板(5)的外部活动套设有套环(3),所述套环(3)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配重球(4),所述套环(3)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刻度盘(7),所述转动块(2)的顶端卡合连接有左模具(8),所述左模具(8)的顶端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拆挤压腔体模具的机构,包括侧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侧箱(1)的顶端卡合连接有右模具(9),所述右模具(9)的顶端贯穿有通管(16),所述通管(16)的一侧设有压缩气囊(11),所述右模具(9)的内壁开设有多个出气孔(12),所述侧箱(1)一侧壁的顶部设有转动块(2),所述转动块(2)的一侧壁固定连接有卡板(5),所述卡板(5)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指针(6),所述卡板(5)的外部活动套设有套环(3),所述套环(3)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配重球(4),所述套环(3)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刻度盘(7),所述转动块(2)的顶端卡合连接有左模具(8),所述左模具(8)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弯杆(19),所述弯杆(19)的一端部固定连接有垫板(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拆挤压腔体模具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箱(1)的另一侧壁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13),所述驱动电机(13)的输出端卡合有转轴(14),所述转轴(14)与所述侧箱(1)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拆挤压腔体模具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块(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底复庆,李栋梁,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新昌电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