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电源指示功能的自环回光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03524 阅读:2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电源指示功能的自环回光模块,用于在光通信系统设备进行测试时连接光通信系统设备的光模块接口,在所述自环回光模块的接口中包含有信号发送管脚和信号接收管脚,所述信号发送管脚通过自环回光模块内部与其串联的交流耦合电容连接所述的信号接收管脚;在所述自环回光模块中,发射电源与发射地之间以及接收电源与接收地之间分别连接有一指示灯电路。将自环回光模块代替常规光模块插接到光通信系统设备的光口上进行测试,不仅可以降低成本,提高系统设备的可靠性,而且在测试过程中不需要使用光纤和衰减器,因此降低了操作难度,提高了设备测试的准确度。并且利用光模块自身具备的电源工作状态指示功能,可以方便故障排查。(*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光通信
,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光通信系统设备在进行 测试时所使用的光模块。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光通信系统设备在进行系统测试时,所采用的方法都是在设备的光 口上插接常规的光模块。这里的光口,即指光通信系统设备上用于与光模块的电接口相连 接的端子,也可称为光模块接口。插接上所述的常规光模块后,使用光纤跳线将常规光模块 的光信号发送端子和接收端子连接起来,参见图1所示,然后还需要进一步在光纤跳线上 加装衰减器,此后才能开始进行系统设备的运行测试,由此导致操作过程比较繁琐复杂。另一方面,每一套光通信系统设备在出厂前都要经过严格的测试,在测试过程中 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流程就是高温标模,要求单板在高温环境中运行一段相当长的时间, 并在此期间测试单板的功能和性能指标。待测设备的光接口板在高温标模过程中,其基本 要求之一就是要保证不能出现各种业务告警和误码,因此,要求光接口板配置完整的光模 块进行高温标模测试。但是,光模块在出厂前已经经过老化,因此这种测试方法会造成光 模块的过度老化,导致其寿命缩短,故障率增加,从而最终致使光通信系统设备的可靠性降 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的光通信系统设备在进行测试时需要连接常规的光模 块,由此导致操作复杂、容易造成光模块过度老化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具有电源指示功能的 自环回光模块,用此替代常规的光模块对光通信系统设备进行测试,可以降低操作难度,提 高系统的可靠性。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具有电源指示功能的自环回光模块,用于在光通信系统设备进行测试时连接 光通信系统设备的光模块接口,在所述自环回光模块的接口中包含有信号发送管脚和信号 接收管脚,所述信号发送管脚通过自环回光模块内部与其串联的交流耦合电容连接所述的 信号接收管脚;在所述自环回光模块中,发射电源与发射地之间以及接收电源与接收地之 间分别连接有一指示灯电路。优选的,所述指示灯电路优选采用限流电阻和发光二极管串联组成。进一步的,所述信号发送管脚和信号接收管脚为差分信号传输管脚,其中,正极性 的差分信号发送管脚通过一路串联的交流耦合电容连接正极性的差分信号接收管脚;负极 性的差分信号发送管脚通过另外一路串联的交流耦合电容连接负极性的差分信号接收管 脚。为了实现数据信号的阻抗匹配,优选在所述正、负极性的差分信号发送管脚之间 跨接匹配电阻。 又进一步的,在所述自环回光模块的接口中还包含有一对参考时钟差分信号输入 管脚,其间跨接有匹配电阻,用于实现针对外部时钟源信号的阻抗匹配。 再进一步的,在所述自环回光模块的接口中还包含有接收器信号丢失状态管脚和 发送器禁止输出状态管脚,两管脚通过导线直接连通。更进一步 的,在所述自环回光模块的接口中还包含有模块未准备好状态管脚和模 块不存在状态管脚,两管脚均接地。又进一步的,在所述自环回光模块的接口中还包含有中断信号管脚,连接所述自 环回光模块内部的直流电源。为满足不同用户的使用要求,在所述自环回光模块中还设置有EEPROM存储器,其 总线端通过I2C总线连接自环回光模块接口中的SDA、SCL管脚,用于与系统交换客户信息、 光模块的型号等信息。其中,所述EEPROM的使能端连接自环回光模块接口中的模块选择取消状态管脚, 对I2C总线数据进行使能控制。优选的,在所述自环回光模块的内部电路板上,其PCB走线中的差分信号线对的 差分阻抗为100 Ω 士 10%,单端信号线的单端阻抗为50 Ω 士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采用本技术的自环回光 模块代替常规的光模块,插接到光通信系统设备的光模块接口上,进行系统设备的测试,不 仅可以降低成本,提高光通信系统设备的可靠性,而且在测试过程中不需要使用光纤和衰 减器,因此,降低了操作难度,提高了设备测试的准确度。同时,通过在自环回光模块中设置 电源指示灯电路,可以帮助技术人员实时地了解光模块的供电是否正常,以便于故障排查。结合附图阅读本技术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后,本技术的其他特点和优点 将变得更加清楚。附图说明图1是采用常规光模块进行光通信系统设备测试时的系统架构图;图2是本技术所提出的具有电源指示功能的自环回光模块的一种实施例的 电路原理图;图3是采用图2所示自环回光模块进行光通信系统设备测试时的系统架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本技术为了在不使用常规光模块的前提下实现光通信系统设备的运行测试, 提出了一种自环回光模块用来替代功能正常的实际光模块,实现通信数据在自环回光模块 内部的自动环回。将其安装在待测设备的光接口板上,可以在设备的测试和老化过程中广 泛使用。在设备测试和老化处理后,将自环回光模块取下,换上实际的常规光模块,即可形 成完整的光通信系统设备,进行光信号的收发处理。此外,为了直观地反映自环回光模块的供电状态,本技术在自环回光模块的 发射电源与发射地之间以及接收电源与接收地之间各自设计了一个指示灯电路,以分别对 发射电源和接收电源是否正常供电进行指示。下面通过一个具体的实施例来详细阐述所述具有电源指示功能的自环回光模块 的具体电路结构及其工作原理。实施例一,参见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自环回光模块为了能够与光通信系统设备 上用于插接常规光模块的待自检光口匹配插接,仿照常规光模块上电接口的管脚定义对自 环回光模块接口中的各管脚进行匹配设计和定义,包括通过交流耦合电容相串联的信号发 送管脚TD和信号接收管脚RD、用于接收参考时钟脉冲的信号输入管脚REFCLK、以及各种状 态信号传输管脚等等。由于目前的光通信系统设备都是以差分信号的形式传输通信数据, 因此,在本实施例的自环回光模块的接口设计中,将信号发送管脚和信号接收管脚设计成 差分形式的信号传输 管脚,即图2中的TD+、TD-和RD+、RD-。其中,正极性的差分信号发送管 脚TD+通过串联的交流耦合电容Cl连接正极性的差分信号接收管脚RD+ ;负极性的差分信 号发送管脚TD-通过串联的交流耦合电容C2连接到负极性的差分信号接收管脚RD-上。在 光通信系统设备进行测试时,自环回光模块通过其差分信号发送管脚TD+/TD-接收光通信 系统设备发出的电信号形式的通信数据,经过环回后,从其差分信号接收管脚RD+/RD-返 回给光通信系统设备,光通信系统设备通过与其连接的通信业务测试仪即可检测出系统运 行是否正常。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交流耦合电容Cl、C2可以采用容值为0. 1 μ F的贴片陶瓷电容 进行电路设计。为了实现上述差分通信数据电信号的阻抗匹配,本实施例在正、负极性的差分信 号发送管脚TD+、TD-之间跨接了一个匹配电阻R1,如图2所示,以确保信号传输的准确性。 所述匹配电阻Rl可以采用精度在1%、阻值为100 Ω的电阻实现,本实施例并不仅限于以上 举例。为了实现电源指示功能,本实施例在自环回光模块的发射电源VCCT与发射地 GNDT之间连接一指示灯电路,如图2所示,所述指示灯电路可以采用一个限流电阻R4和一 颗发光二极管LEDl串联组成,将其串联在发射电源VCCT与发射地GNDT之间,当发射电源 VCCT供电正常时,指示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电源指示功能的自环回光模块,其特征在于:用于在光通信系统设备进行测试时连接光通信系统设备的光模块接口,在所述自环回光模块的接口中包含有信号发送管脚和信号接收管脚,所述信号发送管脚通过自环回光模块内部与其串联的交流耦合电容连接所述的信号接收管脚;在所述自环回光模块中,发射电源与发射地之间以及接收电源与接收地之间分别连接有一指示灯电路。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具有电源指示功能的自环回光模块,其特征在于用于在光通信系统设备进行测试时连接光通信系统设备的光模块接口,在所述自环回光模块的接口中包含有信号发送管脚和信号接收管脚,所述信号发送管脚通过自环回光模块内部与其串联的交流耦合电容连接所述的信号接收管脚;在所述自环回光模块中,发射电源与发射地之间以及接收电源与接收地之间分别连接有一指示灯电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电源指示功能的自环回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 灯电路由限流电阻和发光二极管串联组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电源指示功能的自环回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 发送管脚和信号接收管脚为差分信号传输管脚,其中,正极性的差分信号发送管脚通过一 路串联的交流耦合电容连接正极性的差分信号接收管脚;负极性的差分信号发送管脚通过 另外一路串联的交流耦合电容连接负极性的差分信号接收管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电源指示功能的自环回光模块,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正、 负极性的差分信号发送管脚之间跨接有电阻。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具有电源指示功能的自环回光模块,其特征在 于在所述自环回光模块的接口中还包含有一对参考时钟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其圣何鹏杨思更张强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信宽带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5[中国|青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