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极组件、电池单体、电池和用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03199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2:17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极组件、电池单体、电池和用电装置。该电极组件包括电极主体和阻燃组件,电极主体具有中心孔,电极主体用于接触电解液;阻燃组件包括设置于中心孔的阻燃物质和可熔物质,可熔物质用于承载阻燃物质,可熔物质与电极主体导热连接,阻燃物质用于在可熔物质熔化后溶于电解液。由此,通过可熔物质承载阻燃物质,便于通过可熔物质将阻燃物质置于中心孔中,并且可熔物质与电极主体导热连接,电极主体的温度可传导至可熔物质,当电极主体的升温使可熔物质熔化时,可熔物质因熔化而释放阻燃物质,释放的阻燃物质可溶于电解液中,从而缓解由于温度升高导致自燃的风险,提高安全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电池,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极组件、电池单体、电池和用电装置


技术介绍

1、节能减排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也就促进了能源结构的调整,推动了电池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电池技术的发展关键在于电化学储能技术,由于其高能量密度、良好的循环能力、高工作电压、环保性以及低自放电等优点,已经广泛应用于便携式电子、电动车辆和储能系统中。

2、随着电池技术的发展,电动汽车替代燃油汽车已经成为了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在电池使用的过程中,容易出现电池热失控,并且随着电池温度逐渐增加,甚至存在电池自燃等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极组件、电池单体、电池和用电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2、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极组件,电极组件包括:电极主体和阻燃组件,电极主体具有中心孔,电极主体用于接触电解液;阻燃组件包括设置于中心孔的阻燃物质和可熔物质,可熔物质用于承载阻燃物质,可熔物质与电极主体导热连接,阻燃物质用于在可熔物质熔化后溶于电解液。由此,通过可熔物质承载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组件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燃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中心孔的导热套筒,所述阻燃物质和所述可熔物质位于所述导热套筒内,所述可熔物质通过所述导热套筒与所述电极主体导热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燃物质融于所述可熔物质。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熔物质包覆于所述阻燃物质的外侧。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熔物质呈套筒状,所述导热套筒套设于所述可熔物质的外侧壁,所述可熔物质套设于所述阻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组件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燃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中心孔的导热套筒,所述阻燃物质和所述可熔物质位于所述导热套筒内,所述可熔物质通过所述导热套筒与所述电极主体导热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燃物质融于所述可熔物质。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熔物质包覆于所述阻燃物质的外侧。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熔物质呈套筒状,所述导热套筒套设于所述可熔物质的外侧壁,所述可熔物质套设于所述阻燃物质的外侧。

6.根据权利要求2或5所述的电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套筒设有入液孔,所述入液孔贯穿所述导热套筒的侧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入液孔的数目为多个,多个所述入液孔沿所述导热套筒的周向间隔排列,并同步沿所述导热套筒的轴向间隔排列。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入液孔的孔径介于1mm-30mm之间。

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阎晓洁卓为荣
申请(专利权)人: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