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压机用散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026085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2:10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液压机用散热装置,涉及液压机辅助装置技术领域,具体包括U型板和降温筒体,所述降温筒体位于U型板内部,所述降温筒体分别与U型板内壁两侧相连接,所述降温筒体内部安装有冷却机构,所述冷却机构包括多个由高效散热材料所制成的冷却筒,所述高效散热材料可为铜、铜铝复合或纯铜,多个冷却筒之间为同轴嵌套,从内到外的冷却筒直径逐渐等距增大,每个冷却筒内部均固定安装有第二蛇形铜管,每个冷却筒内壁上均固定安装有第一蛇形铜管。本技术在使用时,实现了对液压油液的水冷、风冷双重降温处理,进一步提高了冷却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液压机辅助装置,具体为一种液压机用散热装置


技术介绍

1、液压机是一种以液体为工作介质、根据帕斯卡原理制成的用于传递能量以实现各种工艺的机器,一般由本机、动力系统及液压控制系统三部分组成,液压机工作时,会产生高热量,液压油液吸热升至一定温度后会对液压机造成损害。

2、现有的,工作人员一般会通过水冷器或风冷器对液压油液进行降温处理,而单独使用水冷或风冷方式进行降温的方式适用性较差,降温效果也较为一般,同时面对一些对冷却效果要求比较高的液压站,此时就需要增大水冷器或风冷器的功率,水冷器或风冷器的功率增大后相应的占地面积、能耗也会增大。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液压机用散热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液压机辅助装置单独使用水冷或风冷方式对液压油液进行降温的方式适用性较差,降温效果较为一般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液压机用散热装置,具备实现了对液压油液的水冷、风冷双重降温处理,提高了冷却效率的优点,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3、设计一种液压机用散热装置,包括u型板和降温筒体,所述降温筒体位于u型板内部,所述降温筒体分别与u型板内壁两侧相连接,所述降温筒体内部安装有冷却机构,所述冷却机构包括多个由高效散热材料所制成的冷却筒,所述高效散热材料可为铜、铜铝复合或纯铜,多个冷却筒之间为同轴嵌套,从内到外的冷却筒直径逐渐等距增大,每个冷却筒内部均固定安装有第二蛇形铜管,每个冷却筒内壁上均固定安装有第一蛇形铜管;

4、所述第一蛇形铜管外侧设有多个散热翅片,所述散热翅片位于冷却筒内部,所述散热翅片与冷却筒轴线平行,所述散热翅片分别与第一蛇形铜管、冷却筒相连接,所述降温筒体两端端口处均固定安装有十字支架,所述冷却筒分别与两端十字支架相连接。

5、可选的,所述u型板(1)底部下方设有底板(21),所述底板(21)顶部对称安装有多个支柱(13),所述支柱(13)顶端与u型板(1)相连接,所述底板(21)顶部固定连接有储液箱(15),所述储液箱(15)内部设有导热介质,所述导热介质为导热油或冷却液,所述储液箱(15)一侧固定连接有冷却机组(26),所述冷却机组(26)进液口与储液箱(15)之间通过导管相连接,所述冷却机组(26)出液口连接有出液管(18),所述第二蛇形铜管(7)一端贯穿u型板(1)与出液管(18)相连接;

6、所述储液箱(15)一侧设有循环泵(16),所述循环泵(16)底部与底板(21)相连接,所述循环泵(16)出液口连接有第一进液管(17),所述第一进液管(17)一端与储液箱(15)相连接,所述循环泵(16)进液口连接有第二进液管(19),所述第二蛇形铜管(7)另一端贯穿u型板(1)与第二进液管(19)相连接。

7、可选的,相邻的支柱之间均垂直设有加强杆,所述加强杆分别与两端支柱相连接。

8、可选的,所述出液管内部、第二进液管内部均安装有电磁阀,所述电磁阀通过数据线与控制器接线端相连接。

9、可选的,所述降温筒体一端贯穿至u型板外部并设有排风口,所述降温筒体另一端贯穿至u型板外部并设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内部设有排风机,所述排风机固定安装在排风机上。

10、可选的,所述进风口远离排风口的一端端口处固定安装有防尘滤网。

11、可选的,其中一个十字支架上分别设有进油接口、出油接口,所述第一蛇形铜管一端与进油接口相连接,所述第一蛇形铜管另一端与出油接口相连接。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在使用时,通过设置第一蛇形铜管、第二蛇形铜管,可延长冷却液和液压油液在降温筒体内部的流动路径,液压油内蕴含的热量会被冷却筒所吸收,接着冷却筒所吸收的热量再被第二蛇形铜管带走,冷却筒内壁上的散热翅片会吸收第一蛇形铜管散出的热量,并在排风机的作用下带动冷却筒内部空气流动,空气在经过散热翅片时,会将其吸收的热量吹走,由此实现了对液压油液的水冷、风冷双重降温处理,进一步提高了冷却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压机用散热装置,包括U型板(1)和降温筒体(2),所述降温筒体(2)位于U型板(1)内部,所述降温筒体(2)分别与U型板(1)内壁两侧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温筒体(2)内部安装有冷却机构,所述冷却机构包括多个由高效散热材料所制成的冷却筒(20),所述高效散热材料可为铜、铜铝复合或纯铜,多个冷却筒(20)之间为同轴嵌套,从内到外的冷却筒(20)直径逐渐等距增大,每个冷却筒(20)内部均固定安装有第二蛇形铜管(7),每个冷却筒(20)内壁上均固定安装有第一蛇形铜管(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压机用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板(1)底部下方设有底板(21),所述底板(21)顶部对称安装有多个支柱(13),所述支柱(13)顶端与U型板(1)相连接,所述底板(21)顶部固定连接有储液箱(15),所述储液箱(15)内部设有导热介质,所述导热介质为导热油或冷却液,所述储液箱(15)一侧固定连接有冷却机组(26),所述冷却机组(26)进液口与储液箱(15)之间通过导管相连接,所述冷却机组(26)出液口连接有出液管(18),所述第二蛇形铜管(7)一端贯穿U型板(1)与出液管(18)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液压机用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支柱(13)之间均垂直设有加强杆(14),所述加强杆(14)分别与两端支柱(13)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液压机用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管(18)内部、第二进液管(19)内部均安装有电磁阀,所述电磁阀通过数据线与控制器接线端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压机用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温筒体(2)一端贯穿至U型板(1)外部并设有排风口(4),所述降温筒体(2)另一端贯穿至U型板(1)外部并设有进风口(3),所述进风口(3)内部设有排风机(11),所述排风机(11)固定安装在排风机(11)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液压机用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3)远离排风口(4)的一端端口处固定安装有防尘滤网(1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压机用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十字支架(10)上分别设有进油接口(8)、出油接口(9),所述第一蛇形铜管(6)一端与进油接口(8)相连接,所述第一蛇形铜管(6)另一端与出油接口(9)相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压机用散热装置,包括u型板(1)和降温筒体(2),所述降温筒体(2)位于u型板(1)内部,所述降温筒体(2)分别与u型板(1)内壁两侧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温筒体(2)内部安装有冷却机构,所述冷却机构包括多个由高效散热材料所制成的冷却筒(20),所述高效散热材料可为铜、铜铝复合或纯铜,多个冷却筒(20)之间为同轴嵌套,从内到外的冷却筒(20)直径逐渐等距增大,每个冷却筒(20)内部均固定安装有第二蛇形铜管(7),每个冷却筒(20)内壁上均固定安装有第一蛇形铜管(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压机用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板(1)底部下方设有底板(21),所述底板(21)顶部对称安装有多个支柱(13),所述支柱(13)顶端与u型板(1)相连接,所述底板(21)顶部固定连接有储液箱(15),所述储液箱(15)内部设有导热介质,所述导热介质为导热油或冷却液,所述储液箱(15)一侧固定连接有冷却机组(26),所述冷却机组(26)进液口与储液箱(15)之间通过导管相连接,所述冷却机组(26)出液口连接有出液管(18),所述第二蛇形铜管(7)一端贯穿u型板(1)与出液管(18)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昊柴亚威李荣志储彦琦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智博伟业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