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斜跨纵坡地下双并行结构的铁路提篮拱桥施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019161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2:02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大斜跨纵坡地下双并行结构的铁路提篮拱桥施工结构,铁路提篮拱桥与地下双并行结构斜交,提篮拱桥与地下双并行结构投影重叠部分搭设梁柱式支架;钻孔灌注桩在地下双并行结构两侧以及综合管廊与行车大道两家结构物中间各设置有一列;梁柱式支架上沿地下双并行结构延伸方向安装有双层贝雷梁桁架;提篮拱桥的两端支座至双地下结构区间分别搭设盘扣式满堂支架。通过采用梁柱式支架配合盘扣式满堂支架保证提篮拱桥的质量强度,能进行大跨度大纵坡跨越;通过钻孔灌注桩配合钢管立柱作为梁柱式支架,支撑双层贝雷梁桁架实现大跨度,满足在竖向净空小条件下的贝雷桁架搭设;通过钢管立柱配合抗力柱增加水平受力增加结构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铁路提篮拱桥,具体涉及一种大斜跨纵坡地下双并行结构的铁路提篮拱桥施工结构


技术介绍

1、城市领域内铁路提篮拱桥上跨在建双并行复杂地下结构的物条件下,面临着竖向净空小、大跨度大纵坡、多方在建工程立体交叉施工等施工难题。采用双层贝雷梁体系无法实现一次跨越在建结构物,采用三层及以上贝雷梁体系则无法满足下部在建双并行复杂地下结构所需的作业空间。现如今如果采用提篮拱纵轴线与地下双并行结构斜交,即钢管贝雷梁支架轴线与提篮拱箱梁轴线呈一定斜交角,在有限条件下中支墩基础设计及钢管贝雷梁支架设计与计算难度大。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实现大跨度大纵坡低净空条件下提篮拱桥上跨双并行复杂地下结构并与其斜交的施工结构。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大斜跨纵坡地下双并行结构的铁路提篮拱桥施工结构,铁路提篮拱桥与地下双并行结构斜交,地下双并行结构由综合管廊与行车大道组成,提篮拱桥上跨地下双并行结构并带有至少8°的坡度,提篮拱桥跨越双地下结构的跨度大于40m,综合管廊与行车大道两家结构物中间的狭小空间宽度不足0.8m,所述提篮拱桥与地下双并行结构投影重叠部分搭设梁柱式支架,梁柱式支架包括钻孔灌注桩与钢管立柱;所述钻孔灌注桩在地下双并行结构两侧以及综合管廊与行车大道两家结构物中间各设置有一列,钻孔灌注桩上安装有钢管立柱,且钻孔灌注桩的直径大于0.8m,钢管立柱的直径小于0.8m;所述梁柱式支架上沿综合管廊与行车大道延伸方向安装有双层贝雷梁桁架,贝雷梁桁架顶部与提篮拱桥坡度一致;所述提篮拱桥的两端支座至双地下结构区间分别搭设盘扣式满堂支架,两个盘扣式满堂支架顶部与提篮拱桥坡度一致;所述贝雷梁桁架与盘扣式满堂支架顶部通过现浇混凝土安装有提篮拱桥箱梁。

3、优选的,搭设在地下双并行结构两侧的相邻两个所述钢管立柱之间外侧设有能进行水平分力抵抗的一列抗力柱,抗力柱与相邻的两个钢管立柱通过平联斜撑连接并合围成等腰三角形。

4、优选的,所述抗力柱与钢管立柱合围成的三角形内角范围为45°~70°。

5、优选的,所述抗力柱采用φ630mm钢柱,且入土深度不小于10m。

6、优选的,所述地下双并行结构延伸方向与提篮拱箱梁呈50°斜交角。

7、优选的,所述钻孔灌注桩直径为1m,,钻孔灌注桩的桩端进入持力层不小于桩径2倍。

8、优选的,铁路提篮拱桥跨越双地下结构的跨度为44.82m,综合管廊与行车大道两家结构物中间的狭小空间宽度为0.6m。

9、优选的,所述提篮拱桥坡度为12°。

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11、(1)针对大跨度、跨越双在建地下结构,且提篮拱纵轴线与地下双并行结构斜交,钢管贝雷梁支架轴线与提篮拱箱梁轴线呈50°斜交角,根据现场三家单位工程实体平面位置,先行施工综合管廊和现代大道;

12、(2)提篮拱箱梁施工支架采用梁柱式支架与盘扣式满堂支架组合,跨越综合管廊和行车大道结构采用梁柱式支架;箱梁与综合管廊、行车大道结构投影重叠部分采用梁柱式支架,结构投影以外采用盘扣式满堂支架;

13、(3)针对竖向净空小,难以采用三层及以上贝雷梁支架,而采用双层及以下贝雷梁跨中挠度过大无法一次跨越双地下结构的问题,采用在行车大道和综合管廊两家结构物中间的狭小空间沿结构物边缘设置中支墩架设钢管立柱、下方设置钻孔灌注桩的方式;

14、(4)针对上跨的双并行地下结构物底板高程不一致,在淤泥质地层中为减少中支墩钻孔桩对浅埋综合管廊横向挤压造成的偏移及结构损伤,提前施作中支墩钻孔桩,桩长穿越淤泥层、桩端进入持力层不小于桩径2倍,综合管廊结构后施工时将钻孔桩与侧墙浇筑成整体,确保结构安全;

15、(5)针对大跨度大纵坡造成的施工支架体系除竖向施工荷载之外仍要承受横向水平分力,进而对支架整体稳定性造成的不利影响,采用抗力柱进行水平分力抵抗加强边排钢管立柱的稳定性,抗力柱与钢管立柱形成三角形,抗力柱与边排钢管立柱间采用平联斜撑连接;

16、综上所述,通过采用梁柱式支架配合盘扣式满堂支架保证提篮拱桥的质量强度,能进行大跨度大纵坡跨越;通过钻孔灌注桩配合钢管立柱作为梁柱式支架,支撑双层贝雷梁桁架实现大跨度,满足在竖向净空小条件下的贝雷桁架搭设;通过钢管立柱配合抗力柱增加水平受力增加结构强度。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斜跨纵坡地下双并行结构的铁路提篮拱桥施工结构,铁路提篮拱桥与地下双并行结构斜交,地下双并行结构由综合管廊与行车大道组成,提篮拱桥上跨地下双并行结构并带有至少8°的坡度,提篮拱桥跨越双地下结构的跨度大于40m,综合管廊与行车大道两家结构物中间的狭小空间宽度不足0.8m,其特征在于:所述提篮拱桥与地下双并行结构投影重叠部分搭设梁柱式支架,梁柱式支架包括钻孔灌注桩(2)与钢管立柱(3);所述钻孔灌注桩(2)在地下双并行结构两侧以及综合管廊与行车大道两家结构物中间各设置有一列,钻孔灌注桩(2)上安装有钢管立柱(3),且钻孔灌注桩(2)的直径大于0.8m,钢管立柱(3)的直径小于0.8m;所述梁柱式支架上沿综合管廊与行车大道延伸方向安装有双层贝雷梁桁架(4),贝雷梁桁架(4)顶部与提篮拱桥坡度一致;所述提篮拱桥的两端支座(1)至双地下结构区间分别搭设盘扣式满堂支架(7),两个盘扣式满堂支架(7)顶部与提篮拱桥坡度一致;所述贝雷梁桁架(4)与盘扣式满堂支架(7)顶部通过现浇混凝土安装有提篮拱桥箱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斜跨纵坡地下双并行结构的铁路提篮拱桥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搭设在地下双并行结构两侧的相邻两个所述钢管立柱(3)之间外侧设有能进行水平分力抵抗的一列抗力柱(5),抗力柱(5)与相邻的两个钢管立柱(3)通过平联斜撑(6)连接并合围成等腰三角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大斜跨纵坡地下双并行结构的铁路提篮拱桥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力柱(5)与钢管立柱(3)合围成的三角形内角范围为45°~7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大斜跨纵坡地下双并行结构的铁路提篮拱桥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力柱(5)采用φ630mm钢柱,且入土深度不小于10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斜跨纵坡地下双并行结构的铁路提篮拱桥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双并行结构延伸方向与提篮拱箱梁呈50°斜交角。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斜跨纵坡地下双并行结构的铁路提篮拱桥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钻孔灌注桩(2)直径为1m,钻孔灌注桩(2)的桩端进入持力层不小于桩径2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斜跨纵坡地下双并行结构的铁路提篮拱桥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铁路提篮拱桥跨越双地下结构的跨度为44.82m,综合管廊与行车大道两家结构物中间的狭小空间宽度为0.6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斜跨纵坡地下双并行结构的铁路提篮拱桥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提篮拱桥坡度为12°。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斜跨纵坡地下双并行结构的铁路提篮拱桥施工结构,铁路提篮拱桥与地下双并行结构斜交,地下双并行结构由综合管廊与行车大道组成,提篮拱桥上跨地下双并行结构并带有至少8°的坡度,提篮拱桥跨越双地下结构的跨度大于40m,综合管廊与行车大道两家结构物中间的狭小空间宽度不足0.8m,其特征在于:所述提篮拱桥与地下双并行结构投影重叠部分搭设梁柱式支架,梁柱式支架包括钻孔灌注桩(2)与钢管立柱(3);所述钻孔灌注桩(2)在地下双并行结构两侧以及综合管廊与行车大道两家结构物中间各设置有一列,钻孔灌注桩(2)上安装有钢管立柱(3),且钻孔灌注桩(2)的直径大于0.8m,钢管立柱(3)的直径小于0.8m;所述梁柱式支架上沿综合管廊与行车大道延伸方向安装有双层贝雷梁桁架(4),贝雷梁桁架(4)顶部与提篮拱桥坡度一致;所述提篮拱桥的两端支座(1)至双地下结构区间分别搭设盘扣式满堂支架(7),两个盘扣式满堂支架(7)顶部与提篮拱桥坡度一致;所述贝雷梁桁架(4)与盘扣式满堂支架(7)顶部通过现浇混凝土安装有提篮拱桥箱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斜跨纵坡地下双并行结构的铁路提篮拱桥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搭设在地下双并行结构两侧的相邻两个所述钢管立柱(3)之间外侧设有能进行水平分力抵抗的一列抗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栋栋王礼武张伦政朱春柏刘小荣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中车城市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