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向可调的变速箱润滑油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017310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2:00
本技术提供一种方向可调的变速箱润滑油泵,包括相互固定的泵盖及泵体,在泵盖及泵体的内部容置有内转子和外转子,内转子能够在外转子的内部与外转子不同轴且不同速地转动;其特征在于:外转子与泵体的内壁之间设置有能够跟随外转子同步转动的偏心法兰,且偏心法兰上设置有限位销,限位销与泵体限位配合以对偏心法兰的运动行程进行限位;当偏心法兰从圆心角为180°的半圆弧环形限位槽的一端转到另外一端时,由于圆柱销被限位槽所阻挡因而使得与其固定的偏心法兰被限位并停止转动,此时外转子继续随着内转子同步转动,由于偏心法兰转动了180°,因此偏心距发生反转,使得内外转子轴的偏心距也发生反转,从而可以保证吸油和排油口不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变速箱的,具体涉及一种方向可调的变速箱润滑油泵


技术介绍

1、摆线泵是一种利用齿间密封容积变化来实现吸油和压油的齿轮泵,广泛应用于低压场合,然而现有摆线泵大多都是单向旋转的,如果反向运转,吸油和压油口需要对调,而对于变速箱的润滑冷却场合,摆线泵一般通过电机驱动内转子,实现润滑油按照指定的流向对需要润滑的部件进行润滑降温,但现有的变速箱往往同时存在前进挡和倒挡,在前进挡和倒挡过程中与驱动轴连接的内转子的转向会发生相应变化,而内转子转向的变化会导致吸油和压油口发生变化,而实际使用制造过程中又需要吸油和压油口不能发生变化,对应用带来一定限制。

2、因此,亟需提供一种方向可调的变速箱润滑油泵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与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1、因此,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与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方向可调的变速箱润滑油泵。

2、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方向可调的变速箱润滑油泵,包括相互固定的泵盖及泵体,在所述泵盖及泵体的内部容置有内转子和外转子,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方向可调的变速箱润滑油泵,包括相互固定的泵盖(1)及泵体(2),在所述泵盖(1)及泵体(2)的内部容置有内转子(3)和外转子(4),所述内转子(3)能够在外转子(4)的内部与外转子(4)不同轴且不同速地转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转子(4)与泵体(2)的内壁之间设置有能够跟随外转子(4)同步转动的偏心法兰(5),且所述偏心法兰(5)上设置有限位销(6),所述限位销(6)与所述泵体(2)限位配合以对偏心法兰(5)的运动行程进行限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向可调的变速箱润滑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泵盖(1)上开设有泵盖孔(11),所述泵体(2)上开设有泵体孔(2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方向可调的变速箱润滑油泵,包括相互固定的泵盖(1)及泵体(2),在所述泵盖(1)及泵体(2)的内部容置有内转子(3)和外转子(4),所述内转子(3)能够在外转子(4)的内部与外转子(4)不同轴且不同速地转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转子(4)与泵体(2)的内壁之间设置有能够跟随外转子(4)同步转动的偏心法兰(5),且所述偏心法兰(5)上设置有限位销(6),所述限位销(6)与所述泵体(2)限位配合以对偏心法兰(5)的运动行程进行限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向可调的变速箱润滑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泵盖(1)上开设有泵盖孔(11),所述泵体(2)上开设有泵体孔(21),安装件(7)依次穿过泵盖孔(11)及泵体孔(21)后实现泵盖(1)与泵体(2)之间的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方向可调的变速箱润滑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件(7)至少包括有定位件(71)和固定件(7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向可调的变速箱润滑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转子(3)外壁设置有外齿,所述外转子(4)内壁设置有内齿,所述内转子(3)通过外齿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强
申请(专利权)人:太仓吉凯安传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