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双出水口的水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016321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1:59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双出水口的水泵,其水泵本体的叶轮向第一方向旋转时,水流从进水口进入泵盖本体的叶轮室之中,第一阻隔件处于开启状态,水流从第一出水口流出至泵盖本体的叶轮室之外,第二阻隔件处于关闭状态,以封闭第二出水口;其水泵本体的叶轮向第二方向旋转时,水流从进水口进入泵盖本体的叶轮室之中,第二阻隔件处于开启状态,水流从第二出水口流出至泵盖本体的叶轮室之外,第一阻隔件处于关闭状态,以封闭第一出水口;本技术的具有双出水口的水泵能够连通两根出水管,并实现两根出水管的交替流通,节省了物料成本,且占据的安装空间小,适于在汽车、家用电器以及工业设备上广泛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水泵,具体为一种具有双出水口的水泵


技术介绍

1、电子水泵具有较高的输出效率且能够实现精确的流量控制,因而,电子水泵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家用电器以及工业设备上,尤其是新能源汽车通常有两个甚至更多的电子水泵,电子水泵是新能源汽车整个冷却系统的动力来源,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驱动电机等均需要依靠电子水泵带动冷却液进行循环冷却。

2、在一些应用场合下,需要设置两根连通至不同位置的出水管,若设置两个水泵并分别连接两根出水管,显然会产生较高的成本,并占据较多的安装空间,此时,设置一个水泵并同时连接两根出水管是较优的选择。

3、现有技术中,当一个水泵同时连接两根出水管时,若两根出水管需要交替流通,则需要在水泵与出水管之间设置电控阀,以选择性地接通一根出水管并断开另一根出水管,显然,电控阀的物料成本、安装空间的占据以及控制程序的设计成本也是不可忽视的。

4、综上所述,如何使单个水泵能够连通两根出水管,并实现两根出水管的交替流通,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双出水口的水泵,其能够连通两根出水管,并实现两根出水管的交替流通。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双出水口的水泵,其包括泵盖组件和水泵本体;所述水泵本体上设置有能够选择性地向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旋转的叶轮;所述泵盖组件包括泵盖本体,所述泵盖本体之中形成叶轮室,且所述泵盖本体上还分别设置有连通至所述叶轮室的进水口、第一出水口以及第二出水口;所述泵盖本体的第一出水口之中设置有第一阻隔件,所述泵盖本体的第二出水口之中设置有第二阻隔件;所述泵盖组件的泵盖本体盖合在所述水泵本体上,并且覆盖所述叶轮;所述水泵本体的叶轮向第一方向旋转时,水流从所述进水口进入所述泵盖本体的叶轮室之中,所述第一阻隔件处于开启状态,水流从所述第一出水口流出至所述泵盖本体的叶轮室之外,所述第二阻隔件处于关闭状态,以封闭所述第二出水口;所述水泵本体的叶轮向第二方向旋转时,水流从所述进水口进入所述泵盖本体的叶轮室之中,所述第二阻隔件处于开启状态,水流从所述第二出水口流出至所述泵盖本体的叶轮室之外,所述第一阻隔件处于关闭状态,以封闭所述第一出水口。

3、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阻隔件为第一滚珠,所述第二阻隔件为第二滚珠;所述泵盖本体的叶轮室与第一出水口之间形成有第一互锁腔,所述第一互锁腔具有第一窄端和第一宽端,所述第一窄端连通至所述叶轮室,所述第一宽端连通至所述第一出水口,所述第一滚珠被容置在所述第一互锁腔之中;所述泵盖本体的叶轮室与第二出水口之间形成有第二互锁腔,所述第二互锁腔具有第二窄端和第二宽端,所述第二窄端连通至所述叶轮室,所述第二宽端连通至所述第二出水口,所述第二滚珠被容置在所述第二互锁腔之中;所述水泵本体的叶轮向第一方向旋转时,所述第一滚珠被水流推至所述第一互锁腔的第一宽端,水流能够从所述第一滚珠与所述第一宽端之间的间隙流通至所述第一出水口,所述第二滚珠被负压吸引至所述第二互锁腔的第二窄端,以封闭所述第二出水口;所述水泵本体的叶轮向第二方向旋转时,所述第二滚珠被水流推至所述第二互锁腔的第二宽端,水流能够从所述第二滚珠与所述第二宽端之间的间隙流通至所述第二出水口,所述第一滚珠被负压吸引至所述第一互锁腔的第一窄端,以封闭所述第一出水口。

4、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出水口可拆卸地插接在所述第一互锁腔的第一宽端处,并通过第一插销固定;所述第二出水口可拆卸地插接在所述第二互锁腔的第二宽端处,并通过第二插销固定。

5、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出水口的入口处设置有第一隔网,所述第二出水口的入口处设置有第二隔网。

6、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水泵本体包括泵壳、定子组件、转子组件、轴芯以及所述叶轮;所述泵盖组件的泵盖本体内形成第一轴芯座;所述泵壳内形成转子室,且所述转子室的底部形成第二轴芯座;所述泵盖组件的泵盖本体与所述泵壳相互结合并相互固定,并使所述泵盖本体的第一轴芯座与所述泵壳的第二轴芯座相互对置;所述轴芯的两端分别插入并固定在所述泵盖本体的第一轴芯座与所述泵壳的第二轴芯座之中,所述转子组件套设在所述轴芯上,使所述转子组件被支撑在所述泵壳的转子室之中,所述叶轮被固定在所述转子组件上并位于所述泵盖本体的叶轮室之中;所述定子组件设置在所述泵壳中,并围绕在所述转子室外,使所述定子组件能够磁耦合驱动所述转子组件旋转,进而驱动所述叶轮旋转。

7、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转子组件包括转子支架、磁环以及轴承;所述轴承穿设在所述转子支架之中,所述磁环套设在所述转子支架之外;所述叶轮被固定在所述转子组件的转子支架上,所述转子组件套设在所述轴芯上时,所述轴承与所述轴芯相互配合。

8、上述技术方案中,本技术的具有双出水口的水泵还包括驱动电路板;所述驱动电路板被安装在所述泵壳之中,并位于所述转子室之外;所述驱动电路板与所述定子组件电性连接。

9、上述技术方案中,本技术的具有双出水口的水泵还包括后端盖;所述后端盖固定在所述泵壳相对于所述泵盖组件的一端,并屏蔽所述驱动电路板。

10、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泵盖本体的第一轴芯座和所述泵壳的第二轴芯座之端面处分别设置有止推垫片。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具有双出水口的水泵,其通过选择叶轮的旋转方向,实现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的交替流通,且无需设置电控阀,通过第一阻隔件和第二阻隔件即可实现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的互锁,本技术的具有双出水口的水泵能够连通两根出水管,并实现两根出水管的交替流通,节省了物料成本,且占据的安装空间小,适于在汽车、家用电器以及工业设备上广泛使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双出水口的水泵,其特征在于,包括泵盖组件和水泵本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双出水口的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阻隔件为第一滚珠,所述第二阻隔件为第二滚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双出水口的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水口可拆卸地插接在所述第一互锁腔的第一宽端处,并通过第一插销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双出水口的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水口的入口处设置有第一隔网,所述第二出水口的入口处设置有第二隔网。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具有双出水口的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本体包括泵壳、定子组件、转子组件、轴芯以及所述叶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双出水口的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组件包括转子支架、磁环以及轴承;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双出水口的水泵,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电路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双出水口的水泵,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后端盖;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双出水口的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泵盖本体的第一轴芯座和所述泵壳的第二轴芯座之端面处分别设置有止推垫片。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双出水口的水泵,其特征在于,包括泵盖组件和水泵本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双出水口的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阻隔件为第一滚珠,所述第二阻隔件为第二滚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双出水口的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水口可拆卸地插接在所述第一互锁腔的第一宽端处,并通过第一插销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双出水口的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水口的入口处设置有第一隔网,所述第二出水口的入口处设置有第二隔网。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梓豪程祖意张娟丽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深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