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水泵压力脉动的蜗壳式泵盖及电子水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973227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1:22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降低水泵压力脉动的蜗壳式泵盖及电子水泵,其包括泵盖本体;泵盖本体的内侧形成用于引导液体介质之流动方向的螺旋导流部分;螺旋导流部分具有呈螺旋状且首尾相接的导流螺旋壁,且导流螺旋壁的末端形成隔舌部分;隔舌部分的端面为斜置面、弧面以及倒角面中的至少一种。本技术主要解决如何对蜗壳式结构的隔舌处进行结构改进的问题;本技术的降低水泵压力脉动的蜗壳式泵盖及电子水泵,液体介质到达隔舌部分时,由于隔舌部分的端面为斜置面、弧面以及倒角面中的至少一种,故液体介质能够平顺地通过隔舌部分,经处理的隔舌部分极大地降低了液体介质的压力脉动,进而有效避免电子水泵产生振动和发出噪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子水泵及其零部件,具体为一种降低水泵压力脉动的蜗壳式泵盖及电子水泵


技术介绍

1、电子水泵具有较高的输出效率且能够实现精确的流量控制,因而,电子水泵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家用电器以及工业设备上,尤其是新能源汽车通常有两个甚至更多的电子水泵,电子水泵是新能源汽车整个冷却系统的动力来源,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驱动电机等均需要依靠电子水泵带动冷却液进行循环冷却。

2、泵盖是电子水泵中的重要零部件之一,其不仅构成了外壳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电子水泵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均设置在泵盖上,通过泵盖能够构成电子水泵的进出水主流道;此外,在泵盖的内侧还会形成导流结构,通过该导流结构,能够引导电子水泵之腔室中的液体介质流动方向,从而提高电子水泵的性能。

3、如图1所示,蜗壳式结构是一种重要的导流结构,其能够将电子水泵之腔室中的液体介质从叶轮组件处平顺地引导至出水口处,然而,现有技术中的蜗壳式结构10仍存在一定的缺点:电子水泵在正常工作时,叶轮组件的高速运转时会在蜗壳式结构10的隔舌20处产生压力脉动,造成电子水泵产生振动和发出噪音,用于是未有作任何结构处理的隔舌20将直接切割水流,造成压力脉动。

4、综上所述,为了降低电子水泵的振动和噪音,有必要对蜗壳式结构的隔舌处进行结构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降低水泵压力脉动的蜗壳式泵盖及电子水泵,经处理的隔舌部分能够提高电子水泵的运行稳定性。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降低水泵压力脉动的蜗壳式泵盖,其包括泵盖本体;所述泵盖本体的内侧形成用于引导液体介质之流动方向的螺旋导流部分;所述螺旋导流部分具有呈螺旋状且首尾相接的导流螺旋壁,且所述导流螺旋壁的末端形成隔舌部分;所述隔舌部分的端面为斜置面、弧面以及倒角面中的至少一种。

3、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螺旋导流部分在所述导流螺旋壁的内侧具有导流内腔。

4、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隔舌部分的端面为斜置面。

5、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泵盖本体形成与所述螺旋导流部分共轴的进水口。

6、上述技术方案中,定义一根中心轴线,所述中心轴线至少经过所述隔舌部分的根部以及所述进水口的轴线;则:所述隔舌部分的斜置面与所述中心轴线在空间上具有夹角θ。

7、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夹角θ=30°~45°。

8、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泵盖本体还形成出水口,所述出水口连接于所述导流螺旋壁的末端。

9、一种电子水泵,其包括了上述的降低水泵压力脉动的蜗壳式泵盖。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降低水泵压力脉动的蜗壳式泵盖及电子水泵,液体介质到达隔舌部分时,由于隔舌部分的端面为斜置面、弧面以及倒角面中的至少一种,故液体介质能够平顺地通过隔舌部分,经处理的隔舌部分极大地降低了液体介质的压力脉动,进而有效避免电子水泵产生振动和发出噪音,进而提高电子水泵的运行稳定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降低水泵压力脉动的蜗壳式泵盖,其特征在于,包括泵盖本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低水泵压力脉动的蜗壳式泵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泵盖本体还形成出水口,所述出水口连接于所述导流螺旋壁的末端。

3.一种电子水泵,其特征在于,包括了权利要求1-2任一所述的降低水泵压力脉动的蜗壳式泵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降低水泵压力脉动的蜗壳式泵盖,其特征在于,包括泵盖本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低水泵压力脉动的蜗壳式泵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泵盖本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祖意林锦海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深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