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物理采光自发电实验模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015698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1:58
本技术属于温室设备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物理采光自发电实验模型,包括框架主体,所述框架主体一侧设有侧玻璃,所述框架主体上端一侧设有顶玻璃,所述框架主体上端另一侧固定安装有光伏板,所述框架主体内部安装有储备电源,所述框架主体靠近顶玻璃的位置处设有转动的上翻板,所述上翻板转动端的一侧固定有一号齿轮,所述框架主体靠近侧玻璃的位置处设有转动的侧翻板。首先设置开合式的上翻板、侧翻板,能根据实际物理光照需求调整开启角度,提升可控性;其次通过驱动机构来实现上翻板、侧翻板的同步开合,驱动机构具有操作便捷稳定性高的优点;最后通过光伏板代替手动发电,两者成本相近,但是使用的便捷性和舒适度有显著提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温室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物理采光自发电实验模型


技术介绍

1、温室设备是有防寒、加温和透光等设施,供冬季培育喜温植物的房间。在不适宜植物生长的季节,能提供生育期和增加产量,多用于低温季节喜温蔬菜、花卉、林木等植物栽培或育苗等,温室是指能控制或部分控制植物生长环境的建筑物,主要用于非季节性或非地域性的植物栽培、科学研究、加代育种和观赏植物栽培等;

2、经查公开(公告)号:cn214624175u,公开了一种物理采光自发电温室实验模型,此技术中公开了“包括框架主体,所述框架主体的外侧设置有门板,所述框架主体的外侧设置有固定侧板,所述框架主体的上端设置有框架顶,所述框架顶的内侧设置有补光灯,所述框架顶的内侧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框架顶的内侧设置有储备电源,所述框架顶的上端设置有第二电线,所述框架主体的外侧设置有发电机,所述发电机的顶端设置有摇手,所述摇手的外侧设置有套筒,所述框架主体的外侧设置有换气扇,所述框架主体的外侧设置有温度计等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的物理采光温室实验模型在使用的过程中,电能供给成本较大,不能利用自发电进行温室实验的问题,该物理采光自发电温室实验模型,具备采用物理自发电的优点等技术效果”;

3、采用玻璃能达到较好采光效果,但是实际使用,由于季节差异,光照强度不一样,且植物栽培过程的每个阶段所需的温度也不同,该玻璃为敞开式结构,无法根据实际开启调整光照情况,存在局限性;且手动式的发电结构,发电量较小,且费时费力,设备也需要一定成本,不易达到良好降低能耗效果;

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中提出一种物理采光自发电实验模型。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物理采光自发电实验模型,具有提升物理光照的可控性,控制成本的同时提升使用舒适度和实用性的特点。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物理采光自发电实验模型,包括框架主体,所述框架主体一侧设有侧玻璃,所述框架主体上端一侧设有顶玻璃,所述框架主体上端另一侧固定安装有光伏板,所述框架主体内部安装有储备电源,所述框架主体靠近顶玻璃的位置处设有转动的上翻板,所述上翻板转动端的一侧固定有一号齿轮,所述框架主体靠近侧玻璃的位置处设有转动的侧翻板,所述侧翻板转动端的一侧固定有二号齿轮,所述框架主体内部与一号齿轮、二号齿轮之间还设置有驱动机构。

3、作为本技术的一种物理采光自发电实验模型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上翻板、一号齿轮均为并列分布的若干个,且相邻两个相互贴合,多个所述上翻板覆盖在顶玻璃的上端,多个所述侧翻板覆盖在侧玻璃的外侧。

4、作为本技术的一种物理采光自发电实验模型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光伏板与储备电源电性导通。

5、作为本技术的一种物理采光自发电实验模型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滑动杆内部贯穿有与内螺纹孔螺旋的丝杆,所述丝杆和框架主体内部下端均安装有同步齿轮,所述框架主体中同步齿轮的一端还固定有位于框架主体外侧的摇把。

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物理采光自发电实验模型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丝杆一侧的同步齿轮与其固定安装,框架主体内部的同步齿轮则为转动设置,两个所述同步齿轮之间通过同步带连接。

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物理采光自发电实验模型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一号齿条与一号齿轮啮合连接,所述二号齿条与二号齿轮啮合连接。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首先设置开合式的上翻板、侧翻板,能根据实际物理光照需求调整开启角度,提升可控性;其次通过驱动机构来实现上翻板、侧翻板的同步开合,驱动机构具有操作便捷稳定性高的优点;最后通过光伏板代替手动发电,两者成本相近,但是使用的便捷性和舒适度有显著提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物理采光自发电实验模型,包括框架主体(1),所述框架主体(1)一侧设有侧玻璃(2),所述框架主体(1)上端一侧设有顶玻璃(3),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主体(1)上端另一侧固定安装有光伏板(4),所述框架主体(1)内部安装有储备电源(5),所述框架主体(1)靠近顶玻璃(3)的位置处设有转动的上翻板(6),所述上翻板(6)转动端的一侧固定有一号齿轮(7),所述框架主体(1)靠近侧玻璃(2)的位置处设有转动的侧翻板(8),所述侧翻板(8)转动端的一侧固定有二号齿轮(9),所述框架主体(1)内部与一号齿轮(7)、二号齿轮(9)之间还设置有驱动机构(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物理采光自发电实验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翻板(6)、一号齿轮(7)均为并列分布的若干个,且相邻两个相互贴合,多个所述上翻板(6)覆盖在顶玻璃(3)的上端,多个所述侧翻板(8)覆盖在侧玻璃(2)的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物理采光自发电实验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板(4)与储备电源(5)电性导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物理采光自发电实验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杆(101)内部贯穿有与内螺纹孔(104)螺旋的丝杆(105),所述丝杆(105)和框架主体(1)内部下端均安装有同步齿轮(106),所述框架主体(1)中同步齿轮(106)的一端还固定有位于框架主体(1)外侧的摇把(10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物理采光自发电实验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105)一侧的同步齿轮(106)与其固定安装,框架主体(1)内部的同步齿轮(106)则为转动设置,两个所述同步齿轮(106)之间通过同步带(107)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物理采光自发电实验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齿条(102)与一号齿轮(7)啮合连接,所述二号齿条(103)与二号齿轮(9)啮合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物理采光自发电实验模型,包括框架主体(1),所述框架主体(1)一侧设有侧玻璃(2),所述框架主体(1)上端一侧设有顶玻璃(3),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主体(1)上端另一侧固定安装有光伏板(4),所述框架主体(1)内部安装有储备电源(5),所述框架主体(1)靠近顶玻璃(3)的位置处设有转动的上翻板(6),所述上翻板(6)转动端的一侧固定有一号齿轮(7),所述框架主体(1)靠近侧玻璃(2)的位置处设有转动的侧翻板(8),所述侧翻板(8)转动端的一侧固定有二号齿轮(9),所述框架主体(1)内部与一号齿轮(7)、二号齿轮(9)之间还设置有驱动机构(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物理采光自发电实验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翻板(6)、一号齿轮(7)均为并列分布的若干个,且相邻两个相互贴合,多个所述上翻板(6)覆盖在顶玻璃(3)的上端,多个所述侧翻板(8)覆盖在侧玻璃(2)的外侧。

3.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波华顺方扶利杰陈菊陈亚飞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陶都中等专业学校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