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路面模拟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汽车移动路面模拟的姿态调整与约束系统。
技术介绍
1、整个汽车行业都在朝着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和提高能源效率的方向发展,特别是对于更高的驾驶速度,这可以通过最小化空气动力阻力来实现。此外,空气动力下压力对于维持甚至提高车辆的操纵性能是至关重要的。为了在风洞试验中优化车辆的气动效率,必须正确模拟车辆在道路上行驶的边界条件。地面模拟是每个风洞都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尤其对于车辆底盘区域的优化。目前,在风洞地板上设置一个或多个移动带的移动路面系统是模拟车辆在道路上行驶过程中复杂边界条件的标准工具。但是,无论哪种方式,汽车车体需要在风场中进行固定。此外,车辆在运动过程中姿态是多样的,并且车辆的行驶高度和俯仰角度与车辆在面临突发状况时的稳定性直接相关。因此,在进行汽车移动路面模拟时,需要有可调节汽车底盘高度和俯仰角度的姿态调整与约束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汽车移动路面模拟的姿态调整与约束系统,在汽车移动路面模拟时,能够对汽车姿态进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汽车移动路面模拟的姿态调整与约束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并排设置的两个支撑基座(5),及固定在两个支撑基座(5)上端的支撑子系统(3),支撑子系统(3)贯穿转盘(2)对汽车(1)进行支撑,及安装在支撑子系统(3)上的监测子系统(4),监测子系统(4)用于检测支撑子系统(3)的位置,使支撑子系统(3)能够适应不同汽车的支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车移动路面模拟的姿态调整与约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子系统(3)包括分别连接在两个支撑基座(5)上的两个轮向位移模组,及每个轮向位移模组上连接的两个轴向位移模组,及分别连接在四个轴向位移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汽车移动路面模拟的姿态调整与约束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并排设置的两个支撑基座(5),及固定在两个支撑基座(5)上端的支撑子系统(3),支撑子系统(3)贯穿转盘(2)对汽车(1)进行支撑,及安装在支撑子系统(3)上的监测子系统(4),监测子系统(4)用于检测支撑子系统(3)的位置,使支撑子系统(3)能够适应不同汽车的支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车移动路面模拟的姿态调整与约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子系统(3)包括分别连接在两个支撑基座(5)上的两个轮向位移模组,及每个轮向位移模组上连接的两个轴向位移模组,及分别连接在四个轴向位移模组上的四个支撑装置(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车移动路面模拟的姿态调整与约束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轮向位移模组均包括平行固定在支撑基座(5)的上端的两个轮向导轨(7),及通过轮向滑块(25)滑动在两个轮向导轨(7)上的两个导轨支撑板(24),及固定在支撑基座(5)上且与两个轮向导轨(7)平行的轮向丝杠(10),及分别固定在两个导轨支撑板(24)下端的两个轮向螺母座(28),及固定在导轨支撑板(24)上对轮向螺母座(28)内的螺纹套进行传动的轮向电机(27),螺纹套螺纹连接在对应的轮向丝杠(10)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车移动路面模拟的姿态调整与约束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轮向位移模组均还包括固定在支撑基座(5)上且与轮向导轨(7)平行的轮向光栅(11),及与该轮向光栅(11)对应的两个轮向读数器(30),及与两个轮向读数器(30)固定安装的两个轮向读数器连接块(29),两个轮向读数器连接块(29)分别连接在对应的两个导轨支撑板(24)的下端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车移动路面模拟的姿态调整与约束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轴向位移模组均包括固定在导轨支撑板(24)上的两个轴向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隆球,刘军民,乔菁,周德开,李朋春,庄仁诚,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