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动节能增压油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00802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1:43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气动节能增压油泵装置,包括有上缸盖、下缸盖、气缸筒、油缸筒、进油阀,气缸筒内部设置有活塞,油缸筒内部设置有活塞阀,活塞和活塞阀通过活塞杆相互连接,活塞杆贯穿通过下缸盖,上缸盖设置有上缸盖进气口,内部挖设有换向阀芯轨道,换向阀芯轨道内部有换向阀芯,从上缸盖进气口进入气体推动活塞从而带动活塞杆和活塞阀使得气缸筒内产生负压,从而从外部抽油,然后通过换向阀芯来回的往复运动实现活塞杆上下运动不断抽油,再将油打入液压装置中,当液压装置需要保压的时候,只需要上缸盖进气口保持一定的进气压力,则活塞杆不需要往复运动技能维持压力不变,这样可以大大的节省了该装置的能耗,有利于低碳节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气液转换设备,具体涉及一种气动节能增压油泵装置


技术介绍

1、目前数控机床的液压系统基本上都采用了常规的电机来提供动力来驱动油压泵,提供高压油来驱动卡盘、尾座,刀架运转。但是这种供油方式有很大的缺点,主要是1.油泵机组占用油箱上盖板大量的空间;2.油泵电机重量大,能耗高,当液压系统需要维持保压状态时,油泵需要给卡盘运转尺寸不断提供高压油来维持卡盘夹紧的状态,所以提供动力的电机必须持续维持运转状态,这样当液压系统需要维持保压状态时,电机一直工作,浪费了大量的能耗,不利于节能环保。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气动节能增压油泵装置。

2、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气动节能增压油泵装置包括有上缸盖、下缸盖、气缸筒、油缸筒、进油阀,上缸盖与下缸盖两者通过气缸筒固定连接,上缸盖外侧分别安装有连接块和连接阀,下缸盖外侧安装有与之对应得连接块,其上下通过连接管相互接通,下缸盖下方连接油缸筒,油缸筒底部安装有进油阀,气缸筒内部设置有活塞,油缸筒内部设置有活塞阀,活塞和活塞阀通过活塞杆相互连接,活塞杆贯穿通过下缸盖,上缸盖外部一侧设置有上缸盖进气口,内部挖设有换向阀芯轨道,上缸盖进气口与换向阀芯轨道二者属于同一水平轴线且相互连通,换向阀芯轨道内部活动设置有换向阀芯,可以延着换向阀芯轨道轴向往复运动。

3、进一步,上缸盖内部还设置有第二气道、第三气道和第四气道以及连通气道,上缸盖进气口通过连通气道和第四气道相互接通,第三气道和连接阀相互接通,第二气道与连接块接通。

4、进一步,换向阀芯轨道上开设有换向气孔,从换向阀芯轨道内部朝向气缸筒,两者之间相互贯通。

5、进一步,换向阀芯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通气阀和第二通气阀,当换向阀芯在换向阀芯轨道中最底部位置时,第一通气阀与第二气道相互接通,当换向阀芯在换向阀芯轨道中最前部位置时,第二通气阀与换向气孔相互接通。

6、进一步,上缸盖和下缸盖上分别还设有机械阀,机械阀设置有接触触点,触点超出上缸盖的下端面和下缸盖的上端面,上下触点均处于气缸筒中,还设置有机械阀盖与机械阀装配形成一个容置空腔,空腔内设有压力弹簧。

7、进一步,下缸盖上设置有一个圆形管道从外侧侧壁连接到上壁的下缸盖气道接通到气缸筒,下缸盖对应的外侧侧壁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和气缸筒通过下缸盖气道相互接通。

8、进一步,下缸盖上还设置有下缸盖进气口和下缸盖出气口,下缸盖进气口与连接块接通,下缸盖出气口开口设在下缸盖外侧,下缸盖进气口和下缸盖出气口均设置在机械阀的一侧。

9、进一步,上缸盖中的机械阀压缩压力弹簧时,第四气道与第三气道相互接通,下缸盖中的机械阀压缩压力弹簧时,下缸盖进气口与下缸盖出气口相互接通。

10、进一步,进油阀内设有一个向上开口的圆形凹槽,凹槽内放置有压力弹簧和压力球,圆形凹槽上方设置有进油阀盖。

11、进一步,活塞杆底部设有一个向下开口圆形凹槽,凹槽内放置有压力弹簧和压力球,活塞阀封住活塞杆底部的圆形凹槽,把压力弹簧和压力球固置于圆形凹槽内。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气动节能增压油泵装置的优点在于:1)将电机驱动油压泵改为气动驱动油压泵,除去了电机组,节省了很大的空间以及减轻了整个装置的整体重量。2)当液压系统需要维持保压状态时,由于是气动提供动力,只需要空气压缩机吹入气缸的压力保持不变即可,气缸不用工作,也能维持液压系统处于保压状态,所以非常节能环保。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动节能增压油泵装置,包括有上缸盖(1)、下缸盖(5)、气缸筒(7)、油缸筒(10)、进油阀(12),上缸盖(1)与下缸盖(5)两者通过气缸筒(7)固定连接,上缸盖(1)外侧分别安装有连接块(3)和连接阀(15),下缸盖(5)外侧安装有与之对应的连接块(3),其上下通过连接管(4)相互接通,下缸盖(5)下方连接油缸筒(10),油缸筒(10)底部安装有进油阀(12),气缸筒(7)内部设置有活塞(8),油缸筒(10)内部设置有活塞阀(11),活塞(8)和活塞阀(11)通过活塞杆(9)相互连接,活塞杆(9)贯穿通过下缸盖(5),其特征在于:上缸盖(1)外部一侧设置有上缸盖进气口(1.1),内部挖设有换向阀芯轨道(1.2),上缸盖进气口(1.1)与换向阀芯轨道(1.2)二者属于同一水平轴线且相互连通,换向阀芯轨道(1.2)内部活动设置有换向阀芯(2),可以延着换向阀芯轨道(1.2)轴向往复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动节能增压油泵装置,其特征在于:上缸盖(1)内部还设置有第二气道(1.3)、第三气道(1.5)和第四气道(1.6)以及连通气道(1.7),上缸盖进气口(1.1)通过连通气道(1.7)和第四气道(1.6)相互接通,第三气道(1.5)和连接阀(15)相互接通,第二气道(1.3)与连接块(3)接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动节能增压油泵装置,其特征在于:换向阀芯轨道(1.2)上开设有换向气孔(1.4),从换向阀芯轨道(1.2)内部朝向气缸筒(7),两者之间相互贯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动节能增压油泵装置,其特征在于:换向阀芯(2)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通气阀(2.1)和第二通气阀(2.2),当换向阀芯(2)在换向阀芯轨道(1.2)中最底部位置时,第一通气阀(2.1)与第二气道(1.3)相互接通,当换向阀芯(2)在换向阀芯轨道(1.2)中最前部位置时,第二通气阀(2.2)与换向气孔(1.4)相互接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动节能增压油泵装置,其特征在于:上缸盖(1)和下缸盖(5)上分别还设有机械阀(6),机械阀(6)设置有接触触点,触点超出上缸盖(1)的下端面和下缸盖(5)的上端面,上下触点均处于气缸筒(7)中,还设置有机械阀盖(6.1)与机械阀(6)装配形成一个容置空腔,空腔内设有压力弹簧(1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动节能增压油泵装置,其特征在于:下缸盖(5)上设置有一个圆形管道从外侧侧壁连接到上壁的下缸盖气道(5.1)接通到气缸筒(7),下缸盖(5)对应的外侧侧壁设置有连接块(3),所述连接块(3)和气缸筒(7)通过下缸盖气道(5.1)相互接通。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动节能增压油泵装置,其特征在于:下缸盖(5)上还设置有下缸盖进气口(5.3)和下缸盖出气口(5.4),下缸盖进气口(5.3)与连接块(3)接通,下缸盖出气口(5.4)开口设在下缸盖外侧,下缸盖进气口(5.3)和下缸盖出气口(5.4)均设置在机械阀(6)的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气动节能增压油泵装置,其特征在于:上缸盖(1)中的机械阀(6)压缩压力弹簧(14)时,第四气道(1.6)与第三气道(1.5)相互接通,下缸盖(5)中的机械阀(6)压缩压力弹簧(14)时,下缸盖进气口(5.3)与下缸盖出气口(5.4)相互接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气动节能增压油泵装置,其特征在于:进油阀(12)内设有一个向上开口的圆形凹槽,凹槽内放置有压力弹簧(14)和压力球(13),圆形凹槽上方设置有进油阀盖(12.1)。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气动节能增压油泵装置,其特征在于:活塞杆(9)底部设有一个向下开口圆形凹槽,凹槽内放置有压力弹簧(14)和压力球(13),活塞阀(11)封住活塞杆(9)底部的圆形凹槽,把压力弹簧(14)和压力球(13)固置于圆形凹槽内。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动节能增压油泵装置,包括有上缸盖(1)、下缸盖(5)、气缸筒(7)、油缸筒(10)、进油阀(12),上缸盖(1)与下缸盖(5)两者通过气缸筒(7)固定连接,上缸盖(1)外侧分别安装有连接块(3)和连接阀(15),下缸盖(5)外侧安装有与之对应的连接块(3),其上下通过连接管(4)相互接通,下缸盖(5)下方连接油缸筒(10),油缸筒(10)底部安装有进油阀(12),气缸筒(7)内部设置有活塞(8),油缸筒(10)内部设置有活塞阀(11),活塞(8)和活塞阀(11)通过活塞杆(9)相互连接,活塞杆(9)贯穿通过下缸盖(5),其特征在于:上缸盖(1)外部一侧设置有上缸盖进气口(1.1),内部挖设有换向阀芯轨道(1.2),上缸盖进气口(1.1)与换向阀芯轨道(1.2)二者属于同一水平轴线且相互连通,换向阀芯轨道(1.2)内部活动设置有换向阀芯(2),可以延着换向阀芯轨道(1.2)轴向往复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动节能增压油泵装置,其特征在于:上缸盖(1)内部还设置有第二气道(1.3)、第三气道(1.5)和第四气道(1.6)以及连通气道(1.7),上缸盖进气口(1.1)通过连通气道(1.7)和第四气道(1.6)相互接通,第三气道(1.5)和连接阀(15)相互接通,第二气道(1.3)与连接块(3)接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动节能增压油泵装置,其特征在于:换向阀芯轨道(1.2)上开设有换向气孔(1.4),从换向阀芯轨道(1.2)内部朝向气缸筒(7),两者之间相互贯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动节能增压油泵装置,其特征在于:换向阀芯(2)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通气阀(2.1)和第二通气阀(2.2),当换向阀芯(2)在换向阀芯轨道(1.2)中最底部位置时,第一通气阀(2.1)与第二气道(1.3)相互接通,当换向阀芯(2)在换向阀芯轨道(1.2)中最前部位置时,第二通气阀(2.2)与换向气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磊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创亚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