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具体为一种采用钢接头连接的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框架。
技术介绍
1、申请号“cn201610522389.5”中所公示的“一种采用钢接头连接的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框架”,其通过在现场进行拼装,避免了传统施工在节点区复杂的工艺流程,只需在节点区之外拼装柱接头和梁接头,从而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和工程质量,现有的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框架在使用时还存在一定缺陷,就比如;
2、现有的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框架在使用过程中,其采用钢接头连接整个框架整体,但是由于钢接头采用螺栓固定连接在框架上方,使得整个框架完成拼接,螺栓固定的方式不便于框架整体的快速拼接和拆卸,且现有的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框架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拼接完成后需要通过铁丝环将挡板固定在框架一侧,使得混凝土可以灌入框架内部,但是铁丝固定的方式不便于挡板和框架之间的快速连接。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钢接头连接的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框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目前市场上的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框架不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采用钢接头连接的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框架,包括:支撑杆(1)、L型钢接头(2)、连接杆(3)和第一挡板(4),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钢接头连接的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螺纹筒(602)一侧连接有限位块(603),所述限位块(603)卡合连接在第一环形槽(604)内,所述第一环形槽(604)开设在通孔(601)内侧壁上,所述第一内螺纹筒(602)内螺纹连接有螺纹杆(605),所述螺纹杆(605)贯穿连接在固定孔(606)内,所述固定孔(606)开设在支撑杆(1)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用钢接头连接的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框架,包括:支撑杆(1)、l型钢接头(2)、连接杆(3)和第一挡板(4),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钢接头连接的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螺纹筒(602)一侧连接有限位块(603),所述限位块(603)卡合连接在第一环形槽(604)内,所述第一环形槽(604)开设在通孔(601)内侧壁上,所述第一内螺纹筒(602)内螺纹连接有螺纹杆(605),所述螺纹杆(605)贯穿连接在固定孔(606)内,所述固定孔(606)开设在支撑杆(1)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采用钢接头连接的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螺纹筒(602)一端连接有第一锥齿轮(607),所述第一锥齿轮(607)一侧齿合连接有第二锥齿轮(608),所述第二锥齿轮(608)内连接有转杆(609),所述转杆(609)贯穿连接在固定板(610)内,所述固定板(610)连接在l型钢接头(2)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采用钢接头连接的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杆(609)一端连接有固定杆(611),所述固定杆(611)一侧连接有卡块(612),所述卡块(612)连接在第二环形槽(613)内,所述第二环形槽(613)开设在连接槽(614)内侧壁上,所述连接槽(614)内侧壁下方开设有卡槽(61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采用钢接头连接的预制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超,孙拓,王越,曹景蕊,苑中源,孙志超,于佳丽,王可,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民航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