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斜坡生态修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998225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1:37
本技术提供了河道斜坡生态修复装置,土质斜坡的顶部设置有集水槽,集水槽一侧设置有输水导管、营养液仓和浮力开关,且输水导管内设置有主棉绳;营养液仓底部设置有营养液传送管,且营养液传送管连同输水导管和营养液仓;浮力开关包括浮力传动机构和开关机构,浮力传动机构设置在集水槽,且开关机构设置在营养液仓内,浮力传动机构和开关机构传动,本技术通过连接主棉绳的毛细管作用将集水槽的水汲取至埋入土壤中的主棉绳中,营养液与主棉绳上从集水槽汲取的水混合,通过主棉绳流入斜坡地下进行灌溉,为斜坡上的绿植提供水分和养分,避免水分蒸发浪费,提高干燥地区的绿植存活率,有利于河道的生态修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河道生态修复,尤其涉及河道斜坡生态修复装置


技术介绍

1、生态河道治理从适宜生物栖息的角度出发,全面考虑工程对水文、水深、流速、底质、河道形态、断面形式及材料等多方面生境因子的影响,构建适宜生物栖息及繁殖的生境条件;生态河道治理宜尽量保留河道天然的形态及断面,控制截弯取直,河道断面宽度及形式避免均一化、单一化;生态河道的护岸宜根据河道功能需要刚柔结合,因地制宜,护岸材料在满足强度要求的情况下,选取具有较好透水性、有利于水体交换,适宜动植物生长的生态亲和性较佳材料,优先选取当地天然材料;河道生态绿化在满足河道生态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宜尽量保留、利用河道两侧现有植被,合理配置不同习性的植物,营造植物群落结构及生态景观多样的植物带,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对于气候干燥地区,可利用水资源缺少,人工灌溉工作效率低且水蒸发量大,种植的植被存活率仍然较低,导致河道生态修复效果不显著。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河道斜坡生态修复装置。

2、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3、河道斜坡生态修复装置,包括土质斜坡所述土质斜坡的顶部设置有集水槽,所述集水槽一侧设置有输水导管、营养液仓和浮力开关,所述输水导管、营养液仓在集水槽外侧,浮力开关在集水槽内侧,且输水导管内设置有主棉绳;所述营养液仓底部设置有营养液传送管,且营养液传送管连通水导管和营养液仓;所述浮力开关包括浮力传动机构和开关机构,所述浮力传动机构设置在集水槽内,且开关机构设置在营养液仓内,所述浮力传动机构和开关机构传动连接。

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浮力传动机构包括水位浮球和相背运动单元;所述开关机构包括缆绳和堵水塞,所述集水槽内设置有第一滑轮,且营养液仓的顶部设置有第二滑轮;所述相背运动单元包括齿条容纳槽、左齿条、右齿条和齿轮;所述左齿条与水位浮球传动连接;所述缆绳一端和右齿条固定连接,且另一端绕过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与堵水塞固定连接;所述齿条容纳槽内设置有两组滑动槽,且左齿条和右齿条分别与相对应的滑动槽滑动连接。

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主棉绳的表面连接有若干棉绳分枝,所述主棉绳的一端固定在集水槽底部,且另一端穿过输水导管平铺在土质斜坡斜面上。

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集水槽水面表层覆盖一层遮阳球,所述遮阳球为空心圆球。

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堵水塞的外壁和位于营养液仓下端内壁吻合,且堵水塞为铜质。

8、所述集水槽一侧设置有输水泵,输水泵的一端与集水槽连通。

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当集水槽的水没过浮力传送单元时,浮力传动机构带动开关机构,让营养液经营养液传送管流入输水导管内的主棉绳;主棉绳的毛细管作用将集水槽的水汲取至埋入土壤中的主棉绳中,营养液与主棉绳上从集水槽汲取的水混合,通过主棉绳流入斜坡地下进行灌溉,为斜坡上的绿植提供水分和养分,避免水分蒸发浪费,提高干燥地区的绿植存活率,有利于河道的生态修复。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河道斜坡生态修复装置,包括土质斜坡(1),其特征在于:所述土质斜坡(1)的顶部设置有集水槽(6),所述集水槽(6)一侧设置有输水导管(2)、营养液仓(3)和浮力开关(4),所述输水导管(2)和营养液仓(3)设置在集水槽(6)外侧,浮力开关(4)设置在集水槽(6)内侧,且输水导管(2)内设置有主棉绳(9);所述营养液仓(3)底部设置有营养液传送管(5),且营养液传送管(5)连通输水导管(2)和营养液仓(3);所述浮力开关(4)包括浮力传动机构和开关机构,所述浮力传动机构设置在集水槽(6),且开关机构设置在营养液仓(3)内,所述浮力传动机构和开关机构传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道斜坡生态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力传动机构包括水位浮球(41)和相背运动单元(42);所述开关机构包括缆绳(43)和堵水塞(44),所述集水槽(6)内设置有第一滑轮(45),且营养液仓(3)的顶部设置有第二滑轮(46);所述相背运动单元(42)包括齿条容纳槽(424)、左齿条(49)、右齿条(410)和齿轮(423);所述左齿条(49)与水位浮球(41)传动连接;所述缆绳(43)一端和右齿条(410)固定连接,且另一端绕过第一滑轮(45)和第二滑轮(46)与堵水塞(44)固定连接;所述齿条容纳槽(424)内设置有两组滑动槽,且左齿条(49)和右齿条(410)分别与相对应的滑动槽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道斜坡生态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棉绳(9)的表面连接有若干棉绳分枝(10),所述主棉绳(9)的一端固定在集水槽(6)底部,且另一端穿过输水导管(2)平铺在土质斜坡(1)斜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道斜坡生态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槽(6)水面表层覆盖一层遮阳球(7),所述遮阳球(7)为空心圆球。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河道斜坡生态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堵水塞(44)的外壁和位于营养液仓(3)下端内壁吻合,且堵水塞(44)为铜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道斜坡生态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槽(6)一侧设置有输水泵(8),且输水泵(8)的一端与集水槽(6)连通。

...

【技术特征摘要】

1.河道斜坡生态修复装置,包括土质斜坡(1),其特征在于:所述土质斜坡(1)的顶部设置有集水槽(6),所述集水槽(6)一侧设置有输水导管(2)、营养液仓(3)和浮力开关(4),所述输水导管(2)和营养液仓(3)设置在集水槽(6)外侧,浮力开关(4)设置在集水槽(6)内侧,且输水导管(2)内设置有主棉绳(9);所述营养液仓(3)底部设置有营养液传送管(5),且营养液传送管(5)连通输水导管(2)和营养液仓(3);所述浮力开关(4)包括浮力传动机构和开关机构,所述浮力传动机构设置在集水槽(6),且开关机构设置在营养液仓(3)内,所述浮力传动机构和开关机构传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道斜坡生态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力传动机构包括水位浮球(41)和相背运动单元(42);所述开关机构包括缆绳(43)和堵水塞(44),所述集水槽(6)内设置有第一滑轮(45),且营养液仓(3)的顶部设置有第二滑轮(46);所述相背运动单元(42)包括齿条容纳槽(424)、左齿条(49)、右齿条(410)和齿轮(423);所述左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子春章玮玮朱孟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正灜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