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散热防雨露天配电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996820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1:36
本申请提供一种散热防雨露天配电箱,包括箱体,箱体的顶板设有热气出口;顶板上设置有遮雨板,遮雨板遮挡在热气出口上方,且与顶板之间形成出风道,出风道与热气出口连通;出风道中设有两个防雨板,两个防雨板相互平行设置且边缘与出风道内壁连接,两个防雨板之间留有距离;防雨板上均设有若干个出风孔,两个防雨板的出风孔错位设置;箱体侧壁设有进风道,进风道中间隔设有两个挡雨板,两个挡雨板的边缘与进风道内壁连接,其上均设有若干个进风孔,两个挡雨板的进风孔错位设置。此配电箱上部开口,使散热效果更佳。同时出风孔错位设置,既能够保证散热效果,又能够避免雨水从配电箱顶部热气出口进入配电向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配电箱,具体为一种散热防雨露天配电箱


技术介绍

1、配电箱是电力系统的重要控制设备,无论是在工业生产,例如工程建设,还是日常生活,例如小区配电,均是不可或缺的。配电箱内通常安装有例如开关设备、测量仪表、保护电器等等多种电子元器件,运行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如不及时排出,容易发生短路、燃烧等隐患。

2、在现有技术中,有些配电箱将散热孔设置在顶部,利用热气上升的原理,提高散热效率,但配电箱通常是放置在户外露天环境中,顶置散热孔不仅防尘效果差,而且雨天时,容易进水,影响内部电子器件的使用。也有一些配电箱在顶部加装防雨棚,但为了散热,防雨棚两侧或四侧均为无遮挡状态,雨水仍然可能通过顶部散热孔进入配电箱内,尤其是风雨天时。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散热防雨露天配电箱。

2、本技术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散热防雨露天配电箱,包括箱体,箱体的顶板设有热气出口,该热气出口较佳开设在顶板的中心位置。

4、顶板上设置有遮雨板,遮雨板遮挡在热气出口的上方,且与顶板之间形成出风道,出风道与热气出口连通,配电箱内的热气流通过热气出口,经出风道排出配电箱。

5、出风道中设有两个防雨板,两个防雨板相互平行设置且边缘与出风道内壁连接,挡住出风道,各防雨板上均设有若干个出风孔,使热气流必须经过两个防雨板上的出风孔流出。

6、本申请中,两个防雨板的出风孔错位设置,以便在风雨倒灌时,雨水被内侧的防雨板挡下,避免进入配电箱内。同时,错位设置的出风孔也不影响热气流的流出。

7、另外,两个防雨板之间留有充足的预设距离,以满足热气流流出的需求,避免距离太近而使热气流流动不畅。

8、此外,箱体侧壁上设有进风道,配电箱外空气通过进风道进入配电箱内对其中的电器元件进行冷却。进风道中间隔设有两个挡雨板,两个挡雨板的边缘与进风道内壁连接,其上均设有若干个进风孔,两个挡雨板的进风孔错位设置。同两个防雨板的原理,两个挡雨板也能够阻挡雨水进入配电箱内。

9、上述方案中,两个防雨板分别垂直出风道的出风方向,以使热气流均匀地接触防雨板,且均匀地穿过出风孔,避免热气流被集中在防雨板的一侧或局部流通,影响散热的流畅性。

10、为了防止雨水径直穿过两个防雨板的出风孔,其中一个防雨板上的出风孔对应另一防雨板的非出风孔位置,且出风孔的尺寸小于该非出风孔位置的面积,如此,若出现风雨倒灌,雨水穿过外侧防雨板的出风孔后会全部冲刷到内侧防雨板的板面上,雨水被截留。

11、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各防雨板上的若干个出风孔呈横竖阵列均匀间隔设置,以便于加工,而两个防雨板彼此之间的出风孔斜向错位布置,以尽可能地增加出风面积,保证散热效果。

12、为了方便加工和在防雨板上布置,两个防雨板上的各出风孔形状、尺寸均相同,例如可为圆形、菱形、三角形等等。

13、上述方案中,进风道较佳为向下弯折的弧形通道,具体地,箱体侧壁开有矩形开口,该矩形开口上边缘向外延伸并向下弯折有弧形板,两侧边向外延伸侧板与弧形板连接,弧形板、两侧板及箱体侧壁共同围成进风道。

14、进风道中,两个挡雨板呈90度夹角设置,其中靠近进风道入风口处的挡雨板为水平设置,以更大程度上防止雨水从进风道进入配电箱内。

15、作为一种实施方式,顶板可为四棱锥形台状,遮雨板可为四棱锥状,遮雨板的四个斜面与顶板的对应斜面之间形成四个出风道,增加散热出口,提高散热效果。

16、此外,各出风道内均设有出风孔错位设置的两个防雨板来进行防雨水倒灌。

17、此外,遮雨板的斜面与顶板对应侧的斜面平行,以便于防雨板的安装。

18、为了增加防雨面积,顶板斜面的底边伸出箱体的侧壁,向箱体的四侧延伸。而遮雨板斜面的底边则是位于顶板斜面的上方,不超出顶板斜面的底边,且尽可能地靠近热气出口,以缩短出风道的长度,提高散热效率。

19、另外,出风道中的两个防雨板之间以及进风道的两个挡雨板之间均还可设有若干个吸水棒,吸水棒的一端垂直连接在其中一个防雨板以及其中一个挡雨板上,进而将进入两个防雨板或两个挡雨板之间的雨水吸收,增强防雨效果。

20、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散热防雨露天配电箱,其上部开设热气出口,利用热气上升的原理,使散热效果更佳。同时通过设置遮雨板以及两个间隔设置且带有错位出风孔的防雨板,既保证了散热效果,又防止了雨水倒灌,避免了雨水从配电箱顶部热气出口进入配电向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散热防雨露天配电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的顶板(11)设有热气出口(11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散热防雨露天配电箱,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防雨板(5)分别垂直所述出风道(3)的出风方向。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散热防雨露天配电箱,其特征在于,一个防雨板(5)上的出风孔(51)对应另一防雨板(5)的非出风孔(51)位置,且出风孔(51)的尺寸小于该非出风孔(51)位置的面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散热防雨露天配电箱,其特征在于,各所述防雨板(5)上的若干个出风孔(51)呈横竖阵列均匀间隔设置,两个所述防雨板(5)彼此之间的出风孔(51)斜向错位布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散热防雨露天配电箱,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防雨板(5)上的各出风孔(51)形状、尺寸均相同。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散热防雨露天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道(6)为向下弯折的弧形通道,两个所述挡雨板(7)呈90度夹角设置,其中靠近所述进风道(6)入风口处的挡雨板(7)为水平设置。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散热防雨露天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1)为四棱锥形台状,所述遮雨板(2)为四棱锥状,所述遮雨板(2)的四个斜面与所述顶板(11)的对应斜面之间形成四个所述出风道(3),各所述出风道(3)内均设有出风孔(51)错位设置的两个所述防雨板(5)。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散热防雨露天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遮雨板(2)的斜面与所述顶板(11)对应侧的斜面平行。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散热防雨露天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1)斜面的底边伸出所述箱体(1)的侧壁,所述遮雨板(2)斜面的底边位于所述顶板(11)斜面的上方。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散热防雨露天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道(3)中的两个所述防雨板(5)之间设有若干个吸水棒(8),所述吸水棒(8)的一端垂直连接在其中一个所述防雨板(5)上;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散热防雨露天配电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的顶板(11)设有热气出口(11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散热防雨露天配电箱,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防雨板(5)分别垂直所述出风道(3)的出风方向。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散热防雨露天配电箱,其特征在于,一个防雨板(5)上的出风孔(51)对应另一防雨板(5)的非出风孔(51)位置,且出风孔(51)的尺寸小于该非出风孔(51)位置的面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散热防雨露天配电箱,其特征在于,各所述防雨板(5)上的若干个出风孔(51)呈横竖阵列均匀间隔设置,两个所述防雨板(5)彼此之间的出风孔(51)斜向错位布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散热防雨露天配电箱,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防雨板(5)上的各出风孔(51)形状、尺寸均相同。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散热防雨露天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道(6)为向下弯折的弧形通道,两个所述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庞龙姜飞鸿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安信德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