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相多场耦合作用下水质演化过程模拟试验装置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99682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1: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水文地质技术领域,具体的公开了一种多相多场耦合作用下水质演化过程模拟试验装置系统,包括釜体,所述釜体内部用于盛放岩石碎块、反应溶液二和反应气体,釜体固定有釜盖,釜体匹配设有用于向釜体进气的氮气瓶和反应气体瓶,釜体匹配设有用于向釜体进液的溶液瓶,釜体外部包裹有保温装置,釜盖底部安装有耐高温高压紫外线杀菌灯和耐高温高压气压传感器,釜体匹配设有用于用于净化残余气体的气体净化瓶。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改变反应釜内温度、压力、水动力和微生物丰度,模拟再现多相多场耦合作用下关闭/废弃矿井水水质形成与演化过程,从机理上探究不同因素对水质形成的控制作用及影响程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水文地质领域,涉及到一种多相(水-岩-气-生)多场(水动力场-水化学场-温度场-微生物场)耦合作用下水质演化过程的试验模拟问题,为我国关闭/废弃矿井水水质形成与演化过程研究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研究平台。


技术介绍

1、煤炭作为我国主体能源,为国家经济建设和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劲的能源动力。但随着煤炭资源日趋枯竭、资源整合以及落后产能淘汰等影响,我国许多煤矿已经或濒临关闭状态。煤矿关闭后,矿井停止生产和排水,地下水充水过程中造成闭坑矿井地下水水质、水压、水温、瓦斯气体和微生物等发生新的变化,并引起一系列诸如地下水和地表水污染,引起了极为广泛关注。

2、以往关闭/废弃矿山研究多关注于地下水动力学过程或水文地球化学过程,很少探讨关闭/废弃矿井中残留瓦斯气体、微生物、温度、水动力等因素对水质演化的耦合作用,致使不能客观地认识和反映关闭/废弃矿井水水质的形成过程与演化趋势。利用一种多相多场耦合作用下水质演化过程模拟试验装置系统,研究关闭/废弃矿井水水质形成与演化机制,是预测多相多场耦合作用下水质演化规律及发展趋势的重要手段之一,为关闭/废弃矿山地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相多场耦合作用下水质演化过程模拟试验装置系统,包括釜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釜体(1)内部用于盛放岩石碎块(13)、反应溶液二(37)和反应气体(17),釜体(1)固定有釜盖(2),釜体(1)匹配设有用于向釜体(1)进气的氮气瓶(14)和反应气体瓶(16),釜体(1)匹配设有用于向釜体(1)进液的溶液瓶(28),釜体(1)外部包裹有保温装置(38),釜盖(2)底部安装有耐高温高压紫外线杀菌灯(43)和耐高温高压气压传感器(47),釜体(1)匹配设有用于用于净化残余气体的气体净化瓶(6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相多场耦合作用下水质演化过程模拟试验装置系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相多场耦合作用下水质演化过程模拟试验装置系统,包括釜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釜体(1)内部用于盛放岩石碎块(13)、反应溶液二(37)和反应气体(17),釜体(1)固定有釜盖(2),釜体(1)匹配设有用于向釜体(1)进气的氮气瓶(14)和反应气体瓶(16),釜体(1)匹配设有用于向釜体(1)进液的溶液瓶(28),釜体(1)外部包裹有保温装置(38),釜盖(2)底部安装有耐高温高压紫外线杀菌灯(43)和耐高温高压气压传感器(47),釜体(1)匹配设有用于用于净化残余气体的气体净化瓶(6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相多场耦合作用下水质演化过程模拟试验装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氮气瓶(14)内充填有氮气(15),反应气体瓶(16)内充填有反应气体(17),氮气瓶(14)通过进气管一(18)依次与减压阀一(20)、阀门一(22)相连接,反应气体瓶(16)通过进气管二(19)依次与减压阀二(21)、阀门二(23)相连接,进气管一(18)和进气管二(19)均与一个三通接头(24)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相多场耦合作用下水质演化过程模拟试验装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通接头(24)连接有进气管三(26),进气管三(26)上安装有阀门三(25),进气管三(26)通过釜盖(2)上的进气孔(11)进入釜体(1),进气管三(26)进入釜体(1)的一端安装有不锈钢滤网一(2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相多场耦合作用下水质演化过程模拟试验装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溶液瓶(28)内充填有反应溶液一(29),反应溶液一(29)为关闭/废弃矿井水水样,溶液瓶(28)顶部瓶口通过玻璃塞一(30)封口,玻璃塞一(30)上插接有延伸至溶液瓶(28)底部的抽液管(32),溶液瓶(28)通过抽液管(32)依次与阀门四(31)、蠕动泵(33)相连接,蠕动泵(33)安装有进液管(35),进液管(35)上安装有阀门五(34),进液管(35)通过釜盖(2)上的进液孔(10)进入釜体(1),进液管(35)进入釜体(1)的一端安装有不锈钢滤网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晓晴张海涛李子璇汤茹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