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杜金明专利>正文

一种多孔介质驻车加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994348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1:35
本技术涉及一种多孔介质驻车加热器,外壳内设有多孔介质装置;多孔介质装置包括壳体和位于壳体内的燃烧装置;壳体接近进风口的一端为开放端,另一端为封闭端;燃烧装置包括燃烧室,燃烧室内填充有多孔介质;燃烧装置还包括雾化装置,雾化装置位于接近壳体的开放端的位置,与燃烧室之间设有预混室,预混室分别与雾化装置和燃烧室连通;预混室还与壳体开放端的空间连通;雾化装置包括雾化毡、油泵以及点火塞;点火塞与雾化毡接近,油泵通过油管与有本、雾化毡连通。该加热器将多孔介质与雾化装置结合,使燃烧更充分;能够有效解决寒冷地区,新能源汽车,冬季驾驶室取暖、发动机机体预热以及新能源车辆电池组预热的难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驻车加热器,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多孔介质驻车加热器


技术介绍

1、目前,国内、国际的车辆燃油驻车加热系统,全部采用的是自由空间燃烧。传统燃烧技术是以自由火焰为特征的自由空间燃烧,火焰面附近温度梯度大而且温度分布不均,局部高温区的存在,使得大量的有害物质如nox等生成,燃烧不充分使得大量co存在,造成排放超标

2、现有的驻车加热系统以自由火焰为特征,由于气体导热性能极差,所以,燃烧效率和热传导速率非常低,造成能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孔介质驻车加热器。

2、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3、本技术提供一种多孔介质驻车加热器,包括外壳,所述外壳2的一端开设有进风口,另一端开设有出风口;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内设有多孔介质装置;

4、所述多孔介质装置包括壳体和位于壳体内的燃烧装置;所述壳体接近所述进风口的一端为开放端,另一端为封闭端;所述燃烧装置包括燃烧室,所述燃烧室内填充有多孔介质;

5、所述燃烧装置还包括雾化装置,所述雾化装置位于接近所述壳体的开放端的位置;所述雾化装置与所述燃烧室之间设有预混室,所述预混室分别与所述雾化装置和所述燃烧室连通;所述预混室还与所述壳体开放端的空间连通;

6、所述雾化装置包括雾化毡、油泵以及点火塞;所述点火塞与所述雾化毡接近,所述油泵通过油管与所述雾化毡或所述点火塞连通。

7、进一步,所述多孔介质的孔径由接近所述壳体的开放端向接近所述壳体的封闭端逐渐增大。

8、进一步,所述多孔介质包括三段孔隙密度分别为10ppi、20ppi、25ppi的区域;所述多孔介质为柱状结构,孔隙率为80%~90%,柱状直径为45~50毫米,材质为三氧化二铝泡沫陶瓷。

9、进一步,所述壳体的开放端安装有端盖,所述端盖上开设有多个燃烧室进风口;所述预混室固定在所述端盖上,所述预混室上开设有与所述燃烧室连通的的开口;

10、所述雾化毡固定在所述预混室接近所述壳体开放端的内壁上;所述点火塞和所述油管分别穿过所述预混室的侧壁并与所述雾化毡接近。

11、进一步,所述雾化装置包括沿轴向凹陷的雾化壳体,凹陷的开口处朝向所述壳体的开放端;所述雾化壳体的凹陷结构内设有燃烧室进风口,所述燃烧室进风口与所述预混室连通;

12、所述雾化壳体内填充有所述雾化毡,所述雾化壳体上开设有点火塞助燃进风口,所述点火塞固定在所述点火塞助燃进风口,并与所述雾化毡接近。

13、进一步,所述外壳内还设有电机,所述电机位于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多孔介质装置之间;所述电机接近所述多孔介质装置的输出轴上固定有助燃风轮;所述助燃风轮的位置与所述壳体的开放端对应。

14、进一步,所述电机接近所述进风口的输出轴上固定有散热风轮,所述散热风轮的位置与所述进风口对应。

15、进一步,所述外壳内设有助燃进风口,所述助燃进风口的一端与所述外壳之外连通,另一端位于所述电机和所述助燃风轮之间,并且开口方向朝向所述助燃风轮。

16、进一步,所述壳体与所述外壳之间填充有散热体。

17、进一步,所述壳体上开设有排烟口;所述排烟口的一端与所述壳体和所述燃烧室之间的空间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外壳之外连通。

1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19、(1)本技术的多孔介质驻车加热器,将多孔介质与雾化装置结合,使燃烧更充分;

20、(2)本技术的多孔介质驻车加热器,首次将多孔介质燃烧技术与雾化装置结合的加热装置应用于汽车加热器领域;

21、(3)本技术的多孔介质驻车加热器,能够有效解决寒冷地区,新能源汽车,冬季驾驶室取暖以及电池组预热的难题;

22、(4)本技术的多孔介质驻车加热器,采用多孔介质燃烧,与自由燃烧相比,多孔介质燃烧具有燃烧速率高、燃烧稳定性好、负荷调节范围大、容积热强度大、燃烧器体积小、燃气适应性好、烟气中污染物排放低、燃烧极限变宽、可燃用热值很低的燃气等优点。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孔介质驻车加热器,包括外壳(2),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2)的一端开设有进风口(14),另一端开设有出风口(1);所述进风口(14)和所述出风口(1)之间设有多孔介质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多孔介质驻车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介质(6)包括三段孔隙密度分别为10PPI、20PPI、25PPI的区域;所述多孔介质(6)为柱状结构,孔隙率为80%~90%,柱状直径为45~50毫米,长度为95~105毫米,材质为三氧化二铝泡沫陶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多孔介质驻车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5)的开放端安装有端盖(251),所述端盖(251)上开设有多个燃烧室进风口(8);所述预混室(7)固定在所述端盖(251)上,所述预混室(7)上开设有与所述燃烧室(5)连通的开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多孔介质驻车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装置包括沿轴向凹陷的雾化壳体,凹陷的开口处朝向所述壳体(25)的开放端;所述雾化壳体的凹陷结构内设有燃烧室进风口(8),所述燃烧室进风口(8)与所述预混室(7)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一种多孔介质驻车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2)内还设有电机(15),所述电机(15)位于所述进风口(14)和所述多孔介质装置之间;所述电机(15)接近所述多孔介质装置的输出轴上固定有助燃风轮(10);所述助燃风轮(10)的位置与所述壳体(25)的开放端对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多孔介质驻车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15)接近所述进风口(14)的输出轴上固定有散热风轮(12),所述散热风轮(12)的位置与所述进风口(14)对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多孔介质驻车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2)内设有助燃进风口(17),所述助燃进风口(17)的一端与所述外壳(2)之外连通,另一端位于所述电机(15)和所述助燃风轮(10)之间,并且开口方向朝向所述助燃风轮(10)。

8.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一种多孔介质驻车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5)与所述外壳(2)之间填充有散热体(3)。

9.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一种多孔介质驻车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5)上开设有排烟口(22);所述排烟口(22)的一端与所述壳体(25)和所述燃烧室(5)之间的空间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外壳(2)之外连通。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孔介质驻车加热器,包括外壳(2),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2)的一端开设有进风口(14),另一端开设有出风口(1);所述进风口(14)和所述出风口(1)之间设有多孔介质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多孔介质驻车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介质(6)包括三段孔隙密度分别为10ppi、20ppi、25ppi的区域;所述多孔介质(6)为柱状结构,孔隙率为80%~90%,柱状直径为45~50毫米,长度为95~105毫米,材质为三氧化二铝泡沫陶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多孔介质驻车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5)的开放端安装有端盖(251),所述端盖(251)上开设有多个燃烧室进风口(8);所述预混室(7)固定在所述端盖(251)上,所述预混室(7)上开设有与所述燃烧室(5)连通的开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多孔介质驻车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装置包括沿轴向凹陷的雾化壳体,凹陷的开口处朝向所述壳体(25)的开放端;所述雾化壳体的凹陷结构内设有燃烧室进风口(8),所述燃烧室进风口(8)与所述预混室(7)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一种多孔介质驻车加热器,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金明
申请(专利权)人:杜金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