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挡潮闸安全监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992346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1:34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挡潮闸安全监测系统,涉及水利安全监测技术领域,包括挡潮闸本体,述挡潮闸本体包括底板、翼墙、岸墙、挡墙、闸墩和闸门,还包括:渗透监测组件,埋设于底板和闸墩断面内、以及岸墙和翼墙的临土侧断面内,用于监测底板、闸墩、岸墙和翼墙内部的渗透水压力;位移监测组件,固设于挡墙、翼墙和闸墩的上端,用于监测挡墙、翼墙和闸墩中任意一者是否发生沉降或者水平移动;控制系统,渗透监测组件和位移监测组件均与控制系统连接,且控制系统电连接报警器。上述一种挡潮闸安全监测系统,可以实时判断挡潮闸的运行状态,并对不安全状态进行实时预警,确保工程安全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水利安全监测,特别涉及一种挡潮闸安全监测系统


技术介绍

1、挡潮闸建于滨海地段或河口附近,用来挡潮、蓄淡、泄洪、排涝的水闸。涨潮时关闭闸门,防止潮水倒灌进入河道,拦蓄内河淡水,满足引水、航运等的需要。退潮时,潮水位低于河水位,开启闸门,可以泄洪、排涝、冲淤。挡潮闸具有双向挡水,操作频繁等特点。

2、挡潮闸由闸室、上游连接段和下游连接段组成。闸室是水闸的主体,设有底板、闸门、启闭机、闸墩、胸墙、工作桥、交通桥等。闸门用来挡水和控制过闸流量,闸墩用以分隔闸孔和支承闸门、胸墙、工作桥、交通桥等。底板是闸室的基础,将闸室上部结构的重量及荷载向地基传递,兼有防渗和防冲的作用。闸室分别与上下游连接段和两岸或其他建筑物连接。上游连接段包括:在两岸设置的翼墙和护坡,在河床设置的防冲槽、护底及铺盖,用以引导水流平顺地进入闸室,保护两岸及河床免遭水流冲刷,并与闸室共同组成足够长度的渗径,确保渗透水流沿两岸和闸基的抗渗稳定性。下游连接段,由消力池、护坦、海漫、防冲槽、两岸翼墙、护坡等组成,用以引导出闸水流向下游均匀扩散,减缓流速,消除过闸水流剩余动能,防止水流对河床及两岸的冲刷。

3、由于地质、上下游河道水位变化、气温等外部因素对挡潮闸建筑物变形产生一定影响,从而对工程和设备的安全运行带来影响,甚至造成损坏。根据水利工程相关规程规范要求,在通常情况下,需要对挡潮闸建筑物使用测量仪器开展人工的垂直位移、水平位移、渗压、伸缩缝等观测,而目前监测方法存在人工观测测次过少,存在偶然误差的概率较大,不能及时可靠掌握水工建筑物的变形情况,一旦发生地质灾害以及上下游特殊水位组合或极端天气极有可能对设备和工程的安全运行带来隐患。实施闸站水工建筑物变形自动监测可动态掌握水工建筑物变形情况,符合闸站工程安全运行的实际需要和实现水利现代化、信息化的需求。

4、因此,提供一种挡潮闸安全监测系统以判断挡潮闸的运行状态,并对不安全状态进行实时预警,确保工程安全运行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挡潮闸安全监测系统,可以实时判断挡潮闸的运行状态,并对不安全状态进行实时预警,确保工程安全运行。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挡潮闸安全监测系统,包括挡潮闸本体,挡潮闸本体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设置有翼墙、岸墙、挡墙、闸墩和闸门,还包括:

3、渗透监测组件,埋设于所述底板和所述闸墩断面内、以及所述岸墙和所述翼墙的临土侧断面内,用于监测所述底板、所述闸墩、所述岸墙和所述翼墙的渗透水压力;

4、位移监测组件,固设于所述挡墙、所述翼墙和所述闸墩的上端,用于监测所述挡墙、所述翼墙和所述闸墩中任意一者是否发生沉降或者水平移动;

5、控制系统,所述渗透监测组件和所述位移监测组件均与所述控制系统连接,且所述控制系统电连接报警器。

6、优选地,所述位移监测组件包括结构相同的第一位移监测组件和第二位移监测组件,位于所述底板下游一端的所述挡墙、所述翼墙和所述闸墩的上端共同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位移监测组件,位于所述底板上游一端的所述挡墙上端固设有所述第二位移监测组件。

7、优选地,所述第一位移监测组件包括:

8、支撑座,所述挡墙、所述翼墙和所述闸墩的上端等距排列设置有多个所述支撑座,多个所述支撑座的上端均固设有支撑杆;

9、套管,套设在所述支撑杆上,所述套管的顶端固设有第一测距组件,所述第一测距组件用于监测所述支撑杆的顶端到所述套管顶端之间的距离变化;

10、第二测距组件,设于相邻所述套管之间,用于监测相邻所述套管之间的距离变化。

11、优选地,所述支撑座的上端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的侧壁贯穿设置有螺纹孔,所述支撑杆的底端设置有与所述凹槽嵌合的凸块,所述螺纹孔供用于安装锁紧螺栓,以使所述支撑座与所述支撑杆固定连接。

12、优选地,所述第一测距组件包括与所述控制系统电连接的第一红外测距传感器,所述套管的顶端纵向设置有贯穿的安装孔,所述支撑杆的顶端固设有第一反射板,所述第一红外测距传感器固设于所述安装孔内、并所述第一红外测距传感器的检测端朝向所述第一反射板,所述套管的上端设置有保护壳,并所述第一红外测距传感器位于所述保护壳内。

13、优选地,所述第二测距组件包括:

14、连接座,固设在相邻所述套管相对的一侧;

15、伸缩杆,一端可转动连接在所述连接座上,另一端固设有第二反射板;

16、连接管,为空心管,所述连接管的两端对应套设在所述伸缩杆上,所述连接管的管道中部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的两侧对称设有朝向所述第二反射板的第二红外测距传感器,所述第二红外测距传感器与所述控制系统电连接。

17、优选地,所述保护壳内设置有电池组件、所述保护壳顶端设置有太阳能板,所述太阳能板与所述电池组件电连接,所述电池组件与所述第一红外测距传感器和所述第二红外测距传感器电连接。

18、优选地,所述渗透监测组件包括振弦式空隙水压力计和测压管,所述振弦式空隙水压力计预埋在所述闸墩多个断面内,所述测压管预埋在所述岸墙和所述翼墙的临土侧断面内,所述底板多个断面内预埋所述振弦式空隙水压力计或所述测压管,所述振弦式空隙水压力计和所述测压管均与控制系统电连接。

19、优选地,所述闸墩每个断面内、所述岸墙和所述翼墙的临土侧断面和所述底板每个断面内均设置多个渗透水压力监测点。

20、优选地,每个所述振弦式空隙水压力计或者测压管通过电缆与所述控制系统电连接,所述电缆的外周面套设有电缆钢管,并每个所述振弦式空隙水压力计和所述测压管均连接避雷器。

21、相对于上述
技术介绍
,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挡潮闸安全监测系统,渗透监测组件测量的数据通过电信号传递至控制系统,当测量值大于预警值时,控制系统控制报警器报警以提醒工作人员,位移监测组件获取的数量通过电信号传递至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根据数据来判断挡潮闸本体是否发生沉降或者水平移动,当挡潮闸本体发生沉降或者水平移动时,控制系统控制报警器报警以提醒工作人员,通过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挡潮闸安全监测系统,可以实时判断挡潮闸的运行状态,并对不安全状态进行实时预警,确保工程安全运行。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挡潮闸安全监测系统,包括挡潮闸本体,所述挡潮闸本体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上设置有翼墙(11)、岸墙(12)、挡墙(13)、闸墩(14)和闸门(1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挡潮闸安全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移监测组件包括结构相同的第一位移监测组件(3)和第二位移监测组件(4),位于所述底板(1)下游一端的所述挡墙(13)、所述翼墙(11)和所述闸墩(14)的上端共同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位移监测组件(3),位于所述底板(1)上游一端的所述挡墙(13)上端固设有所述第二位移监测组件(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挡潮闸安全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位移监测组件(3)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挡潮闸安全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31)的上端设置有凹槽(311),所述凹槽(311)的侧壁贯穿设置有螺纹孔,所述支撑杆(32)的底端设置有与所述凹槽(311)嵌合的凸块(321),所述螺纹孔供用于安装锁紧螺栓(312),以使所述支撑座(31)与所述支撑杆(32)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挡潮闸安全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测距组件(5)包括与所述控制系统电连接的第一红外测距传感器(51),所述套管(33)的顶端纵向设置有贯穿的安装孔,所述支撑杆(32)的顶端固设有第一反射板(322),所述第一红外测距传感器(51)固设于所述安装孔内、并所述第一红外测距传感器(51)的检测端朝向所述第一反射板(322),所述套管(33)的上端设置有保护壳(52),并所述第一红外测距传感器(51)位于所述保护壳(52)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挡潮闸安全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测距组件(6)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挡潮闸安全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壳(52)内设置有电池组件(521)、所述保护壳(52)顶端设置有太阳能板(522),所述太阳能板(522)与所述电池组件(521)电连接,所述电池组件(521)与所述第一红外测距传感器(51)和所述第二红外测距传感器(66)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挡潮闸安全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渗透监测组件(2)包括振弦式空隙水压力计(21)和测压管,所述振弦式空隙水压力计(21)预埋在所述闸墩(14)多个断面内,所述测压管预埋在所述岸墙(12)和所述翼墙(11)的临土侧断面内,所述底板(1)多个断面内预埋所述振弦式空隙水压力计(21)或所述测压管,所述振弦式空隙水压力计(21)和所述测压管均与控制系统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挡潮闸安全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闸墩(14)每个断面内、所述岸墙(12)和所述翼墙(11)的临土侧断面和所述底板(1)每个断面内均设置多个渗透水压力监测点。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挡潮闸安全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弦式空隙水压力计(21)和所述测压管均通过电缆(22)与所述控制系统电连接,所述电缆(22)的外周面套设有电缆钢管,并每个所述振弦式空隙水压力计(21)和所述测压管均连接避雷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挡潮闸安全监测系统,包括挡潮闸本体,所述挡潮闸本体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上设置有翼墙(11)、岸墙(12)、挡墙(13)、闸墩(14)和闸门(1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挡潮闸安全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移监测组件包括结构相同的第一位移监测组件(3)和第二位移监测组件(4),位于所述底板(1)下游一端的所述挡墙(13)、所述翼墙(11)和所述闸墩(14)的上端共同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位移监测组件(3),位于所述底板(1)上游一端的所述挡墙(13)上端固设有所述第二位移监测组件(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挡潮闸安全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位移监测组件(3)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挡潮闸安全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31)的上端设置有凹槽(311),所述凹槽(311)的侧壁贯穿设置有螺纹孔,所述支撑杆(32)的底端设置有与所述凹槽(311)嵌合的凸块(321),所述螺纹孔供用于安装锁紧螺栓(312),以使所述支撑座(31)与所述支撑杆(32)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挡潮闸安全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测距组件(5)包括与所述控制系统电连接的第一红外测距传感器(51),所述套管(33)的顶端纵向设置有贯穿的安装孔,所述支撑杆(32)的顶端固设有第一反射板(322),所述第一红外测距传感器(51)固设于所述安装孔内、并所述第一红外测距传感器(51)的检测端朝向所述第一反射板(322),所述套管(3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洪勇颜廷达安孟春李宏宇付金利于海洋惠民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