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双向LLC谐振腔均流控制方法、系统、变换器、设备、介质技术方案_技高网

双向LLC谐振腔均流控制方法、系统、变换器、设备、介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990935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1: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向LLC谐振腔电流均流的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控制方法包括:当两个所述双向谐振变换器的谐振腔电流存在差异时,有两种控制策略,可增大谐振腔电流较大的所对应的双向谐振变换器的开关频率,或可增大谐振腔电流较大的所对应的双向谐振变换器的死区时间,从而使得两个所述双向谐振变换器的谐振腔电流基本保持一致,提高谐振变换器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开关变换器领域,特别涉及双向llc谐振变换器的场合。


技术介绍

1、在原边串联副边并联的应用场合,如我们应用的15v双向电源,原边是两个半桥llc串联(变压器绕组不串联),副边输出绕组并联,当副边由于不完全对称导致上下两个半桥的功率不平衡时,会导致上下桥对应的母线电压不均衡。上下桥的母线电压不均会导致电容电压裕量不够,在严重不均的情况下甚至直接导致电容过压失效,由于传统的控制方案没有上下半桥的电流采样电路(功率采样电路),因此在上下两个半桥的功率不平衡时,无法对上下半桥进行单独的控制策略调整,因此传统的控制方案都存在上下桥的母线电压不完全均衡的情况,母线电压不平衡不仅会导致母线电容电压超标,从而出现失效的风险,而且上下半桥的功率不平衡时,功率较大的半桥对应的功率半导体的温度也会升高,从而出现失效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旨在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双向llc谐振腔均流的控制方法、系统、谐振变换器、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当发现两个双向谐振变换器的谐振腔电流的差异超过一定限值后,调整其中一个双向谐振变换器的控制策略,使得两个双向谐振变换器的谐振腔电流基本保持一致。

2、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双向llc谐振腔均流的控制方法,应用于谐振变换器,所述谐振变换器包括两个双向谐振变换器,两个双向谐振变换器之间通过输入端串联连接,输出端并联连接,所述双向谐振变换器包括依次连接的原边桥式电路、谐振腔、变压器和副边电路;所述控制方法包括:当两个所述双向谐振变换器的谐振腔电流存在差异时,有两种控制策略,可增大谐振腔电流较大的所对应的双向谐振变换器的开关频率,或可增大谐振腔电流较大的所对应的双向谐振变换器的死区时间。

3、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双向llc谐振腔均流的控制方法,应用于谐振变换器,所述谐振变换器包括两个双向谐振变换器,两个双向谐振变换器之间通过输入端串联连接,输出端并联连接,所述双向谐振变换器包括依次连接的原边桥式电路、谐振腔、变压器和副边电路;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4、检测两个所述谐振腔的电流得到谐振腔电流,并对所述谐振腔电流进行预处理;

5、将预处理后的所述谐振腔电流进行作差得到电流差值,并判断所述电流差值是否处于预设误差范围内;

6、若否,则调整其中一个所述双向谐振变换器的增益,使得两个所述双向谐振变换器的功率平衡。

7、优选地,调整其中一个所述双向谐振变换器的增益,使得两个所述双向谐振变换器的功率平衡,具体包括:

8、降低所述谐振腔电流较大的所对应的双向谐振变换器的增益。

9、优选地,降低所述谐振腔电流较大的所对应的双向谐振变换器的增益,具体包括:

10、通过增大所述双向谐振变换器的桥式电路的开关频率,以降低所述谐振变换器的增益。

11、优选地,降低所述谐振腔电流较大的所对应的双向谐振变换器的增益,具体包括:

12、通过增大所述双向谐振变换器的桥式电路的死区时间,以降低所述谐振变换器的增益。

13、优选地,判断所述电流差值是否处于预设误差范围内,具体包括:判断所述电流差值是否为零。

14、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双向llc谐振腔均流的控制系统,应用于谐振变换器,所述谐振变换器包括两个双向谐振变换器,两个双向谐振变换器之间通过输入端串联连接,输出端并联连接,所述双向谐振变换器包括依次连接的原边桥式电路、谐振腔、变压器和副边电路;所述控制系统包括:

15、电流检测单元,用于检测两个所述谐振腔的电流得到谐振腔电流;

16、预处理单元,用于对所述谐振腔电流进行预处理;

17、比较判断单元,用于将预处理后的所述谐振腔电流进行作差得到电流差值,并判断所述电流差值是否处于预设误差范围内;

18、增益调整单元,用于在所述比较判断单元判定所述电流差值不在预设误差范围内时,调整其中一个所述双向谐振变换器的增益,使得两个所述双向谐振变换器的功率平衡。

19、第四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所述计算机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20、存储器,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21、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上所述双向llc谐振腔均流的控制方法。

22、第五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双向llc谐振腔均流的控制方法。

2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通过检测谐振腔电流,对两个谐振腔电流进行比较,当发现两个谐振腔电流得到差异超过限值后,调整其中一个双向谐振变换器的控制策略,实现对两个双向谐振变换器进行单独的控制策略调整,使得两个双向谐振变换器的谐振腔电流基本保持一致,提高谐振变换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向LLC谐振腔均流的控制方法,应用于谐振变换器,所述谐振变换器包括两个双向谐振变换器,两个双向谐振变换器之间通过输入端串联连接,输出端并联连接,所述双向谐振变换器包括依次连接的原边桥式电路、谐振腔、变压器和副边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包括:当两个所述双向谐振变换器的谐振腔电流存在差异时,有两种控制策略,可增大谐振腔电流较大的所对应的双向谐振变换器的开关频率,或可增大谐振腔电流较大的所对应的双向谐振变换器的死区时间。

2.一种双向LLC谐振腔均流的控制方法,应用于谐振变换器,所述谐振变换器包括两个双向谐振变换器,两个双向谐振变换器之间通过输入端串联连接,输出端并联连接,所述双向谐振变换器包括依次连接的原边桥式电路、谐振腔、变压器和副边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向LLC谐振腔均流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调整其中一个所述双向谐振变换器的增益,使得两个所述双向谐振变换器的功率平衡,具体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向LLC谐振腔均流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降低所述谐振腔电流较大的所对应的双向谐振变换器的增益,具体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向LLC谐振腔均流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降低所述谐振腔电流较大的所对应的双向谐振变换器的增益,具体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向LLC谐振腔均流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判断所述电流差值是否处于预设误差范围内,具体包括:判断所述电流差值是否为零。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任一项所述的双向LLC谐振腔均流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所述电流差值进行PI运算,根据PI运算的结果调整所述谐振变压器的增益,PI运算的结果越大,所述增益调整的幅度越大。

8.一种双向LLC谐振腔均流的控制系统,应用于谐振变换器,所述谐振变换器包括两个双向谐振变换器,两个双向谐振变换器之间通过输入端串联连接,输出端并联连接,所述双向谐振变换器包括依次连接的原边桥式电路、谐振腔、变压器和副边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包括:

9.一种计算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双向LLC谐振腔均流的控制方法。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向llc谐振腔均流的控制方法,应用于谐振变换器,所述谐振变换器包括两个双向谐振变换器,两个双向谐振变换器之间通过输入端串联连接,输出端并联连接,所述双向谐振变换器包括依次连接的原边桥式电路、谐振腔、变压器和副边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包括:当两个所述双向谐振变换器的谐振腔电流存在差异时,有两种控制策略,可增大谐振腔电流较大的所对应的双向谐振变换器的开关频率,或可增大谐振腔电流较大的所对应的双向谐振变换器的死区时间。

2.一种双向llc谐振腔均流的控制方法,应用于谐振变换器,所述谐振变换器包括两个双向谐振变换器,两个双向谐振变换器之间通过输入端串联连接,输出端并联连接,所述双向谐振变换器包括依次连接的原边桥式电路、谐振腔、变压器和副边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向llc谐振腔均流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调整其中一个所述双向谐振变换器的增益,使得两个所述双向谐振变换器的功率平衡,具体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向llc谐振腔均流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降低所述谐振腔电流较大的所对应的双向谐振变换器的增益,具体包括: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志文周敏杨国斌程志勇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金升阳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