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用于燃料电池双极板的检测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_技高网

一种用于燃料电池双极板的检测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990049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1: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用于燃料电池双极板的检测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获取第一双极板的设计数据,利用三维建模技术建立其数字化三维模型;获取功能区数据,根据数字化三维模型和功能区数据确定检测模块配置方案;极板成型过程中将检测模块组嵌入双极板内部;极板使用过程中实时检测温度、振动、湿度、气体、压力、电发射信号数据,并将其传输到数据处理单元;利用深度学习算法对图像数据识别,得到功能区图像识别结果;综合各项检测数据、图像识别结果与三维模型,得到第一双极板的检测结果。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案实现了对双极板的全面、智能的检测与质量控制,可有效提高燃料电池的性能与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燃料电池双极板的检测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1、双极板是燃料电池的重要部件之一,对双极板的检测工作特别重要。

2、申请号为cn202210054379.9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氢燃料双极板检测方法,首先启动3d相机,将3d相机移动到样品需要测量的位置,使用夹具夹紧装置压住测量位置附近,进行厚度,长度,宽度等的抽检测量,将样品移动到线扫相机拍照开始位置,对整个产品进行拍照处理,检测正面缺陷,并进行尺寸测量,正面线扫相机拍照完成后,移动到反面相机位置,产品翻转,对产品反面进行拍照处理,检测反面缺陷,数据在工控机内机进行汇总,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但其公开的检测方案不够全面与准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正是基于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用于燃料电池双极板的检测方法及系统,通过本专利技术方案实现了对双极板的全面、智能的检测与质量控制,可有效提高燃料电池的性能与寿命。

2、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提出了一种用于燃料电池双极板的检测方法,包括:

3、获取第一双极板的设计数据;

4、根据所述设计数据,利用三维建模技术建立所述第一双极板的第一三维模型;

5、获取所述第一双极板的每个功能区的功能区数据;

6、根据所述第一三维模型和所述功能区数据确定检测模块组的配置方案;

7、在所述第一双极板的成型过程中,根据所述配置方案将所述检测模块组嵌入其内部结构当中;

8、在所述第一双极板的使用过程中,通过所述检测模块组实时检测所述第一双极板的温度数据、振动数据、湿度数据、气体数据、压力数据、图像数据以及电化学反应过程中的电发射信号数据,并将所述温度数据、所述振动数据、所述湿度数据、所述气体数据、所述压力数据、所述图像数据以及所述电发射信号数据传输至数据处理单元;

9、所述数据处理单元利用图像识别与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算法,对所述图像数据进行识别,得到所述第一双极板各个功能区的第一图像识别数据;

10、根据所述温度数据、所述振动数据、所述湿度数据、所述气体数据、所述压力数据、所述电发射信号数据和所述第一图像识别数据,结合所述第一三维模型,得到所述第一双极板的第一检测结果。

11、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设计数据,利用三维建模技术建立所述第一双极板的第一三维模型的步骤,包括:

12、从所述设计数据中提取所述第一双极板的设计图像数据、整体结构尺寸数据、流场区数据、密封区数据、接口区数据、机械连接区数据;

13、将所述设计图像数据和所述整体结构尺寸数据导入三维建模软件,创建所述第一双极板的基础三维模型;

14、根据所述流场区数据,生成流道的流道三维模型,并逐层堆叠生成流场区完整的三维流道模型;

15、根据所述密封区数据生成密封区的三维密封区模型;

16、根据所述接口区数据生成接口区的三维接口区模型;

17、根据所述机械连接区数据生成机械连接区的三维连接区模型;

18、将所述基础三维模型、所述三维流道模型、所述三维密封区模型、所述三维接口区模型和所述三维连接区模型进行集成和拼接,形成所述第一双极板的第一三维模型。

19、可选地,所述密封区数据包括密封材料属性、密封槽尺寸、密封线长度、密封线曲率、密封件横截面形状;所述根据所述密封区数据生成密封区的三维密封区模型的步骤,包括:

20、根据所述密封槽尺寸绘制出密封槽的密封槽三维模型;

21、根据所述密封件横截面形状,生成密封件的密封件三维模型;

22、将所述密封件模型融入所述密封槽三维模型,根据所述密封线长度进行复制,形成完整的所述三维密封区模型;

23、在所述三维密封区模型中加入所述密封材料属性,设置所述密封件与所述密封槽的接触关系,定义材料间的接触压力和摩擦系数。

24、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第一三维模型和所述功能区数据确定检测模块组的配置方案的步骤,包括:

25、根据从所述流场区数据中提取的流体参数,选择响应速度匹配的温度检测模块和与流体压力相匹配的第一压力检测模块,并在所述第一三维模型中的所述流场区确定多个第一安装点来安装所述温度检测模块以采集流体流动产生的温度变化数据和确定多个第二安装点来安装所述第一压力检测模块以采集流体流动产生的第一压力数据;

26、根据从所述功能区数据中提取的各个功能区的几何结构数据,选择尺寸和分辨率匹配的图像检测模块、电信号检测模块、气体检测模块,并在所述第一三维模型中确定多个第三安装点来安装所述图像检测模块以采集所述图像数据、确定多个第四安装点来安装所述电信号检测模块以采集所述电发射信号数据和确定多个第五安装点来安装所述气体检测模块以采集所述气体数据;

27、根据从所述密封区数据中提取的所述密封线长度、所述密封线曲率,在所述第一三维模型中确定所述密封区沿其应力分布的敏感点,将所述敏感点作为第六安装点来安装第二压力检测模块以采集所述密封区的第二压力数据;

28、根据所述接口区数据在所述第一三维模型中的所述接口区确定第七安装点来安装温湿度检测模块以实时采集所述接口区的温度和湿度变化数据;

29、根据所述机械连接区数据在所述第一三维模型中的所述机械连接区确定第八安装点来安装振动检测模块以采集所述振动数据。

30、可选地,所述在所述第一双极板的成型过程中,根据所述配置方案将所述检测模块组嵌入其内部结构当中的步骤,包括:

31、获取所述温度检测模块、所述第一压力检测模块、所述图像检测模块、所述电信号检测模块、所述气体检测模块、所述第二压力检测模块、所述温湿度检测模块、所述振动检测模块各个检测模块的属性数据;

32、根据所述属性数据,分别结合所述第一安装点、所述第二安装点、所述第三安装点、所述第四安装点、所述第五安装点、所述第六安装点、所述第七安装点、所述第八安装点各个安装点在所述第一三维模型中的模型数据,生成各个检测模块的安装支架三维模型;

33、将所述安装支架三维模型集成到所述第一三维模型的对应安装点的位置;

34、根据所述第一三维模型进行双极板生产,在所述第一双极板的成型过程中,控制自动安装设备将所述温度检测模块、所述第一压力检测模块、所述图像检测模块、所述电信号检测模块、所述气体检测模块、所述第二压力检测模块、所述温湿度检测模块、所述振动检测模块各个检测模块安装到对应的安装支架上。

35、可选地,所述第一双极板中集成有通讯单元,所述检测模块组与所述通讯单元连接,所述通讯单元与所述数据处理单元连接;所述在所述第一双极板的使用过程中,通过所述检测模块组实时检测所述第一双极板的温度数据、振动数据、湿度数据、气体数据、压力数据、图像数据以及电化学反应过程中的电发射信号数据,并将所述温度数据、所述振动数据、所述湿度数据、所述气体数据、所述压力数据、所述图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燃料电池双极板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燃料电池双极板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设计数据,利用三维建模技术建立所述第一双极板的第一三维模型的步骤,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燃料电池双极板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区数据包括密封材料属性、密封槽尺寸、密封线长度、密封线曲率、密封件横截面形状;所述根据所述密封区数据生成密封区的三维密封区模型的步骤,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燃料电池双极板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三维模型和所述功能区数据确定检测模块组的配置方案的步骤,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燃料电池双极板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第一双极板的成型过程中,根据所述配置方案将所述检测模块组嵌入其内部结构当中的步骤,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燃料电池双极板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双极板中集成有通讯单元,所述检测模块组与所述通讯单元连接,所述通讯单元与所述数据处理单元连接;所述在所述第一双极板的使用过程中,通过所述检测模块组实时检测所述第一双极板的温度数据、振动数据、湿度数据、气体数据、压力数据、图像数据以及电化学反应过程中的电发射信号数据,并将所述温度数据、所述振动数据、所述湿度数据、所述气体数据、所述压力数据、所述图像数据以及所述电发射信号数据传输至数据处理单元的步骤,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燃料电池双极板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处理单元利用图像识别与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算法,对所述图像数据进行识别,得到所述第一双极板各个功能区的第一图像识别数据的步骤,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燃料电池双极板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温度数据、所述振动数据、所述湿度数据、所述气体数据、所述压力数据、所述电发射信号数据和所述第一图像识别数据,结合所述第一三维模型,得到所述第一双极板的第一检测结果的步骤,包括:

9.一种用于燃料电池双极板的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终端、自动安装设备和数据处理单元;其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燃料电池双极板的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设计数据,利用三维建模技术建立所述第一双极板的第一三维模型的步骤,所述控制终端被配置为: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燃料电池双极板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燃料电池双极板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设计数据,利用三维建模技术建立所述第一双极板的第一三维模型的步骤,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燃料电池双极板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区数据包括密封材料属性、密封槽尺寸、密封线长度、密封线曲率、密封件横截面形状;所述根据所述密封区数据生成密封区的三维密封区模型的步骤,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燃料电池双极板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三维模型和所述功能区数据确定检测模块组的配置方案的步骤,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燃料电池双极板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第一双极板的成型过程中,根据所述配置方案将所述检测模块组嵌入其内部结构当中的步骤,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燃料电池双极板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双极板中集成有通讯单元,所述检测模块组与所述通讯单元连接,所述通讯单元与所述数据处理单元连接;所述在所述第一双极板的使用过程中,通过所述检测模块组实时检测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齐志刚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新研创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