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包埋型植物乳杆菌J26的制备方法及其在减肥产品中的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0988109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1: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包埋型植物乳杆菌J26的制备方法及其减肥产品中的应用,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初乳:将植物乳杆菌J26菌液与内水相溶液混合,接着加入中链脂肪酸甘油三酯、聚甘油蓖麻醇酯,进行一次乳化,得到W/O初乳;(2)制备复乳:将改性辛烯基琥珀酸酐木薯淀粉溶液、吐温80混合均匀作为外水相溶液,随后加入W/O初乳,进行二次乳化,得到W/O/W复乳;(3)将W/O/W复乳进行冷冻干燥,即得所述包埋型植物乳杆菌J26。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多层复合包埋‑冷冻干燥联合技术构建了多层复合微胶囊化植物乳杆菌J26体系,以实现对具有减肥作用的植物乳杆菌J26的稳态化共封装,具有很好的减肥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微生物,具体涉及一种包埋型植物乳杆菌j26的制备方法及其在减肥产品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1、益生菌是一类能够控制其数量并对宿主健康有益的微生物。研究发现食用含有益生菌的食品后,能对人体健康产生多项促进作用,这使得益生菌制品的开发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益生菌制品在从生产到运输、销售、再被口服经上消化道到达肠道的过程中,需要经受一系列的不良影响,导致到达肠道的活菌数量大大减少,限制了益生菌生理作用的发挥。

2、植物乳杆菌j26因其具有减肥作用,在功能性食品的开发中具有较大的潜力,然而较低的环境稳定性和生物利用率限制了其在人体小肠环境中的摄取和利用。为了克服这一问题,现有技术中将益生菌包埋在微胶囊内可避免外环境不良因素的伤害,从而提高益生菌的存活率。近年来,人们对益生菌微胶囊化技术进行了大量研究,在微胶囊化方法的开发和包埋材料的使用方面取得了很大的发展。

3、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910133308.6公开了一种双层微囊化的益生元、益生菌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专利技术运用微囊化保护技术,以天然高分子海藻酸钠、葡萄糖及益生元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包埋型植物乳杆菌J26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包埋型植物乳杆菌J26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内水相溶液的制备方法如下:将糙米多糖、羧甲基纤维素、麦芽糊精加入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即得所述内水相溶液。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包埋型植物乳杆菌J26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糙米多糖、羧甲基纤维素、麦芽糊精、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为5-10:1-3:1-2:150-200;所述搅拌的温度为40-50℃,时间为1-2h。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包埋型植物乳杆菌J26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包埋型植物乳杆菌j26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包埋型植物乳杆菌j26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内水相溶液的制备方法如下:将糙米多糖、羧甲基纤维素、麦芽糊精加入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即得所述内水相溶液。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包埋型植物乳杆菌j26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糙米多糖、羧甲基纤维素、麦芽糊精、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为5-10:1-3:1-2:150-200;所述搅拌的温度为40-50℃,时间为1-2h。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包埋型植物乳杆菌j26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植物乳杆菌j26菌液中植物乳杆菌j26的活菌数为1.5×1010 cfu/ml~2.0×1010 cfu/ml,所述植物乳杆菌j26菌液、内水相溶液、中链脂肪酸甘油三酯、聚甘油蓖麻醇酯的质量比为20:100-150:120-200:5-10;所述一次乳化的转速为8000-12000r/min,时间为10-15min。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包埋型植物乳杆菌j26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改性辛烯基琥珀酸酐木薯淀粉溶液的制备方法如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包埋型植物乳杆菌j26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二氧化硅、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毓君王均豪满朝新张宇王晨晨
申请(专利权)人:东北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