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P模组修复的防静电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98504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PDP模组修复的防静电装置及方法,利用静电荷接地泄放的原理,将显示模组上面的静电荷通过接地线泄放到大地里面,这样就减少了静电荷在显示模组上面的堆积。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积极效果是:采用显示屏防静电接地系统、背板及PCB防静电接地系统和人体防静电接地系统,将显示模组上面的静电荷泄放到大地里面,减少了在对显示模组进行修复时静电荷的堆积,降低了静电电压及电流的作用时间,从而有效地减小了静电对产品的损伤;而且采用单独的静电接地线直接与大地相连,不与其他地线有联接,有效地防止了漏电倒流等安全事故的发生,保证了维修人员的人身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PDP模组修复的防静电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在PDP显示模组和整机制造、研发试验和售后服务过程中需要对显示模组进行维 修。在维修过程中,产品的防护是维修工程的最重要一环。要是产品防护做的不当,把原先 故障点修复了,却在其他地方不慎造成新的故障。最终产品还是没有修复。这样,产品的防 护工程是维修工程的必备的工程技术。是影响产品维修成败及维修效率、维修质量的关键 技术之一。电子产品防护分为机械撞击的防护、冷热冲击的防护、环境及化学腐蚀的防护、电 磁屏蔽和防静电。本专利技术就是从防静电的角度对显示模组在维修过程中进行产品防护的解 决方案和实施装置。静电是自然界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静电的特点是高电压、低电量、小电流和作用 时间短的特点。静电就是一个静止不动的带电电荷,静电大多数通常是由于摩擦和分离造 成的,摩擦引起热,促使材料内部中的分子活跃起来,然后两种物质被分离,电子从一种物 质转移到其它物质就可能发生了。人体自身的动作或与其他物体的接触,分离,摩擦或感应 等因素,可以产生几千伏甚至上万伏的静电。静电在多个领域造成严重危害。摩擦起电和 人体静电是显示模组维修的两大危害。静电防护的主要措施为静电泄露、耗散、中和、增湿, 屏蔽与接地。本专利技术就是利用接地线去将静电荷泄放到大地。PDP显示模组由显示屏、背板和PCB组件构成。显示屏与背板的连接是通过强力 胶带进行粘接的。显示屏与背板的连接除了胶带以外,还有石墨片对非胶带区域进行填充。 屏前后表面是玻璃。其中胶带和玻璃不是电的良导体,静电荷不能在这些物质上自由移动。 石墨片是电的良导体,静电荷可以在他上面自由移动。背板和PCB组件的连接是通过背板 上面的螺钉柱或者凸包和PCB组件的螺钉孔通过螺钉组合件紧固一起的。PCB组件通过接 地焊片或铜皮与背板上面的螺钉柱或凸包紧密接触。背板是由金属材料冲压而成,它是电 良导体,静电荷可以在他上面自由移动。PCB组件是一个由元器件、印制板装联焊接而成,电 路通道可以让静电荷自由移动。这样,通过背板螺钉柱与PCB组件接地焊片或焊盘的接触, 电荷就可以在背板和PCB组件之间自由移动。静电对显示模组的损伤模式分为两种一是静电对显示屏的损伤;二是静电对 PCB组件的损伤。静电对显示模组的背板没有损伤。静电对显示屏的损伤主要是通过影响显示屏里面发光单元的壁电荷实现的。静电 附着在显示屏正面玻璃或者在背面玻璃上,会通过静电感应影响显示屏里面发光单元的壁 电荷的正负和壁电荷的多少。当静电荷为正电荷,则显示屏里面发光单元的壁电荷的正电 荷有减少趋势,负电荷有增加的趋势;当静电荷为负电荷,则显示屏里面发光单元的壁电荷 的负电荷有减少趋势,正电荷有增加的趋势;静电荷越多,则静电电压越强,壁电荷增加或 者减少的趋势越明显;静电荷越少,则静电电压越弱,壁电荷增加或者减少的趋势越微弱;壁电荷是影响PDP发光单元发光的两个基本量之一,壁电荷因为静电荷的原因出现不受控 的增减,会导致发光单元在发光的时候出现不受控的发光和不发光。我们称这种不受控的 发光和不发光为误放电。为了减小由于静电荷引起维修模组的误放电,一定要对显示屏上 面的静电荷进行泄放。静电荷对PCB组件的损伤主要是静电荷对PCB组件的元器件造成失效实现的。对 于静电敏感器件,一定量的静电荷作用在器件外壳或者引脚上,当超过器件对静电的电压 或者电流的最高承受阈值,就会引起器件介质、本体击穿或者闩锁效应。失效的程度与静电 水平相关。当静电荷水平很高,会造成器件的即时失效;当静电荷水平不慎很高,会造成器 件的延时失效。为了减少器件失效乃至PCB组件的失效水平,一定要对PCB组件上面的静 电荷进行泄放。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PDP模组修复的防静电装置及 方法,利用静电荷接地泄放的原理,将显示模组上面的静电荷通过接地线泄放到大地里面, 这样就减少了静电荷在显示模组上面的堆积。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PDP模组修复的防静电装置, 包括水平屏支撑面,在水平屏支撑面上设置导电布,导电布与第一静电接地线连接,在第一 静电接地线上串联一个接地电阻后与大地相接;在第一静电接地线和接地电阻之间连接有 第二静电接地线,第二静电接地线与带鳄鱼夹的柔性导线连接;还设置有第三静电接地线 直接与大地连接。所述导电布与第一静电接地线的连接方式为导电布与第一静电接地线的去皮裸 线粘贴,并且在连接点处缠绕有导线。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PDP模组修复的防静电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对地电阻的测试确定对于人体防静电接地系统,测试点一端为第三静电接地 线,一端是大地,测试结果应小于等于10Ω ;对于背板和PCB组件的防静电接地系统,测试 点一端为鳄鱼夹柔性导线,一端是大地,测试结果应在0.9至1. IMΩ的范围内;对于显示屏 的防静电接地系统,测试点一端为导电布,一端是大地,测试结果应在0.9至1. IMΩ的范围 内;同时,还要对防静电手腕带的对地电阻进行测试确定,测试结果应在0.9至1. IM Ω的范 围内;第二步、将显示模组的显示屏面放置到防静电系统的屏支撑面上,实现显示屏与导电 布的接触,显示屏前玻璃上面的静电荷通过导电布及导电布联接的第一静电接地线、接地 电阻泄放到大地;第三步、利用鳄鱼夹导线上的鳄鱼夹对背板进行夹持,PCB组件通过背板螺钉柱的转接 实现与鳄鱼夹导线的电气连接,PCB组件上面的静电荷通过鳄鱼夹导线及鳄鱼夹导线联接 的第二静电接地线、接地电阻泄放到大地;显示屏后玻璃的静电荷通过石墨片及石墨片连 接的背板、鳄鱼夹导线、第二静电接地线、接地电阻泄放到大地;第四步、将维修人员佩戴的防静电手腕带的鳄鱼夹夹持到第三静电接地线,维修人员 的静电荷通过防静电手腕带及防静电手腕带相连接的第三静电接地线泄放到大地;第五步、修复完成后,松开鳄鱼夹和防静电手腕带与第三静电接地线的连接,搬离已修复显示模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积极效果是采用显示屏防静电接地系统、背板及PCB 防静电接地系统和人体防静电接地系统,将显示模组上面的静电荷泄放到大地里面,减少 了在对显示模组进行修复时静电荷的堆积,降低了静电电压及电流的作用时间,从而有效 地减小了静电对产品的损伤;而且采用单独的静电接地线直接与大地相连,不与其他地线 有联接,有效地防止了漏电倒流等安全事故的发生,保证了维修人员的人身安全。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 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方法的操作步骤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一种PDP模组修复的防静电装置,分为显示屏防静电接地系统、背板及PCB防静电 接地系统和人体防静电接地系统三部分,具体如图1所示利用一块水平屏支撑面26作为显示模组维修时的支撑物,利用导电布25、第一静电接 地线27,接地电阻22和大地23构成显示屏防静电接地系统。导电布25具有极低的导通电 阻,它是静电荷的良导体。导电布25与第一静电接地线27的连接是通过导电布25粘贴到 第一静电接地线27的去皮裸线上,然后用导线缠绕在它们的连接点,以实现紧固可靠的连 接,甚至可以使用电烙铁把焊锡堆焊在缠绕的导线处,使整个连接点及绕线成为一个整体, 增强联接可靠性。第一静电接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PDP模组修复的防静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屏支撑面,在水平屏支撑面上设置导电布,导电布与第一静电接地线连接,在第一静电接地线上串联一个接地电阻后与大地相接;在第一静电接地线和接地电阻之间连接有第二静电接地线,第二静电接地线与带鳄鱼夹的柔性导线连接;还设置有第三静电接地线直接与大地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PDP模组修复的防静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屏支撑面,在水平屏支撑面上设置导电布,导电布与第一静电接地线连接,在第一静电接地线上串联一个接地电阻后与大地相接;在第一静电接地线和接地电阻之间连接有第二静电接地线,第二静电接地线与带鳄鱼夹的柔性导线连接;还设置有第三静电接地线直接与大地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DP模组修复的防静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布与第 一静电接地线的连接方式为导电布与第一静电接地线的去皮裸线粘贴,并且在连接点处 缠绕有导线。3.—种PDP模组修复的防静电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对地电阻的测试确定对于人体防静电接地系统,测试点一端为第三静电接地 线,一端是大地,测试结果应小于等于10Ω ;对于背板和PCB组件的防静电接地系统,测试 点一端为鳄鱼夹柔性导线,一端是大地,测试结果应在0.9至1. IMΩ的范围内;对于显示屏 的防静电接地系统,测试点一端为导电布,一端是大地,测试结果应在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夏川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虹欧显示器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51[中国|四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