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材料相关,尤其是涉及一种分层多孔硅基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1、随着电池在便携式电子设备、手机以及电动汽车和电网上的广泛使用,社会对更高能量密度的电池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纳米结构材料的使用,尤其是高性能和低成本锂离子电池(lib)的开发带来了先进的电池技术。纳米技术的引入极大地促进了下一代锂离子电池硅(si)阳极的发展。与石墨相比,si阳极表现出更高的理论比容量(3579mah/g)和体积容量(2000mah/cm3),具有较低的放电平台。此外,si作为地壳中含量第二的元素,本身对环境无害。在过去的十年中,使用si基纳米结构材料(包括si纳米颗粒、纳米线、纳米管、蛋黄壳结构等)提高si阳极的电化学性能方面取得了里程碑式的进展。
2、尽管纳米结构si可以减轻其因嵌锂/脱锂过程中的大体积变化而导致的结构失效,但纳米复合材料固有的特性(如高表面积)也对其电化学性能和实际电池的制造不利。例如,许多多孔纳米结构si颗粒的机械强度较差,在冷压过程中容易破裂,限制了其体积能量密度的同时,不利于电池充放电过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层多孔硅基纳米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多孔硅基材料本体,所述多孔硅基材料本体内设有石墨炔,外表面包覆有碳层;优选地,所述纳米复合材料的孔隙率占70~85%,比表面积0.8~2.5m2/g,粒径6~9μm;优选地,所述纳米复合材料为纳米微球材料。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石墨炔与PVP的质量比为1:1.2~3;优选地,所述步骤S1中,石墨炔与PVP的质量比为1:2~3。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层多孔硅基纳米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多孔硅基材料本体,所述多孔硅基材料本体内设有石墨炔,外表面包覆有碳层;优选地,所述纳米复合材料的孔隙率占70~85%,比表面积0.8~2.5m2/g,粒径6~9μm;优选地,所述纳米复合材料为纳米微球材料。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石墨炔与pvp的质量比为1:1.2~3;优选地,所述步骤s1中,石墨炔与pvp的质量比为1:2~3。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的醇选自甲醇或乙醇中的至少一种;优选为乙醇;优选地,所述步骤s2中所述醇-水溶液中,醇与水的体积比为8~12:1;优选地,所述硅酸酯选自四乙氧基硅烷或四甲氧基硅烷中的至少一种;优选地,所述碱为无机碱;优选地,所述碱选自氨水、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优选地,所述步骤s2中,所述硅酸酯的质量占pvp包裹的石墨炔质量比重为40~60%。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乳液稳定剂选自十八烯或聚乙二醇硬脂酸酯中的至少一种;优选地,所述乳液稳定剂以溶液的形式与二氧化硅包裹的石墨炔混合,乳液稳定剂溶液中乳液稳定剂的质量百分数为0.4~1%;优选地,所述步骤s3还包括在加热前进行均质的步骤;优选地,所述均质速度为7000~10000rpm;优选地,所述均质时间为5min以上;优选地,所述步骤s3中,加热温度为90~99℃;优选地,所述步骤s3中,加热时间为3~5h;优选地,所述步骤s3中,煅烧温度为500~600℃;优选地,所述步骤s3中,煅烧时间为0.5~1.5h。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玉婷,马斌,陈杨柳,项海标,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锂威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