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木地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98405 阅读:1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塑木地板,包括基板、凸榫及凹槽,所述的基板、凸榫及凹槽依次转接组成一敞口的实心地板体;上述的凸榫和凹槽分别设于基板的两端,相邻两塑木地板间成形有间隙。使用时,将一个基板的凸榫插设在另一基板的凹槽中,由于相邻地板间设有间隙,这种接合方便简洁,在地板受到热胀冷缩的影响时,其具有变形空间,不会翘起来或凹下去,使固定牢固。与习用相比,该塑木地板,使用便捷,固定牢固,且更具有实用性、环保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室内外装修装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塑木地板
技术介绍
传统的木制地板,对使用环境的要求很高,在潮湿的环境下容易膨胀变形、霉变、 虫蛀,在干燥的环境下又容易收缩变形、开裂,因此很难大范围内使用。而复合地板的化学 成分复杂,特别是含有的甲醛成分释放时间很长,严重影响人体健康,而且在潮湿的环境下 易膨胀脱层。塑木地板是一种主要利用塑料和天然纤维材料经挤压成型生产出的一种新型地 板,它能够克服木质地板易吸水膨胀、开裂变形及复合地板含有甲醛、污染环境等问题。因 此,塑木地板由于其加工简便、成本低,被广泛应用于室内外装修装饰场所。目前的塑木地 板在铺设时通常需要先在地面上打龙骨,龙骨安装完成后将塑木空腔地板置于龙骨上表 面,通过螺钉穿过塑木地板使其与龙骨固定连接。但由于塑木地板可能较厚,使得螺钉无法 直接穿入龙骨表面,塑木空腔地板与龙骨之间容易产生移动,固定不牢固,影响使用;另外, 现有的塑木地板内部为空腔结构,没有支撑结构,承受不了较大的压力,当塑木空腔地板表 面受到较大的压力时容易产生凹陷,导致使用寿命短。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塑木地板,使其可克服上述缺陷,使用便捷,固定牢 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方案一种塑木地板,其包括基板、凸榫及凹槽,所述的基板、凸榫及凹槽依次转接组成 一敞口的实心地板体,其中所述的凸榫和凹槽分别设于基板的两端,装配时,所述的凸榫 插设在相邻塑木地板的凹槽中,相邻两塑木地板间成形有间隙。上述的间隙成形在相邻基板的端面间和/或所述的凸榫和凹槽间。上述的基板下表面的端面到其上表面的端面的长度与上述的基板上表面端面到 凹槽的深度之和小于所述的基板下表面端面到凹槽的深度。上述的凸榫突出所述的基板下表面的端面的长度小于所述的基板下表面的端面 到凹槽的深度。优选地,上述的基板下表面与地板相接触的一面设有至少一个槽穴。在实际实施 时,最好为两个或三个槽穴。槽穴的设置,可便于减重,另外,也可根据基板的长度来决定槽 穴的个数,若基板长度过长,可多设置槽穴以便于防止地板变形。优选地,上述的基板下表面的槽穴的侧壁为斜面或直面。上述的基板的上表面为平面或凹凸槽,该凹凸槽与基板长度方向平行;优选地,上 述的基板上表面设有截面为V形或弧形的凹槽条。优选地,上述的截面为V形或弧形的凹槽条为一组,彼此平行。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具有上述结构的塑木地板的制备方法,其是由塑料、天然纤 维及加工助剂通过混料、挤压成型和后续加工制备的,其中上述塑料的质量组份为30-50 份;上述天然纤维的质量组份为50-70份;上述加工助剂的质量组份为10-20份。优选地,上述的塑料是聚乙烯、聚丙烯中的任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合物。优选地,上述的天然纤维为木屑、稻糠、秸秆、果壳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合物。优选地,上述加工助剂包括脂肪酸或脂肪酸盐、聚乙烯蜡或氧化聚乙烯蜡、酰胺类 化合物、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抗氧剂、光稳定剂中的一种或几种任意混合物。作为优选,在将塑料、天然纤维及加工助剂进行混料时,其是在混合机中进行的, 该混合机的转速不小于400rpm,保温时间为5-30min。上述挤压成型是将塑木混合料放入双螺杆挤出机,通过模头,熔融共混挤出成型, 作为优选,上述挤压挤出参数为熔体温度为150 250°C,螺杆转速为100-500rpm,混炼时 间为 I-IOmin。作为优选,上述的后续加工是将塑木地板冷却定型,经加工得到塑木强化地板。作为优选,上述的冷却定型为自然冷却;上述的加工包括砂光、开槽、抛光、上蜡。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在使用时,将一个基板的凸榫插设在另一基板的凹槽中,且 两相邻的塑木地板间成形有间隙;这种接合方便简洁,在地板受到热胀冷缩的影响时,其具 有变形空间,不会翘起来或凹下去,使固定牢固。另外,采用该组份制备出来的塑木地板,更 具有实用性、环保性,是塑木应用领域的一大突破,将对塑木制品的推广应用、塑木产业的 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同时也丰富了人们选择室内、室外地板的选择,为节约能源做出 了贡献。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基板-1 凸榫-2 凹槽-3 间隙-4基板下表面-11槽穴-12 槽穴侧壁-13基板上表面_14凹槽条-15 基板下表面端面-16基板上表面端面-17、18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一参考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塑木强化地板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基板1、凸榫 2及凹槽3,其中基板1的下表面11,即与地板相接触的面,设置有至少一个槽穴12。设置槽穴12 可便于减重,另外要是基板1长度过长,多设置槽穴12可以便于防止地板变形,在本实施例 中,其设有两个槽穴12 ;且两个槽穴12的侧壁13为倾斜面,槽穴12的这种下宽上窄的结构 设置可便于固定;另外,在基板1的上表面14,还开设有截面为V形的或弧形的凹槽条15,该V形或弧形的凹槽条15为一组,其彼此平行。通过开设凹槽条15,可增强地板的装饰效^ ο配合图2所示,凸榫2的前端设有圆弧状,凹槽3的底部配合成形为圆弧状。在本 实施例中,基板1的下表面11的端面16到其上表面14的端面17的长度为a,基板上表面 14的端面18到凹槽3底部的深度为b,基板1的下表面11的端面16到凹槽3的底部的深 度为C。在本实施例中,a与b之和小于C。因此,其成形了两塑木地板间的间隙41。上述的凸榫2突出基板下表面11的端面16的长度为d,在本实施例中,d小于c, 因此,其成形了凸榫2与凹槽3间的间隙42。在本实施例中,凸榫2设于基板1的纵向的右端,凹槽3设于基板1的纵向的左端, 基板1、凸榫2及凹槽3依次转接组成一敞口的实心地板体。配合图2所示,在装配时,凸榫2插设在相邻塑木地板的凹槽3中,相邻两塑木地 板间成形有间隙4。在本实施例中,该间隙4有两个,分别为间隙41、42,间隙41成形在相 邻基板的端面17、18之间;间隙42成形在凸榫2和凹槽3之间。在地板受到热胀冷缩的影 响时,间隙的形成,使该地板具有变形空间。不会翘起来或凹下去。使用时,将两个结构相同的塑木地板巧妙地组合在一起,形成如图2所示的状态, 然后在凸榫和凹槽接合处加上螺钉,即可将两地板紧密相连,经久耐用。塑木地板还具有耐 腐蚀、耐光照、耐水,可循环使用,不使用油漆等优点。实施例二 配合图3所示,其为本专利技术塑木强化地板的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与实施例一 相比,其不同之处在于下表面11的侧壁13为直面。实施例三一种塑木地板,其是由塑料、天然纤维及加工助剂通过混料、挤压成型和后续加工 制备的,其中上述塑料的质量组份为30份;天然纤维的质量组份为50份;加工助剂的质 量组份为20份。在本实施例中,塑料是PVC、PE、PP、ABS、PA中的任一种。在本实施例中,天然纤维为木材加工碎屑、稻糠、秸秆、果壳、玉米淀粉、竹粉中的 任一种。在本实施例中,加工助剂为脂肪酸或脂肪酸盐、聚乙烯蜡、氧化聚乙烯蜡、酰胺类 化合物、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抗氧剂或光稳定剂中的任一种。使用时,该塑木地板的塑料、天然纤维及加工助剂的混料是在混合机中进行,在本 实施例中,该混合机的转速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塑木地板,包括基板、凸榫及凹槽,所述的基板、凸榫及凹槽依次转接组成一敞口的实心地板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凸榫和凹槽分别设于基板的两端,装配时,所述的凸榫插设在相邻塑木地板的凹槽中,相邻两塑木地板间成形有间隙。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塑木地板,包括基板、凸榫及凹槽,所述的基板、凸榫及凹槽依次转接组成一敞口的实心地板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凸榫和凹槽分别设于基板的两端,装配时,所述的凸榫插设在相邻塑木地板的凹槽中,相邻两塑木地板间成形有间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木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间隙成形在相邻基板的 端面间和/或所述的凸榫和凹槽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木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板下表面的端面到其 上表面的端面的长度与所述的基板上表面端面到凹槽的深度之和小于所述的基板下表面 端面到凹槽的深度。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塑木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凸榫突出所述的 基板下表面的端面的长度小于所述的基板下表面的端面到凹槽的深度。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木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板下表面与地板相接 触的一面设有至少一个槽穴。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塑木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板下表面的槽穴的侧 壁为斜面或直面。7.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一种塑木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板上表面为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开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格林美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