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线单元、组件级电力电子装置和光伏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98399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1: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总线单元、组件级电力电子装置和光伏系统,总线单元包括第一总线互联端子、第二总线互联端子和至少一个接入端子;接入端子用于连接组件级电力电子单元;第一总线互联端子的第一端口与接入端子的第一端口连接有第一总线线缆;接入端子的第二端口与第二总线互联端子的第一端口连接有第一总线线缆;第一总线互联端子的第二端口与第二总线互联端子的第二端口连接有辅助线缆;第一总线线缆与辅助线缆的轴线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一距离阈值;第二总线线缆与辅助线缆的轴线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一距离阈值。采用该方式,可以大幅度降低光伏直流线的环路面积,降低了天线效应,保障了MLPE单元对光伏组件的监控功能,保障了光伏系统的正常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伏,尤其是涉及一种总线单元、组件级电力电子装置和光伏系统


技术介绍

1、光伏系统中,为了实现组件快速关断、组件监控、组件级功率优化等功能,需要加装关断器、优化器等mlpe(module level power electronics,组件级电力电子)装置。mlpe与主机之间通常采用plc(power line carrier communication,电力线通信)方式进行通信,高频通信信号通过高频电压或者高频电流的方式耦合在光伏直流电力线上。光伏直流线从正极到负极形成一个环路,若环路面积较大、或者线缆缠绕形成较大的寄生电感,将产生严重的天线效应,通过空间对外发射高频信号、并且更容易接收到外界的高频信号干扰。对外发射高频干扰信号和对外界高频抗扰度较差,导致对mlpe的通信监控失效,严重影响带mlpe的光伏系统的基本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总线单元、组件级电力电子装置和光伏系统,以大幅度降低光伏直流线的环路面积,降低天线效应,避免外界的通信信号对光伏直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总线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总线单元包括第一总线互联端子、第二总线互联端子和至少一个接入端子;所述接入端子用于连接组件级电力电子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总线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总线线缆和所述辅助线缆的外侧包裹线缆包覆层;所述第一总线线缆和所述辅助线缆相互绝缘;和/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总线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距离阈值,等于或大于所述第一总线线缆与所述辅助线缆的线缆半径之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总线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总线线缆与所述辅助线缆平行并列设置,或者,所述第一总线线缆与所述辅助线缆以双绞线的形式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总线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总线单元包括第一总线互联端子、第二总线互联端子和至少一个接入端子;所述接入端子用于连接组件级电力电子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总线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总线线缆和所述辅助线缆的外侧包裹线缆包覆层;所述第一总线线缆和所述辅助线缆相互绝缘;和/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总线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距离阈值,等于或大于所述第一总线线缆与所述辅助线缆的线缆半径之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总线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总线线缆与所述辅助线缆平行并列设置,或者,所述第一总线线缆与所述辅助线缆以双绞线的形式设置;和/或,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总线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总线互联端子包括一个;所述第一总线互联端子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集成在所述第一总线互联端子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总线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总线互联端子包括一个;所述第二总线互联端子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集成在所述第二总线互联端子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总线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入端子包括多个;相邻的两个接入端子之间连接有第三总线线缆;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总线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总线互联端子和所述第二总线互联端子相匹配。

9.一种组件级电力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组件级电力电子装置包括:组件级电力电子单元和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总线单元;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组件级电力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线缆包括正极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雁飞陈尚文
申请(专利权)人: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