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隧道工程,特别涉及基于先验信息的大变形段支护衬砌及方法。
技术介绍
1、我国幅员辽阔,山岭众多,21世纪以来,伴随我国高速公路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隧道建设在高地应力软岩大变形地层中。高地应力软岩大变形地层段隧道拱肩(或拱脚等)位置常因弯矩过大,出现二衬混凝土受压区过小,隧道内侧二衬被压溃,外侧被拉裂的病害。
2、针对以上病害,设计阶段常采用加厚二衬、加强二衬配筋等,运营阶段常采用内侧粘贴碳纤维板、薄钢板等措施。设计阶段的加厚二衬、加强二衬配筋等措施,虽能解决以上病害,但针对局部病害,采取全断面加强的措施,其经济性较差。运营阶段的内侧粘贴碳纤维板、薄钢板等措施,从受力状态上讲,其实质是为隧道二衬混凝土增加约束,压榨其剩余抗压强度,并未从本质上约束外侧混凝土开裂,增大混凝土受压区宽度,随着围岩荷载的进一步释放,外侧二衬开裂后受拉钢筋锈蚀等,内侧压应力有突破二衬混凝土极限抗压强度,再次出现破坏的风险,加固效果一般。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目前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先验信息的大变形段支护衬砌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进行大变形判断及对应支护衬砌安全性验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二衬拱肩或拱脚外侧小范围为环向2.0m;衬砌开裂后荷载影响范围约为衬砌厚度的3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间隔具体是纵向间隔0.6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大变形判断如下:(1)设计阶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支护衬砌安全性验算如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带肋碳纤维板纵横向正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先验信息的大变形段支护衬砌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进行大变形判断及对应支护衬砌安全性验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二衬拱肩或拱脚外侧小范围为环向2.0m;衬砌开裂后荷载影响范围约为衬砌厚度的3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间隔具体是纵向间隔0.6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大变形判断如下:(1)设计阶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支护衬砌安全性验算如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带肋碳纤维板纵横向正交布设加劲肋,加劲肋交叉位置预留未贯穿连接钢筋孔;加劲肋仅布设在靠近二衬侧,另一侧为平整面;带肋碳纤维板通过l形钢筋与二衬钢筋骨架连接;l形钢筋一端插入加带肋碳纤维板预留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安民,何俊,陈星宇,李志厚,段晓彬,陈树汪,张涛,白国权,郑欣,陈俊武,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