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拱隧道实时调节主动支撑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58012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06 17: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连拱隧道实时调节主动支撑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连拱隧道实时调节主动支撑系统包括若干组主动支撑门架,若干组主动支撑门架等间距设置于隧道的先行洞内,主动支撑门架自身具备可调节性,能够对内部的衬砌处进行支撑,形成预先主动施加载荷;在后行洞开挖时,通过主动支撑门架实时调节,平衡部分围岩竖向压力,控制中隔墙内表面应力始终位于安全范围内。相较于目前采用加强先行洞衬砌的方式该连拱隧道实时调节主动支撑系统可在不加强先行洞衬砌的情况下,解决后行洞形成承载力前,围岩压力不对称问题,避免衬砌出现开裂、压碎等病害,使隧道结构由施工过程工况安全过渡至运营工况,较大幅度减小工程投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隧道施工,特别涉及一种连拱隧道实时调节主动支撑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1、连拱隧道以其良好的视觉效果、良好的线形、较少的占地以及多方面的优点,获得了隧道建设者的青睐。但传统的中隔墙连拱隧道存在施工工序复杂、经济时间成本高、对围岩扰动频繁及中墙防排水困难等问题。近年来,隧道施工技术日趋成熟,取消中导的无中导洞法将连拱隧道按两个独立的隧道先后施工,可有效缩短工期,简化工序,减少对围岩扰动,解决中隔墙防排水困难等问题。

2、对于无中导连拱隧道而言,施工难度在于:后行洞已开挖,但其衬砌未能有效承载前,衬砌结构不完整,围岩压力不对称,先行洞中隔墙侧壁丧失约束,先行洞中隔墙有较大的轴力和弯矩,易出现开裂、压碎等病害。目前针对该问题的解决方式为通常采用加强先行洞衬砌的方式,来保障其结构安全;但是,采用加强先行洞衬砌的方式,衬砌强度偏大,影响完整的衬砌结构受荷对称,且较大幅度增加工程投资。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连拱隧道实时调节主动支撑系统及其控制方法,通过该连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拱隧道实时调节主动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该连拱隧道实时调节主动支撑系统包括若干组主动支撑门架,若干组主动支撑门架等间距设置于隧道的先行洞内,且与后行洞的开挖位置平行;每组主动支撑门架均包括门架上部结构和门架下部结构,门架上部结构与门架下部结构之间通过顶升动力源连接,门架下部结构放置于先行洞内的地面上,门架上部结构通过顶升动力源能够对先行洞内部的衬砌处进行支撑,改变对于衬砌施加的荷载大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拱隧道实时调节主动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该连拱隧道实时调节主动支撑系统还包括实时监测调节装置,所述实时监测调节装置由若干传感器和信息处理器构成,若干传感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拱隧道实时调节主动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该连拱隧道实时调节主动支撑系统包括若干组主动支撑门架,若干组主动支撑门架等间距设置于隧道的先行洞内,且与后行洞的开挖位置平行;每组主动支撑门架均包括门架上部结构和门架下部结构,门架上部结构与门架下部结构之间通过顶升动力源连接,门架下部结构放置于先行洞内的地面上,门架上部结构通过顶升动力源能够对先行洞内部的衬砌处进行支撑,改变对于衬砌施加的荷载大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拱隧道实时调节主动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该连拱隧道实时调节主动支撑系统还包括实时监测调节装置,所述实时监测调节装置由若干传感器和信息处理器构成,若干传感器布设于先行洞内仰拱、中隔墙、拱肩和拱腰处,若干传感器均与信息处理器通信连接,信息处理器与各组主动支撑门架的顶升动力源控制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拱隧道实时调节主动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架下部结构由四根竖向钢管通过若干横向、纵向及斜向工字钢连接构成门字形支架结构,四根竖向钢管的顶部设有与顶升动力源连接的连接钢板,四根竖向钢管的底部设有与地面接触的下钢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拱隧道实时调节主动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架上部结构由两根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树汪王安民李志厚覃青松何俊段晓彬郑勇高鹏兴陈星宇陈俊武郑欣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