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工位连体手套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982692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1:28
本技术涉及一种双工位连体手套箱,它包括:间隔设置的主舱与副舱、连接所述主舱与副舱的连接舱、连接在所述副舱另一侧的过渡舱、连接在所述主舱另一侧的侧舱、设置在所述主舱顶部的投料口、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主舱底部的卸料舱、设置在所述主舱与副舱背侧用于气体交换的气体循环组件、设置在所述主舱与副舱之间用于气体检测的检测组件。本技术双工位连体手套箱通过连接舱连接主舱与副舱,关闭连接舱可以作为两个单工位手套箱使用,在面对双人配合的实验时,打开连接舱,两名操作员各自在主舱与副舱内进行实验即可,提高了箱体的使用效率,而且主舱与副舱通过连接舱分隔开,可以同时进行两组不同的实验,也避免了两组实验之间相互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手套箱,具体涉及一种双工位连体手套箱


技术介绍

1、真空手套箱是将高纯惰性气体(如氮气等)充入箱体内,操作工将手伸入箱体内进行相应的实验,也称手套箱、惰性气体保护箱、干箱等。主要实现对o2,h2o,有机气体的清除。广泛应用于无水、无氧、无尘的超纯环境,如:锂离子电池及材料、半导体、超级电容、特种灯、激光焊接、钎焊等领域内。

2、申请号为“cn202320282840.6”,专利技术名称为“一种具有交互式过渡舱的惰性气体操作箱”的技术专利中,通过在箱体的一侧设置过渡舱,在实际取放物品时,通过过渡舱进行过渡,避免频繁地打开或者关闭箱体,确保箱体始终处于密闭的环境,保证了箱体内原有的气氛不被破坏,方便后续实验的展开。

3、上述公开的技术专利中,手套箱为单工位手套箱,在该单工位手套箱上设置有两个手套操作接口,分布在箱体的前边,这就使得该手套箱只能适用于单人操作的实验,如果在面对双人配合进行的实验时,需要在该单工位手套箱上增加新的手套操作接口,此时虽然可以进行多人操作,但是在操作时实际的操作空间会减小,操作员会过于拥挤,影响操作员的操作体验及操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双工位连体手套箱,既能独立用作两组单工位手套箱使用,也能配合完成双人实验,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工位连体手套箱,它包括:

3、间隔设置的主舱与副舱、连接所述主舱与副舱的连接舱、连接在所述副舱另一侧的过渡舱、连接在所述主舱另一侧的侧舱、设置在所述主舱顶部的投料口、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主舱底部的卸料舱、设置在所述主舱与副舱背侧用于气体交换的气体循环组件、设置在所述主舱与副舱之间用于气体检测的检测组件以及设置在所述主舱与副舱底部的抽真空组件。

4、优化地,它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主舱和副舱背侧的登高梯,所述登高梯包括底架、固定在所述底架顶部的立架、固定在所述底架顶部且倾斜设置的斜梯、固定在所述立架和斜梯顶部的工作台以及间隔固定在所述斜梯上的踏板。

5、优化地,所述气体循环组件包括设置在副舱一侧且通过管道相连的净化桶和循环桶、与所述循环桶相连的进气主管、与所述进气主管相连的进气副管、与所述净化桶相连的排气主管、连接在所述排气主管另一端的抽气泵以及与所述抽气泵相连的排气副管,所述进气主管的两端分别与主舱和副舱相连,所述排气主管的两端分别与主舱和副舱相连。

6、优化地,所述气体循环组件还包括螺旋设置在所述净化桶内的电热丝、固定在所述净化桶底部的分子筛、固定在所述分子筛顶部的筛筒、连接在所述进气副管两端的进气球阀、与所述进气球阀相连的主舱进气管和副舱进气管、连接在所述排气副管两端的排气球阀以及与所述排气球阀相连的主舱排气管和副舱排气管;

7、所述主舱进气管和主舱排气管与主舱相连,所述副舱进气管和副舱排气管与副舱相连。

8、优化地,所述检测组件包括与主舱排气管和副舱排气管相连的第一水氧探头、连接两组所述第一水氧探头的第一水氧出水管、与所述第一水氧出水管相连的防爆露点变送器、与所述主舱和副舱相连的第二水氧探头、连接两组所述第二水氧探头的第二水氧出水管、与所述第二水氧出水管相连的气体变送器以及连接所述防爆露点变送器和气体变送器的水氧连接管。

9、优化地,所述抽真空组件包括连接在过渡舱底部的真空泵、连接所述真空泵和副舱的副舱真空管、连接所述副舱真空管和过渡舱的过渡舱真空管、与所述副舱真空管相连的真空主管、连接所述真空主管与主舱的主舱真空管一、连接所述主舱真空管一和连接舱的连接舱真空管、连接所述真空主管和侧舱的侧舱真空管以及连接所述真空主管与主舱的主舱真空管二。

10、优化地,所述登高梯还包括固定在斜梯顶部的斜撑、固定在所述斜撑顶部的侧扶手、固定在所述工作台顶部的主扶手、一体连接在所述踏板内侧且向上延伸的上延伸板、一体连接在所述踏板外侧且向下延伸的下延伸板以及固定在所述立架与斜梯之间的肋架。

11、优化地,所述气体循环组件还包括可调节地设置在侧舱外侧的调节板、一体连接在所述调节板上且向外延伸的侧延伸板、连接两组侧延伸板的连接板、固定在所述连接板上的卡箍固定板以及固定在所述卡箍固定板两侧的卡箍,所述进气主管和排气主管穿设在卡箍内。

12、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3、本技术双工位连体手套箱通过连接舱连接主舱与副舱,在面对双人配合的实验时,打开连接舱,两名操作员各自在主舱与副舱内进行实验即可,实验所需的中间物质通过连接舱进行舱内的交互,提高了箱体的使用效率;而且主舱与副舱通过连接舱分隔开,也可以作为两个单工位手套箱使用,可以同时进行两组不同的实验,也避免了两组不同实验之间的相互影响,通过气体循环组件和检测组件实时监控主舱与副舱内的环境质量,有助于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工位连体手套箱,其特征在于,它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工位连体手套箱,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主舱(1)和副舱(2)背侧的登高梯(12),所述登高梯(12)包括底架(121)、固定在所述底架(121)顶部的立架(122)、固定在所述底架(121)顶部且倾斜设置的斜梯(124)、固定在所述立架(122)和斜梯(124)顶部的工作台(123)以及间隔固定在所述斜梯(124)上的踏板(12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工位连体手套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循环组件包括设置在副舱(2)一侧且通过管道相连的净化桶(6)和循环桶(7)、与所述循环桶(7)相连的进气主管(14)、与所述进气主管(14)相连的进气副管(15)、与所述净化桶(6)相连的排气主管(19)、连接在所述排气主管(19)另一端的抽气泵(20)以及与所述抽气泵(20)相连的排气副管(21),所述进气主管(14)的两端分别与主舱(1)和副舱(2)相连,所述排气主管(19)的两端分别与主舱(1)和副舱(2)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工位连体手套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循环组件还包括螺旋设置在所述净化桶(6)内的电热丝(8)、固定在所述净化桶(6)底部的分子筛(9)、固定在所述分子筛(9)顶部的筛筒(10)、连接在所述进气副管(15)两端的进气球阀(16)、与所述进气球阀(16)相连的主舱进气管(17)和副舱进气管(18)、连接在所述排气副管(21)两端的排气球阀(22)以及与所述排气球阀(22)相连的主舱排气管(23)和副舱排气管(2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双工位连体手套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组件包括与主舱排气管(23)和副舱排气管(24)相连的第一水氧探头(31)、连接两组所述第一水氧探头(31)的第一水氧出气管(33)、与所述第一水氧出气管(33)相连的防爆露点变送器(34)、与所述主舱(1)和副舱(2)相连的第二水氧探头(32)、连接两组所述第二水氧探头(32)的第二水氧出气管(37)、与所述第二水氧出气管(37)相连的气体变送器(36)以及连接所述防爆露点变送器(34)和气体变送器(36)的水氧连接管(3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工位连体手套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抽真空组件包括连接在过渡舱(4)底部的真空泵(39)、连接所述真空泵(39)和副舱(2)的副舱真空管(40)、连接所述副舱真空管(40)和过渡舱(4)的过渡舱真空管(41)、与所述副舱真空管(40)相连的真空主管(42)、连接所述真空主管(42)与主舱(1)的主舱真空管一(43)、连接所述主舱真空管一(43)和连接舱(3)的连接舱真空管(44)、连接所述真空主管(42)和侧舱(5)的侧舱真空管(45)以及连接所述真空主管(42)与主舱(1)的主舱真空管二(46)。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工位连体手套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登高梯(12)还包括固定在斜梯(124)顶部的斜撑(126)、固定在所述斜撑(126)顶部的侧扶手(127)、固定在所述工作台(123)顶部的主扶手(128)、一体连接在所述踏板(129)内侧且向上延伸的上延伸板(1210)、一体连接在所述踏板(129)外侧且向下延伸的下延伸板(1211)以及固定在所述立架(122)与斜梯(124)之间的肋架(125)。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工位连体手套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循环组件还包括可调节地设置在侧舱(5)外侧的调节板(25)、一体连接在所述调节板(25)上且向外延伸的侧延伸板(27)、连接两组侧延伸板(27)的连接板(28)、固定在所述连接板(28)上的卡箍固定板(29)以及固定在所述卡箍固定板(29)两侧的卡箍(30),所述进气主管(14)和排气主管(19)穿设在卡箍(30)内。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工位连体手套箱,其特征在于,它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工位连体手套箱,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主舱(1)和副舱(2)背侧的登高梯(12),所述登高梯(12)包括底架(121)、固定在所述底架(121)顶部的立架(122)、固定在所述底架(121)顶部且倾斜设置的斜梯(124)、固定在所述立架(122)和斜梯(124)顶部的工作台(123)以及间隔固定在所述斜梯(124)上的踏板(12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工位连体手套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循环组件包括设置在副舱(2)一侧且通过管道相连的净化桶(6)和循环桶(7)、与所述循环桶(7)相连的进气主管(14)、与所述进气主管(14)相连的进气副管(15)、与所述净化桶(6)相连的排气主管(19)、连接在所述排气主管(19)另一端的抽气泵(20)以及与所述抽气泵(20)相连的排气副管(21),所述进气主管(14)的两端分别与主舱(1)和副舱(2)相连,所述排气主管(19)的两端分别与主舱(1)和副舱(2)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工位连体手套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循环组件还包括螺旋设置在所述净化桶(6)内的电热丝(8)、固定在所述净化桶(6)底部的分子筛(9)、固定在所述分子筛(9)顶部的筛筒(10)、连接在所述进气副管(15)两端的进气球阀(16)、与所述进气球阀(16)相连的主舱进气管(17)和副舱进气管(18)、连接在所述排气副管(21)两端的排气球阀(22)以及与所述排气球阀(22)相连的主舱排气管(23)和副舱排气管(2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双工位连体手套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组件包括与主舱排气管(23)和副舱排气管(24)相连的第一水氧探头(31)、连接两组所述第一水氧探头(31)的第一水氧出气管(33)、与所述第一水氧出气管(33)相连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星周涛王荣帮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布劳恩智能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