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抗新型冠状病毒的全人源单克隆抗体及其用途制造技术_技高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南昌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抗新型冠状病毒的全人源单克隆抗体及其用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981315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1: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抗新型冠状病毒的全人源单克隆抗体及其用途,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所述的全人源单克隆抗体具有重链可变区和轻链可变区;重链可变区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3所示;轻链可变区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4所示。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该抗体的编码基因、表达载体、用途和组合物。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结合分子能阻止新型冠状病毒侵染易感细胞,且是全人源的,与其它动物源性(如鼠源性)抗新型冠状病毒的分子相比,免疫原性低,且亲和性良好,不仅治疗效果好,而且副作用低,同时可靠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也为此类抗体的标准化生产成药提供了很大的保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工程,具体地涉及一种高亲和力抗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的全人源单克隆抗体及其用途。


技术介绍

1、单克隆抗体药物产业现已成为全球生物制品行业中占比最大的子行业,该类药物具有特异性强、疗效快、半衰期短和副作用小等临床治疗优势,其代表了药品治疗领域的最新发展方向。单抗药在全球生物制品行业中的市场占比已由1997年2.5%上升到2015年的34.7%,到2015年,全球市场规模已达到916亿美元。2010-2015年也是我国单抗药物行业的高速发展期,据中投顾问预测,到2020年,我国单克隆抗体药物产业市场规模将达到280亿元,2016-2020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30%,远超research and markets预测的未来5年全球单克隆抗体药物产业9.84%的增速水平。单克隆抗体技术在近年内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从最初的动物抗体、嵌合性抗体到部分人源化,乃至最终完全的人源化抗体,单抗药物的免疫原性反应与副作用已经大幅降低,其疗效不佳也得到了显著的改善。考虑到异体蛋白/抗体的免疫原性和治疗的效果,治疗性单克隆抗体正朝着人源化和全人源单克隆抗体的方向发展,尤其是全人源单克隆抗体的开发将成为抗体药物研发领域的主要方向。此外,治疗性全人源单克隆抗体药物研发的主要技术包括: 1) 由人源单克隆抗体转基因鼠生产的完全抗体;2) 由phage ribosome/mrna and yeast cell displays技术生产的部分重组抗体如scfv, fab, diabody, dab等;3) 由人杂交瘤或人b淋巴细胞系生产的完全抗体。目前人源单克隆抗体的生产主要来源于转基因鼠和从噬菌体等体系表达生产。然而,由于由重组技术生产的不完全单克隆抗体对靶组织/细胞的特异性和亲和力较弱,其应用前景不佳。

2、至今新冠病毒的不断变异,仍然是严重危害共同安全的高危致病病原体,虽然目前新冠疫苗已开始在人群中普遍接种,但是随着气候和生态环境的变化以及人与动物互动的增加,未来似乎不可避免地出现新的冠状病毒感染爆发,尽快开发出有效的抗冠状病毒药物,已成为临床治疗的迫切需要。

3、目前已有 20 多种针对新冠抗体产品投入使用,并一度将该病原体的刺突蛋白推入十大靶点名单。其中部分已经获得了fda的紧急使用授权,但这些药物并没有获得完全批准。抗体药物用于病毒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已有报道,如抗血清用于治疗sars和重症h5n1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的案例已经证明抗体在治疗病毒感染中起重要作用。全人源单克隆抗体不仅可以阻断病毒与靶细胞的结合,通过补体和t细胞、nk 细胞等效应细胞发挥作用可将病毒杀灭或将被病毒感染的细胞清除,此外,单抗药物还具有免疫原性低、特异性强、疗效快和副作用小等明显优势。冠状病毒主要分为α,β,γ和δ冠状病毒四个亚家族,其中α冠状病毒和β冠状病毒可以感染哺乳动物,γ冠状病毒和δ冠状病毒可以感染鸟类。目前发现的可以感染人类的冠状病毒有7个,其中sars-cov-2属于β亚型冠状病毒。sars-cov-2的spike蛋白(s蛋白)是该病毒最重要的表面蛋白,与病毒的传染密切相关。s蛋白含有s1和s2两个亚基,其中s1亚基包含的受体结合区域(s-rbd),主要负责识别细胞受体;而s2蛋白则含有膜融合过程所需的基本元件。我们的生物信息学研究发现,sars-cov-2的s1-rbd区域与sars和mers等相关冠状病毒有一定的相似性,而s2区域与其它6种致病性冠状病毒高度相似性保守,且到目前为止市面上还没有针对s2蛋白所开发的单克隆抗体药物。因此,开发效果好、可针对多数冠状病毒、在临床上能大规模使用的特异性治疗冠状病毒感染的生物药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人经过深入的研究,选取sars-cov-2表面具有良好免疫原性的s2蛋白作为抗原表位,通过抗原蛋白序列构建质粒后表达和纯化抗原蛋白,之后检测sars-cov-2感染后康复人群的血清抗体水平,并从中筛选出的含有较高血清抗体水平的多个个体,然后采集这些个体的抗凝全血,分离其外周血液的单核细胞,建立噬菌体文库,利用s2蛋白(高度保守,可针对包括sars-cov-2在内的所有致病性冠状病毒及今后可能出现的变异病毒株)为抗原蛋白,经过elisa逐级筛选得到目的抗体,再通过转染hek 293t细胞,获取含有目的抗体的细胞培养上清,最后进行中和效价实验并确定其抗病毒效果,从而筛选出可表达针对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及其它致病性冠状病毒具有较强中和活性的抗体细胞株。本专利技术的单克隆抗体是全人源的,其重链、轻链可变区以及恒定区均来源于人的基因,因此具有免疫原性低、安全性高的特点,试验结果证明,本专利技术的单克隆抗体具有高亲和力的特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单克隆抗体能具有显著抗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为此类抗体的标准化生产成药提供了很大的保障。

2、前期生物信息学研究表明,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s1蛋白的rbd区域序列与sars和mers等相关冠状病毒有一定的相似性,而其s2区域与已发现的其他致病性冠状病毒具有高度相似性,提示s2蛋白的保守程度高,由于s2在不同冠状病毒中均具有高度的相似性,因此这也为今后可能发生的冠状病毒感染疫情的防治提供一定的战略储备。因此在抗原靶点的选择时,我们选择s2蛋白作为抗原表位,最终获得了具有高安全性,高亲和力的抗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的全人源单克隆抗体。

3、本专利技术一方面提供一种抗新型冠状病毒的全人源单克隆抗体,其具有重链可变区和轻链可变区:

4、所述重链可变区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1、13、15、17或19中任一项所示;或具有如seq id no:11、13、15、17或19中任一项所示氨基酸序列经替换、缺失或增加一个或几个氨基酸形成的具有同等功能的氨基酸序列;

5、所述轻链可变区的氨基酸序列如eq id no:12、14、16、18或20中任一项所示;或具有eq id no:12、14、16、18或20中任一项所示氨基酸序列经替换、缺失或增加一个或几个氨基酸形成的具有同等功能的氨基酸序列。

6、优选地,所述全人源单克隆抗体具有如下任一组重链可变区和轻链可变区:

7、(i)重链可变区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1所示(r2p1-d8-h);轻链可变区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2所示(r2p1-d8-l);

8、(ii)重链可变区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3所示(r2p2-d10-h);轻链可变区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4所示(r2p2-d10-l);

9、(iii)重链可变区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5所示(r2p2-g5-h);轻链可变区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6所示(r2p2-g5-l);

10、(iv)重链可变区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7所示(r2p2-d7-h);轻链可变区的氨基酸序列如s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新型冠状病毒的全人源单克隆抗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全人源单克隆抗体具有重链可变区和轻链可变区;

2.一种编码如权利要求1所述全人源单克隆抗体的核酸分子,其特征在于,具有如下重链可变区和轻链可变区:

3.一种表达载体,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2所述的核酸分子。

4.一种宿主细胞,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3所述的表达载体。

5.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人源单克隆抗体在制备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试剂或试剂盒,以及制备治疗或者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药物中的用途。

6.一种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治疗有效量的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人源单克隆抗体,以及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新型冠状病毒的全人源单克隆抗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全人源单克隆抗体具有重链可变区和轻链可变区;

2.一种编码如权利要求1所述全人源单克隆抗体的核酸分子,其特征在于,具有如下重链可变区和轻链可变区:

3.一种表达载体,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2所述的核酸分子。

4.一种宿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辛洪波胡萍刘苏俊郭昊尧志峰俞之翔兰凌宁
申请(专利权)人:南昌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