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地应力软岩隧道先行洞与后行洞的施工距离确定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98119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1: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高地应力软岩隧道先行洞与后行洞的施工距离确定方法,属于隧道工程施工技术领域,解决了传统方法难以确定施工距离的问题;包括:在先行洞掌子面后方埋设振动传感器组,爆破时监测不同纵向深度产生的爆破振动速度;将监测到的峰值速度范围所在区域的位置,确定为后行洞掌子面的初始位置,随后施作先行洞初期支护并预埋应力监测元件;在后行洞掌子面后方埋设振动传感器组,同样监测爆破振动速度,并通过应力监测元件监测先行洞初期支护应力,调整后行洞掌子面与先行洞的施工距离,并以相同原理进行先行洞二衬施作位置的调整及确认;本发明专利技术高效合理的完成了隧道施工中先行洞与后行洞之间施工距离的确定,保证了安全性和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隧道工程施工,应用于小间距双洞隧道中,具体为高地应力软岩隧道先行洞与后行洞的施工距离确定方法


技术介绍

1、在高地应力软岩隧道施工过程中,尤其对于小间距隧道,现有技术采用矿山法方式开挖,其先行洞与后行洞的施工过程就会相互影响,后行洞的爆破可能会导致先行洞产生结构破坏。

2、因此,先行洞与后行洞掌子面距离以及先行洞二衬与后行洞掌子面距离至关重要,若采用的距离不当,极易导致先行洞结构失稳,严重影响施工安全。目前,业内缺少标准且高效的先行洞与后行洞施工距离确定方法,而只有确立了合理距离后,才可考虑后行洞爆破、后行洞开挖对先行洞产生的应力释放影响等因素,来确保先行洞结构不会破坏,岩柱不会失稳;本领域技术人员由此开始相关核心研究,以设计构建最为高效合理的距离确定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解决了高地应力软岩隧道中小间距隧道施工距离难以确定的问题,提出了隧道的先行洞与后行洞的施工距离确定方法,关键点在于先行洞掌子面后方不同纵深处布设三轴振动传感器,监测爆破震动速度,进一步监测评估先行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地应力软岩隧道先行洞与后行洞的施工距离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地应力软岩隧道先行洞与后行洞的施工距离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和步骤S5中,第一振动传感器组和第二振动传感器组均包括多个三轴振动传感器,分别对应埋设于先行洞与后行洞的掌子面后方不同的纵向位置处,三轴振动传感器用于监测记录因施工爆破而传导至其所埋设位置处的爆破振动速度的具体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地应力软岩隧道先行洞与后行洞的施工距离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将第一爆破振动速度采用速度与时间关系图的形式进行监测记录;步骤S3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地应力软岩隧道先行洞与后行洞的施工距离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地应力软岩隧道先行洞与后行洞的施工距离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和步骤s5中,第一振动传感器组和第二振动传感器组均包括多个三轴振动传感器,分别对应埋设于先行洞与后行洞的掌子面后方不同的纵向位置处,三轴振动传感器用于监测记录因施工爆破而传导至其所埋设位置处的爆破振动速度的具体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地应力软岩隧道先行洞与后行洞的施工距离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将第一爆破振动速度采用速度与时间关系图的形式进行监测记录;步骤s3中,依据第一爆破振动速度的速度与时间关系图,确定其中第一峰值速度范围为10-20cm/s时对应的三轴振动传感器,将所述三轴振动传感器的位置与先行洞此时掌子面的位置之间的距离范围,作为后行洞掌子面与先行洞掌子面之间的距离范围,从而确定后行洞掌子面的初始位置范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地应力软岩隧道先行洞与后行洞的施工距离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在保证后行洞掌子面与先行洞掌子面之间的距离不小于4-5d的范围后,依据第一爆破振动速度的速度与时间关系图,确定其中第一峰值速度为15cm/s时对应的三轴振动传感器,将所述三轴振动传感器的位置与先行洞此时掌子面的位置之间的距离,作为后行洞掌子面与先行洞掌子面之间的距离,确定后行洞掌子面的初始位置;其中d为先行洞的洞口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地应力软岩隧道先行洞与后行洞的施工距离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施作先行洞初期支护时,通过全站仪监测初期支护的结构形变程度;施作过程中,首先设立初期支护拱架,拱架设立后,在先行洞的拱顶、拱腰和拱脚位置,预埋围岩压力盒、钢筋应力计和混凝土应变计,作为应力监测元件,对先行洞初期支护的结构应力进行持续监测。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地应力软岩隧道先行洞与后行洞的施工距离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6中,将第二爆破振动速度采用速度与时间关系图的形式进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忠盛赵金鹏张宝瑾田伟权王凤喜卫鹏霍二伦林克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