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布料加工用缝纫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979914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1:26
本技术涉及一种布料加工用缝纫机构,包括机体,机体的顶部设置有润滑腔,所述机体的顶端设置有油位监控机构、补油机构和循环机构,所述油位监控机构包括固定环、滑杆、浮子、压帽、压力开关、报警器和密封圈,油位监控机构设计,在使用布料加工用缝纫机构时,润滑腔的底部添加有大量的润滑油,此时浮子将会因为自身的浮力作用而漂浮在润滑油的液面上,从而支撑滑杆和压帽向上处于较高的位置,当润滑油不断的消耗后,润滑油的液面下降,浮子会随着润滑油的液面下降,从而带动滑杆在固定环内向下滑动,当润滑油的油位过低影响机体的正常工作时,浮子处于最低位置,此时压帽的底端将会压上固定环顶端的压力开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布料加工,具体为一种布料加工用缝纫机构


技术介绍

1、布料加工是指对布料进行的裁切、缝纫等一系列加工工艺。在对布料进行加工时,需要先将布料裁切成所需的形状,然后使用缝纫机构对两块进行缝合,现有的缝纫机构在使用时,都是人工先将所需缝合的布料固定安装在缝纫机构的工作台上,然后开启缝纫机构自动对布料进行缝合,最后将缝合好的布料取下即可,现有的缝纫机构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缝纫机机体内部结构复杂,传动部件加多,所需其机体内部需要添加润滑油来对各零部件进行润滑,所以需要定期对机体内的润滑油液位进行拆开检查和补油,现有的缝纫机构在使用过程中发现,缝纫机构由于本身的机体外壳材料不透明,这就造成在进行润滑油油位检查时需要对其加油口拆开才可以观察到油位,这就造成在进行批量检查加油时比较繁琐,除此之外,现有的缝纫机使用环境中存在大量的布料碎屑,长时间工作容易造成机体内部的润滑油油质变差,从而影响其润滑散热效果,这就需要对润滑油进行更换,也增加了更多的工作量,从而导致实用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布料加工用缝纫机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润滑油位不便于观察和润滑散热效果差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布料加工用缝纫机构,包括机体,机体的顶部设置有润滑腔,所述机体的顶端设置有油位监控机构、补油机构和循环机构,所述油位监控机构包括固定环、滑杆、浮子、压帽、压力开关、报警器和密封圈,润滑腔的顶端右侧设置有圆孔,固定环配合安装在圆孔内,滑杆的外壁与固定环的内壁滑动连接,浮子安装在滑杆的底端,压帽安装在滑杆的顶端,压力开关安装在固定环的顶端,报警器安装在机体的顶端右侧,固定环的外端设置密封槽,密封圈配合安装在密封槽内。

3、优选的是,所述滑杆的外端设置有刻度,刻度的设置可以更加直观的对润滑腔内的油位进行观察。

4、在进一步中优选的是,所述补油机构包括储油箱、补油油泵和补油管,储油箱安装在机体底部顶端的右侧,补油油泵安装在储油箱的顶端右侧,补油油泵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与储油箱的内部和补油管的输入端连通,补油管的输出端与润滑腔的后端右侧连通,补油机构的设置可以更加便捷的对润滑腔内的润滑油进行补充。

5、在进一步中优选的是,所述补油管的输出端设置有单向阀,单向阀的设置可以在对润滑腔内进行补油时自动感应油位,从而更加便捷的自动对润滑腔内的油位进行控制。

6、在进一步中优选的是,所述循环机构包括循环油泵、进油管、喷油管和回油管,循环油泵安装在储油箱的顶端左侧,循环油泵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与储油箱的内部和进油管的输入端连通,喷油管安装在润滑腔的后端顶部,进油管的输出端与喷油管的输入端连通,回油管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与润滑腔的底部左端和储油箱的内部左端连通,循环机构的设置可以在机体工作时对润滑腔内的润滑油进行循环,提高机体的散热效果,并通过喷油管的设置可以更加高效的对机体内的零部件进行精准润滑,提高润滑效果。

7、在进一步中优选的是,所述回油管设置有回油油泵,回油油泵的设置可以有效提高润滑腔内润滑油的回油效率。

8、在进一步中优选的是,所述回油油泵的输入端设置有回油过滤器,回油过滤器的设置可以对回油管内流经的润滑油进行杂质过滤,提高润滑油的质量,从而进一步的提高润滑效果。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布料加工用缝纫机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0、油位监控机构设计,在使用布料加工用缝纫机构时,润滑腔的底部添加有大量的润滑油,此时浮子将会因为自身的浮力作用而漂浮在润滑油的液面上,从而支撑滑杆和压帽向上处于较高的位置,当润滑油不断的消耗后,润滑油的液面下降,浮子会随着润滑油的液面下降,从而带动滑杆在固定环内向下滑动,当润滑油的油位过低影响机体的正常工作时,浮子处于最低位置,此时压帽的底端将会压上固定环顶端的压力开关,此时压力开关将会控制报警器进行报警,提醒工作人员液位过低,需要及时停机对润滑腔进行润滑油的补充,从而通过该装置使工作人员更加直观的对润滑腔内的润滑油液位进行观察。

11、补油机构设计,在需要对润滑腔进行润滑油的补充时,可以开启补油油泵输出对储油箱内的润滑油进行抽取,并将其泵压入补油管加入到润滑腔内,从而更加便捷的对润滑腔进行润滑油的补充,不必再对机体进行加油口的拆装,提高补油效率。

12、循环机构设计,在机体工作的过程中,可以开启循环油泵输出对储油箱内的润滑油进行抽取,然后泵压入进油管和喷油管内,从而通过喷油管将润滑油直接喷淋到润滑腔内的传动零部件上,对其进行更加良好的润滑,进入润滑腔的润滑油则会通过回油管回流到储油箱内,循环起来的润滑油也可以对机体所产生的摩擦热量进行传递和带走,从而进一步的提高机体各零部件的润滑和散热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布料加工用缝纫机构,包括机体(1),机体(1)的顶部设置有润滑腔(2),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的顶端设置有油位监控机构、补油机构和循环机构,所述油位监控机构包括固定环(3)、滑杆(4)、浮子(5)、压帽(6)、压力开关(7)、报警器(8)和密封圈(9),润滑腔(2)的顶端右侧设置有圆孔,固定环(3)配合安装在圆孔内,滑杆(4)的外壁与固定环(3)的内壁滑动连接,浮子(5)安装在滑杆(4)的底端,压帽(6)安装在滑杆(4)的顶端,压力开关(7)安装在固定环(3)的顶端,报警器(8)安装在机体(1)的顶端右侧,固定环(3)的外端设置密封槽,密封圈(9)配合安装在密封槽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布料加工用缝纫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杆(4)的外端设置有刻度(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布料加工用缝纫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油机构包括储油箱(11)、补油油泵(12)和补油管(13),储油箱(11)安装在机体(1)底部顶端的右侧,补油油泵(12)安装在储油箱(11)的顶端右侧,补油油泵(12)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与储油箱(11)的内部和补油管(13)的输入端连通,补油管(13)的输出端与润滑腔(2)的后端右侧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布料加工用缝纫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油管(13)的输出端设置有单向阀(1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布料加工用缝纫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机构包括循环油泵(15)、进油管(16)、喷油管(17)和回油管(18),循环油泵(15)安装在储油箱(11)的顶端左侧,循环油泵(15)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与储油箱(11)的内部和进油管(16)的输入端连通,喷油管(17)安装在润滑腔(2)的后端顶部,进油管(16)的输出端与喷油管(17)的输入端连通,回油管(18)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与润滑腔(2)的底部左端和储油箱(11)的内部左端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布料加工用缝纫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油管(18)设置有回油油泵(19)。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布料加工用缝纫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油油泵(19)的输入端设置有回油过滤器(20)。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布料加工用缝纫机构,包括机体(1),机体(1)的顶部设置有润滑腔(2),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的顶端设置有油位监控机构、补油机构和循环机构,所述油位监控机构包括固定环(3)、滑杆(4)、浮子(5)、压帽(6)、压力开关(7)、报警器(8)和密封圈(9),润滑腔(2)的顶端右侧设置有圆孔,固定环(3)配合安装在圆孔内,滑杆(4)的外壁与固定环(3)的内壁滑动连接,浮子(5)安装在滑杆(4)的底端,压帽(6)安装在滑杆(4)的顶端,压力开关(7)安装在固定环(3)的顶端,报警器(8)安装在机体(1)的顶端右侧,固定环(3)的外端设置密封槽,密封圈(9)配合安装在密封槽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布料加工用缝纫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杆(4)的外端设置有刻度(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布料加工用缝纫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油机构包括储油箱(11)、补油油泵(12)和补油管(13),储油箱(11)安装在机体(1)底部顶端的右侧,补油油泵(12)安装在储油箱(11)的顶端右侧,补油油泵(12)的输入端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建英张伟华金青苗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雅吉斯织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