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子晶体薄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979252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1:26
本技术提供一种光子晶体薄膜,涉及晶体薄膜技术领域,以解决现有的光子晶体薄膜的外部的缺少进行辅助剪裁的结构,在使用时,需要先用米尺进行测量标记,然后才能进行裁剪,这样操作十分麻烦的问题,包括安装机构;所述安装机构包括有主体和连接条,所述主体为柔性材质;所述连接条共设有两组,且连接条对称设在主体两侧的中间位置;所述安装机构上设有保护组件,保护组件的保护层贴合在主体的两端,且保护层内的固定槽与主体的外端相卡合,并且保护层外端的插接件贯穿主体两端的连接孔。使用时,通过判断定位孔的行数,可直观的判断出主体裁剪所处的位置,这样可减少裁剪前的准备流程,使得对光子晶体薄膜进行裁剪时更加方便精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晶体薄膜,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光子晶体薄膜


技术介绍

1、光子晶体材料是由介电常数不同的材料按周期性长程有序排列而得到的,该材料具有光子禁带和光子限域的特性,可以有效的控制光子传输,被称为“光学半导体”,光子晶体具有像半导体操作电子一样的操作光线的能力,光子晶体薄膜是一种能够控制光子行为的人工周期性电介质结构材料。

2、基于现有技术发现,现有的光子晶体薄膜的外部的缺少进行辅助剪裁的结构,在使用时,需要先用米尺进行测量标记,然后才能进行裁剪,这样操作十分麻烦,且现有的光子晶体薄膜的缺少辅助剥离外部防护层的结构,使用时,外部保护层紧紧的与光子晶体薄膜的外端贴合在一起,因此,在对其进行剥离时十分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提供一种光子晶体薄膜,以解决现有的光子晶体薄膜的外部的缺少进行辅助剪裁的结构,在使用时,需要先用米尺进行测量标记,然后才能进行裁剪,这样操作十分麻烦,且现有的光子晶体薄膜的缺少辅助剥离外部防护层的结构,使用时,外部保护层紧紧的与光子晶体薄膜的外端贴合在一起,因此,在对其进行剥离时十分不便的问题。

2、本实用一种光子晶体薄膜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3、一种光子晶体薄膜,包括:

4、安装机构;所述安装机构包括有主体和连接条,所述主体为柔性材质;所述连接条共设有两组,且连接条对称设在主体两侧的中间位置;所述安装机构上设有保护组件,保护组件的保护层贴合在主体的两端,且保护层内的固定槽与主体的外端相卡合,并且保护层外端的插接件贯穿主体两端的连接孔。

5、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机构包括:连接孔和导向孔;所述连接孔共设有两列,且连接孔开设在每组连接条内侧的中间位置,并且连接孔贯穿连接条;所述导向孔共设有两列,且导向孔开设在连接条与主体的连接处,并且导向孔贯穿连接条两侧。

6、进一步的,所述保护组件包括:保护层和受力槽;所述保护层为柔性结构,且保护层共设有两组;所述受力槽共设有两列,且受力槽对称开设在两组保护层的外侧两端。

7、进一步的,所述保护组件包括:固定槽、吸附槽和定位孔;所述固定槽设在保护层的内侧,且固定槽贯穿保护层的两端;所述吸附槽设有两列,且吸附槽对称设在保护层的内侧;所述定位孔等距开设在固定槽的内侧,且定位孔贯穿保护层两侧,每行定位孔与两侧的受力槽处在同一直线上。

8、进一步的,所述保护组件包括:内槽和拉带;所述内槽开设在保护层内侧的中间位置,且内槽贯穿保护层的两侧;所述拉带插接在内槽中。

9、进一步的,所述保护组件包括:插接件和固定孔;所述插接件共设有两列,且插接件设在上方保护层的底部两侧;所述固定孔共设有两列,且固定孔开设在下方保护层的两侧,并且固定孔内插接有插接件。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1、1、在本装置中,设置了安装机构和防护组件,在主体两侧贴合两组保护层,在保护层的两侧开设受力槽,在保护层内部开设固定槽,并在固定槽内部开设等列开设的定位孔,使用时,通过判断定位孔的行数,可直观的判断出主体裁剪所处的位置,这样可减少裁剪前的准备流程,使得对光子晶体薄膜进行裁剪时更加方便精准。

12、2、在本装置中,设置了保护组件,在主体的两端各贴合一组保护层,在保护层的内部中间位置开设内槽,并使内槽贯穿保护层的两侧,将拉带插接到内槽中,使用时,拉带可随主体一同剪断,将拉带末端从内槽中拉出,通过同时向两侧拉动拉带,可使拉带来带动保护层在主体上移动,并使保护层快速从主体上进行剥离。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子晶体薄膜,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机构(1);所述安装机构(1)包括有主体(101)和连接条(1011),所述主体(101)为柔性材质;所述连接条(1011)共设有两组,且连接条(1011)对称设在主体(101)两侧的中间位置;所述安装机构(1)上设有保护组件(2),保护组件(2)的保护层(201)贴合在主体(101)的两端,且保护层(201)内的固定槽(202)与主体(101)的外端相卡合,并且保护层(201)外端的插接件(204)贯穿主体(101)两端的连接孔(10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子晶体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机构(1)包括:连接孔(102)和导向孔(103);所述连接孔(102)共设有两列,且连接孔(102)开设在每组连接条(1011)内侧的中间位置,并且连接孔(102)贯穿连接条(1011);所述导向孔(103)共设有两列,且导向孔(103)开设在连接条(1011)与主体(101)的连接处,并且导向孔(103)贯穿连接条(1011)两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子晶体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组件(2)包括:保护层(201)和受力槽(2011);所述保护层(201)为柔性结构,且保护层(201)共设有两组;所述受力槽(2011)共设有两列,且受力槽(2011)对称开设在两组保护层(201)的外侧两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光子晶体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组件(2)包括:固定槽(202)、吸附槽(2021)和定位孔(2022);所述固定槽(202)设在保护层(201)的内侧,且固定槽(202)贯穿保护层(201)的两端;所述吸附槽(2021)设有两列,且吸附槽(2021)对称设在保护层(201)的内侧;所述定位孔(2022)等距开设在固定槽(202)的内侧,且定位孔(2022)贯穿保护层(201)两侧,每行定位孔(2022)与两侧的受力槽(2011)处在同一直线上。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光子晶体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组件(2)包括:内槽(203)和拉带(2031);所述内槽(203)开设在保护层(201)内侧的中间位置,且内槽(203)贯穿保护层(201)的两侧;所述拉带(2031)插接在内槽(203)中。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光子晶体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组件(2)包括:插接件(204)和固定孔(205);所述插接件(204)共设有两列,且插接件(204)设在上方保护层(201)的底部两侧;所述固定孔(205)共设有两列,且固定孔(205)开设在下方保护层(201)的两侧,并且固定孔(205)内插接有插接件(204)。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子晶体薄膜,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机构(1);所述安装机构(1)包括有主体(101)和连接条(1011),所述主体(101)为柔性材质;所述连接条(1011)共设有两组,且连接条(1011)对称设在主体(101)两侧的中间位置;所述安装机构(1)上设有保护组件(2),保护组件(2)的保护层(201)贴合在主体(101)的两端,且保护层(201)内的固定槽(202)与主体(101)的外端相卡合,并且保护层(201)外端的插接件(204)贯穿主体(101)两端的连接孔(10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子晶体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机构(1)包括:连接孔(102)和导向孔(103);所述连接孔(102)共设有两列,且连接孔(102)开设在每组连接条(1011)内侧的中间位置,并且连接孔(102)贯穿连接条(1011);所述导向孔(103)共设有两列,且导向孔(103)开设在连接条(1011)与主体(101)的连接处,并且导向孔(103)贯穿连接条(1011)两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子晶体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组件(2)包括:保护层(201)和受力槽(2011);所述保护层(201)为柔性结构,且保护层(201)共设有两组;所述受力槽(2011)共设有两列,且受力槽(20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波陈亮许江勇周丽萍舒仕海
申请(专利权)人:兴义民族师范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