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压供配电变电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978808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1:25
本技术涉及控制装置领域,具体为一种低压供配电变电控制装置。包括控制箱和铰接设于控制箱前端一侧的箱门,控制箱内部固定设有控制模组,控制箱左右两侧均开设有散热口,控制箱外侧设有与散热口相配合的侧防护板,两个侧防护板上端与控制箱外表面铰接配合,控制箱内壁对称设有两个与散热口相配合的防尘组件。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侧防护板,实现对散热口防护的效果,避免散热口处于敞口状态,灰尘容易进入控制箱内造成控制模组积灰影响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控制装置领域,具体为一种低压供配电变电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1、低压供配电变电装置是在电力系统中对高压配电柜、发电机、变压器、电力线路、断路器、低压开关柜、配电盘、开关箱和控制装置等设备的统称,大多数控制装置的控制模组设置在控制箱内部,控制箱侧壁上设有散热口,便于进行有效的散热,但是散热口开口较大容易造成外部灰尘进入控制箱内积落在控制模组上,影响控制模组的散热,散热口开口较小,灰尘容易积累堵塞,难以进行清理,影响散热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控制装置的控制模组设置在控制箱内部,控制箱侧壁上设有散热口,便于进行有效的散热,但是散热口开口较大容易造成外部灰尘进入控制箱内积落在控制模组上,影响控制模组的散热,散热口开口较小,灰尘容易积累堵塞,难以进行清理,影响散热效果。

2、为解决以上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低压供配电变电控制装置,包括控制箱和铰接设于控制箱前端一侧的箱门,所述控制箱内部固定设有控制模组,所述控制箱左右两侧均开设有散热口,所述控制箱外侧设有与散热口相配合的侧防护板,两个所述侧防护板上端与控制箱外表面铰接配合,所述控制箱内壁对称设有两个与散热口相配合的防尘组件。

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侧防护板,实现对散热口防护的效果,避免散热口处于敞口状态,灰尘容易进入控制箱内造成控制模组积灰影响使用。

4、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散热口容易聚集灰尘堵塞,影响散热效果。>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进一步改进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所述防尘组件包括矩形框、滑动套设于矩形框上端的匚型框和上下对称设于控制箱内壁的两个固定滑轨,所述匚型框内壁与矩形框外壁相互接触,所述矩形框上端面与匚型框内顶面通过弹簧连接,所述弹簧数量为多个且呈线性分布,所述匚型框上端面和矩形框下端面均固定设有与固定滑轨相配合的水平滑条,上方所述固定滑轨中部螺纹贯穿设有用于挤压水平滑条的调节螺栓,所述匚型框中部转动设有多个与侧防护板相配合的转动叶板,多个所述转动叶板的转轴与水平滑条相互平行且呈上下分布,所述匚型框中部设有多个分别与转动叶板相配合的挤压杆,所述挤压杆下表面分别与转动叶板上表面相互接触。

6、上述改进产生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转动调节螺栓使得控制箱箱门向下运动,进而挤压水平滑条使得匚型框和挤压杆向下运动,分别通过挤压杆挤压转动叶板使得8偏转,进而使得转动叶板一端穿过散热口将固定板顶起,并且保证转动叶板处于倾斜状态,有效防止灰尘进入控制箱内部,同时通过拧松调节螺栓,解除对转动叶板的挤压,进而实现转动叶板恢复原状,便于工作人员将矩形框拆卸取出进行清洁更换。

7、本技术进一步改进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所述调节螺栓下端一截为光滑状,上方所述水平滑条中部开设有与调节螺栓相配合的限位孔。

8、上述改进产生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调节螺栓与限位孔的相互配合,实现对匚型框水平滑动限位的效果,进而保证矩形框和匚型框安装后的稳定性。

9、本技术进一步改进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匚型框上端一侧固定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内侧设有竖直滑条,上方所述固定滑轨一端开设有与竖直滑条相配合的竖向滑槽。

10、上述改进产生的有益效果为:通过竖直滑条与竖向滑槽的相互配合,使得固定板竖直稳定上下运动,进而保证匚型框上下滑动的稳定性。

1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转动叶板与挤压杆之间挤压接触存在摩擦阻力。

1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进一步改进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多个所述挤压杆两端与匚型框内侧转动连接。

13、上述改进产生的有益效果为:使得挤压杆在挤压转动叶板过程中,挤压杆受力可以产生转动,有效避免挤压杆与转动叶板之间产生摩擦。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低压供配电变电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箱(1)和铰接设于控制箱(1)前端一侧的箱门(2),所述控制箱(1)内部固定设有控制模组(4),所述控制箱(1)左右两侧均开设有散热口,所述控制箱(1)外侧设有与散热口相配合的侧防护板(3),两个所述侧防护板(3)上端与控制箱(1)外表面铰接配合,所述控制箱(1)内壁对称设有两个与散热口相配合的防尘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压供配电变电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组件包括矩形框(7)、滑动套设于矩形框(7)上端的匚型框(5)和上下对称设于控制箱(1)内壁的两个固定滑轨(6),所述匚型框(5)内壁与矩形框(7)外壁相互接触,所述矩形框(7)上端面与匚型框(5)内顶面通过弹簧(10)连接,所述弹簧(10)数量为多个且呈线性分布,所述匚型框(5)上端面和矩形框(7)下端面均固定设有与固定滑轨(6)相配合的水平滑条(13),上方所述固定滑轨(6)中部螺纹贯穿设有用于挤压水平滑条(13)的调节螺栓(12),所述匚型框(5)中部转动设有多个与侧防护板(3)相配合的转动叶板(8),多个所述转动叶板(8)的转轴与水平滑条(13)相互平行且呈上下分布,所述匚型框(5)中部设有多个分别与转动叶板(8)相配合的挤压杆(9),所述挤压杆(9)下表面分别与转动叶板(8)上表面相互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低压供配电变电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螺栓(12)下端一截为光滑状,上方所述水平滑条(13)中部开设有与调节螺栓(12)相配合的限位孔(15)。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低压供配电变电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匚型框(5)上端一侧固定设有固定板(11),所述固定板(11)内侧设有竖直滑条(14),上方所述固定滑轨(6)一端开设有与竖直滑条(14)相配合的竖向滑槽。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低压供配电变电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挤压杆(9)两端与匚型框(5)内侧转动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压供配电变电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箱(1)和铰接设于控制箱(1)前端一侧的箱门(2),所述控制箱(1)内部固定设有控制模组(4),所述控制箱(1)左右两侧均开设有散热口,所述控制箱(1)外侧设有与散热口相配合的侧防护板(3),两个所述侧防护板(3)上端与控制箱(1)外表面铰接配合,所述控制箱(1)内壁对称设有两个与散热口相配合的防尘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压供配电变电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组件包括矩形框(7)、滑动套设于矩形框(7)上端的匚型框(5)和上下对称设于控制箱(1)内壁的两个固定滑轨(6),所述匚型框(5)内壁与矩形框(7)外壁相互接触,所述矩形框(7)上端面与匚型框(5)内顶面通过弹簧(10)连接,所述弹簧(10)数量为多个且呈线性分布,所述匚型框(5)上端面和矩形框(7)下端面均固定设有与固定滑轨(6)相配合的水平滑条(13),上方所述固定滑轨(6)中部螺纹贯穿设有用于挤压水平滑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邢智郑嘉嘉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宏发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