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电子挂锁及开闭锁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电子挂锁及开闭锁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978192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1:25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子挂锁及开闭锁方法,电子挂锁包括锁体组件、锁舌组件和锁止组件,锁体组件包括锁壳体和锁环;锁舌组件包括第一锁舌、第二锁舌和锁合联动结构,第一锁舌和第二锁舌的第一端分别卡接锁环,第一锁舌和第二锁舌的第二端分别铰接锁合联动结构,锁合联动结构向下移动以带动第一锁合和第二锁舌转动并解除对锁环的卡接;锁止组件包括锁止驱动器、锁止离合轴和锁止结构,锁止结构用于卡接锁合联动结构以阻止锁合联动结构向下移动;锁止离合轴设置有第二避让区,锁止离合轴转动以使第二避让区与锁止结构的位置对应,锁合联动结构向下移动并推动锁止结构,以使锁止结构卡接于第二避让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物联网智能终端,特别涉及一种电子挂锁及开闭锁方法


技术介绍

1、电子挂锁在户外柜的应用很广泛,尤其是电信行业的户外基站通常会配置挂锁,并利用机械钥匙或电子钥匙或智能终端开锁。但一方面,电子挂锁的内部结构精密复杂,锁舌可能会存在动作卡死,导致电子挂锁故障,稳定性差,使用寿命短。而且,开锁或闭锁时内部的传动结构多,导致电机驱动时耗能大。另一方面,电子挂锁所采用的常规电机在实现锁舌的离合时,需要启动两次,开锁时启动一次,闭锁时再启动一次,电机耗能大,且频繁启动容易造成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之一,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子挂锁及开闭锁方法,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2、本申请所提供的电子挂锁包括锁体组件、锁舌组件和锁止组件,所述锁体组件包括锁壳体和锁环,所述锁环具有长端和短端;所述锁舌组件设置于所述锁壳体中,所述锁舌组件包括第一锁舌、第二锁舌和锁合联动结构,所述第一锁舌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锁舌的第一端分别用于卡接所述锁环的外侧壁,所述第一锁舌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锁舌的第二端分别铰接于所述锁合联动结构的上端,所述锁合联动结构向下移动以带动所述第一锁合和所述第二锁舌转动并解除对所述锁环的卡接,所述第一锁舌的第三端设置于所述锁环的外侧壁,所述锁环下压所述第一锁舌,以使所述第一锁舌转动并卡接所述锁环以及所述第一锁舌带动所述锁合联动结构向上移动和所述第二锁舌卡接所述锁环;所述锁止组件包括锁止驱动器、锁止离合轴和锁止结构,所述锁止离合轴连接所述锁止驱动器的输出端,所述锁止结构设置于所述锁止离合轴的外周侧面和所述锁合联动结构的外周侧面之间,所述锁止结构用于卡接所述锁合联动结构的外周侧面以阻止所述锁合联动结构向下移动;其中,所述锁止离合轴的外周侧面设置有第二避让区,所述锁止驱动器驱动所述锁止离合轴转动以使所述第二避让区与所述锁止结构的位置对应,所述锁合联动结构向下移动并推动所述锁止结构远离所述锁合联动结构,以使所述锁止结构卡接于所述第二避让区。

3、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锁止组件包括锁止传动轴和扭转弹性件,所述锁止传动轴连接所述锁止驱动器的转轴,所述锁止离合轴套设于所述锁止传动轴的外侧,所述扭转弹性件设置于所述锁止传动轴,且所述扭转弹性件的扭臂分别作用于所述锁止传动轴和所述锁止离合轴;所述锁止驱动器驱动所述锁止传动轴正向转动,且所述锁止传动轴正向转动行程包括锁止行程和蓄能行程;

4、所述锁止行程中,所述锁止传动轴通过扭转弹性件带动所述锁止离合轴正向转动,所述锁止传动轴和所述锁止离合轴同步转动设定角度,以使所述第二避让区处于对应所述锁止结构的位置,且所述锁止结构进入所述第二避让区并卡住所述锁止离合轴;

5、所述蓄能行程中,所述锁止驱动器继续驱动所述锁止传动轴正向转动,以使所述锁止传动轴将所述扭转弹性件压缩蓄能。

6、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锁止传动轴的外周侧壁设置有至少一个传动凸起部,所述锁止离合轴的内侧壁设置有至少一个传动凹陷区,所述传动凸起部位于所述传动凹陷区,沿所述锁止离合轴的内侧壁的圆周方向,所述传动凹陷区的宽度大于所述传动凸起部的宽度;所述锁止驱动器继续驱动所述锁止传动轴正向转动时,若所述传动凸起部抵接所述传动凹陷区的内侧壁,则所述蓄能行程终止。

7、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电子挂锁包括nfc组件,所述nfc组件设置于所述锁壳体中,所述nfc组件与所述锁止驱动器电连接。

8、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电子挂锁包括内支架,所述锁合联动结构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内支架,所述锁止组件设置于所述内支架,所述内支架设置有内通道,所述锁止结构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内通道,所述锁止结构沿所述内通道在所述锁合联动结构和所述锁止离合轴之间往复移动。

9、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锁舌的第三端设置有u型缺口,所述锁环的长端贯穿所述u型缺口。

10、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电子挂锁包括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设置于所述锁合联动结构的顶部,所述第一弹性件对所述锁合联动结构施加弹性力,以使所述锁合联动结构向下移动;所述电子挂锁包括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设置于所述锁壳体中,且所述第二弹性件设置于所述锁环的长端,所述第二弹性件对所述锁环施加弹性力,以使所述锁环向上移动。

11、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锁合联动结构包括锁合联动杆和锁合联动座,所述第一锁舌和所述第二锁舌均铰接于所述锁合联动座,所述锁合联动杆的顶部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锁合联动座,所述锁合联动杆的底部设置有手动解锁连接端,所述锁合联动杆的外侧壁设置有第一避让区,所述第一避让区沿所述锁合联动杆的轴向设置为凹槽或凹面,手动转动所述锁合联动杆,以使所述第一避让区转动至与所述锁止结构配合的位置。

12、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电子挂锁包括第三弹性件,所述第三弹性件对所述锁合联动杆施加弹性力,以使所述锁合联动杆转动至与所述锁止结构卡接的位置;所述第三弹性件设置为扭簧,所述第三弹性件套设于所述锁合联动杆的外侧。

13、本申请所提供的开闭锁方法基于电子挂锁实施,所述开闭锁方法包括如下工作流程:

14、电子挂锁闭锁时,锁合联动结构处于第一锁止位置,第一锁舌的第一端和第二锁舌的第一端卡接于锁环,锁止结构与第二避让区的位置错开,锁止离合轴的外周侧壁抵住锁止结构以使锁止结构处于第二锁止位置,且锁止结构卡接用于锁合联动结构的外侧壁;

15、锁止传动轴通过扭转弹性件带动锁止离合轴正向转动,锁止传动轴和锁止离合轴同步转动设定角度,以使第二避让区处于对应锁止结构的位置;

16、锁合联动结构向下移动至第一解锁位置,锁合联动结构带动第一锁舌和第二锁合转动以解除对锁环的卡接,且锁合联动结构的外侧壁推动锁止结构远离锁合联动结构,锁止结构进入第二避让区并卡住锁止离合轴,锁止结构处于第二解锁位置;

17、锁止驱动器继续驱动锁止传动轴正向转动,以使锁止传动轴将扭转弹性件压缩蓄能;

18、锁环下压,第一锁舌转动并卡接锁环,第一锁舌带动锁合联动结构向上移动至第一锁止位置,锁合联动结构带动第二锁舌转动以卡接锁环;

19、锁止离合器在扭转弹性件的作用下反向转动,以将锁止结构推动靠近锁合联动结构,锁止结构卡接锁合联动结构的外侧壁,锁止结构处于第二锁止位置。

20、本申请的实施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开锁时,锁止驱动器驱动锁止离合轴转动设定角度,锁止离合轴的外侧壁解除对锁止结构的抵住,且第二避让区对应锁止结构的位置,锁止结构可活动,此时锁合联动结构向下移动,将锁止结构向第二避让区推动,且锁合联动结构带动第一锁舌和第二锁舌转动,实现电子挂锁的解锁。开锁过程中,锁止驱动器的耗能在于驱动锁止离合轴转动设定角度,因此锁止驱动器耗能少,且锁合联动结构的上下移动配合第一锁舌和第二锁舌的转动实现解锁,降低第一锁舌和第二锁舌卡死的风险,提高开闭锁的稳定性。本申请可广泛应用于物联网智能终端的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子挂锁,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挂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组件包括锁止传动轴(4400)和扭转弹性件(4500),所述锁止传动轴(4400)连接所述锁止驱动器(4200)的转轴,所述锁止离合轴(4300)套设于所述锁止传动轴(4400)的外侧,所述扭转弹性件(4500)设置于所述锁止传动轴(4400),且所述扭转弹性件(4500)的扭臂分别作用于所述锁止传动轴(4400)和所述锁止离合轴(4300);所述锁止驱动器(4200)驱动所述锁止传动轴(4400)正向转动,且所述锁止传动轴(4400)正向转动行程包括锁止行程和蓄能行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挂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传动轴(4400)的外周侧壁设置有至少一个传动凸起部(4401),所述锁止离合轴(4300)的内侧壁设置有至少一个传动凹陷区(4302),所述传动凸起部(4401)位于所述传动凹陷区(4302),沿所述锁止离合轴(4300)的内侧壁的圆周方向,所述传动凹陷区(4302)的宽度大于所述传动凸起部(4401)的宽度;所述锁止驱动器(4200)继续驱动所述锁止传动轴(4400)正向转动时,若所述传动凸起部(4401)抵接所述传动凹陷区(4302)的内侧壁,则所述蓄能行程终止。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电子挂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挂锁包括NFC组件,所述NFC组件设置于所述锁壳体(1100)中,所述NFC组件与所述锁止驱动器(4200)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电子挂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挂锁包括内支架(5000),所述锁合联动结构(2200)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内支架(5000),所述锁止组件设置于所述内支架(5000),所述内支架(5000)设置有内通道,所述锁止结构(4100)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内通道,所述锁止结构(4100)沿所述内通道在所述锁合联动结构(2200)和所述锁止离合轴(4300)之间往复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挂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舌(2101)的第三端设置有U型缺口(2103),所述锁环(1200)的长端贯穿所述U型缺口(210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挂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挂锁包括第一弹性件(2300),所述第一弹性件(2300)设置于所述锁合联动结构(2200)的顶部,所述第一弹性件(2300)对所述锁合联动结构(2200)施加弹性力,以使所述锁合联动结构(2200)向下移动;所述电子挂锁包括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设置于所述锁壳体(1100)中,且所述第二弹性件设置于所述锁环(1200)的长端,所述第二弹性件对所述锁环(1200)施加弹性力,以使所述锁环(1200)向上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挂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合联动结构(2200)包括锁合联动杆(2201)和锁合联动座(2202),所述第一锁舌(2101)和所述第二锁舌(2102)均铰接于所述锁合联动座(2202),所述锁合联动杆(2201)的顶部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锁合联动座(2202),所述锁合联动杆(2201)的底部设置有手动解锁连接端(2204),所述锁合联动杆(2201)的外侧壁设置有第一避让区(2203),所述第一避让区(2203)沿所述锁合联动杆(2201)的轴向设置为凹槽或凹面,手动转动所述锁合联动杆(2201),以使所述第一避让区(2203)转动至与所述锁止结构(4100)配合的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挂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挂锁包括第三弹性件(2400),所述第三弹性件(2400)对所述锁合联动杆(2201)施加弹性力,以使所述锁合联动杆(2201)转动至与所述锁止结构(4100)卡接的位置;所述第三弹性件(2400)设置为扭簧,所述第三弹性件(2400)套设于所述锁合联动杆(2201)的外侧。

10.一种开闭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开闭锁方法基于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挂锁实施,所述开闭锁方法的工作流程包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挂锁,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挂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组件包括锁止传动轴(4400)和扭转弹性件(4500),所述锁止传动轴(4400)连接所述锁止驱动器(4200)的转轴,所述锁止离合轴(4300)套设于所述锁止传动轴(4400)的外侧,所述扭转弹性件(4500)设置于所述锁止传动轴(4400),且所述扭转弹性件(4500)的扭臂分别作用于所述锁止传动轴(4400)和所述锁止离合轴(4300);所述锁止驱动器(4200)驱动所述锁止传动轴(4400)正向转动,且所述锁止传动轴(4400)正向转动行程包括锁止行程和蓄能行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挂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传动轴(4400)的外周侧壁设置有至少一个传动凸起部(4401),所述锁止离合轴(4300)的内侧壁设置有至少一个传动凹陷区(4302),所述传动凸起部(4401)位于所述传动凹陷区(4302),沿所述锁止离合轴(4300)的内侧壁的圆周方向,所述传动凹陷区(4302)的宽度大于所述传动凸起部(4401)的宽度;所述锁止驱动器(4200)继续驱动所述锁止传动轴(4400)正向转动时,若所述传动凸起部(4401)抵接所述传动凹陷区(4302)的内侧壁,则所述蓄能行程终止。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电子挂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挂锁包括nfc组件,所述nfc组件设置于所述锁壳体(1100)中,所述nfc组件与所述锁止驱动器(4200)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电子挂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挂锁包括内支架(5000),所述锁合联动结构(2200)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内支架(5000),所述锁止组件设置于所述内支架(5000),所述内支架(5000)设置有内通道,所述锁止结构(4100)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内通道,所述锁止结构(4100)沿所述内通道在所述锁合联动结构(2200)和所述锁止离合轴(4300)之间往复移动。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胜朝李小东黄雄凡梁海坤林志海黄思锷徐胜仁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明居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