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发热体及其制备方法和气溶胶产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发热体及其制备方法和气溶胶产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978174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1:25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发热体及其制造方法和气溶胶产生装置,该方法包括:在第一导热部的第一抵接面和/或第二导热部的第二抵接面上形成凹槽;在凹槽的内部设置发热部以及电极部;对第一抵接面和第二抵接面活化处理,对第一抵接面和第二抵接面依次进行抵接、热压键合和退火,制得发热体。本申请的发热体的制造方法通过将基体分为第一导热部和第二导热部,在第一导热部和/或第二导热部上设置凹槽,并将发热部设置在凹槽中,以实现发热部设置在基体内部的结构,最后再通过键合将第一导热部和第二导热部组装起来,基体可以充当保护壳将发热部保护起来,防止了发热体在长时间使用后发热部容易损坏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雾化,具体涉及一种发热体及其制备方法和气溶胶产生装置


技术介绍

1、气溶胶产生装置通常可以插入气溶胶产生基质,气溶胶产生装置中的发热体在通电后对气溶胶产生基质中的气溶胶产生基质加热,这种方式能在不燃烧的前提下,让气溶胶产生基质产生用户所需要的气溶胶。

2、现有的气溶胶产生装置的针式发热体,通常在发热体的基体的外表面印刷电阻浆料,以形成发热线路,然而在基体的外表面的发热线路容易在长时间使用后脱落剥离,导致发热体的使用寿命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发热体的发热线路容易在长时间使用后脱落剥离,导致发热体的使用寿命。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发热体的制造方法,包括:

3、在第一导热部的第一抵接面和/或第二导热部的第二抵接面上形成凹槽;

4、在凹槽的内部设置发热部以及电极部;

5、对第一抵接面和第二抵接面活化处理,对第一抵接面和第二抵接面依次进行抵接、热压键合和退火,制得发热体。

6、在一种实施例中,发热部为发热丝或发热片,将发热部放置于凹槽的内部;或者,发热部为透明氧化物陶瓷导电膜或金属薄膜,在凹槽内通过沉积的方式形成发热部;或者,发热部为发热厚膜,在凹槽内通过发热浆料印刷、烧结的方式形成发热部。

7、在一种实施例中,采用酸性溶液或碱性溶液或过氧化物溶液对第一抵接面和第二抵接面活化处理,和/或,采用等离子活化处理对第一抵接面和第二抵接面进行活化处理。

8、在一种实施例中,发热部为发热丝或发热片,在凹槽的内部设置发热部之前,还包括:在发热部的表面形成涂层,涂层包括氧化物涂层、碳化物涂层、尖晶石涂层、钻石涂层、类钻石涂层、金刚石涂层中的一种或多种。

9、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发热体,包括基体、发热部和电极部。基体包括第一导热部和第二导热部,第一导热部具有第一抵接面,第二导热部具有第二抵接面,第一抵接面与第二抵接面连接;第一抵接面与第二抵接面中的至少一个具有凹槽;发热部在通电后能够产生热量,发热部的至少部分设置于凹槽的内部;发热部具有弯折部分,凹槽的一部分形状与发热部的形状相匹配;电极部的至少部分设置于凹槽的内部,电极部的一端与发热部连接,电极部的另一端用于与电源电连接。

10、在一种实施例中,第一抵接面和第二抵接面中设有凹槽的抵接面包括第一抵接区和第二抵接区,第一抵接区和第二抵接区通过凹槽间隔;发热部上具有镂空部分,第二抵接区的一部分形状与镂空部分相匹配。

11、在一种实施例中,第一抵接面与第二抵接面键合连接。

12、在一种实施例中,基体的材质包括玻璃和玻璃陶瓷中的一种或两种。

13、在一种实施例中,发热部为发热丝、发热片、透明氧化物陶瓷导电膜、金属薄膜、发热厚膜中的一种或多种。

14、在一种实施例中,发热部的表面设有涂层,涂层包括氧化物涂层、碳化物涂层、尖晶石涂层、钻石涂层、类钻石涂层、金刚石涂层中的一种或多种。

1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包括上述任一项所涉及的发热体。

16、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发热体及其制造方法和气溶胶产生装置,发热体的制造方法包括:在第一导热部的第一抵接面和/或第二导热部的第二抵接面上形成凹槽;在凹槽的内部设置发热部以及电极部;对第一抵接面和第二抵接面活化处理,对第一抵接面和第二抵接面依次进行抵接、热压键合和退火,制得发热体。本申请的发热体的制造方法通过将基体分为第一导热部和第二导热部,在第一导热部和/或第二导热部上设置凹槽,并将发热部设置在凹槽中,以实现发热部设置在基体内部的结构,最后再通过键合将第一导热部和第二导热部组装起来,基体可以充当保护壳将发热部保护起来,防止了发热体在长时间使用后发热部容易损坏的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热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部为发热丝或发热片,将所述发热部放置于所述凹槽的内部;或者,所述发热部为透明氧化物陶瓷导电膜或金属薄膜,在所述凹槽内通过沉积的方式形成所述发热部;或者,所述发热部为发热厚膜,在所述凹槽内通过发热浆料印刷、烧结的方式形成所述发热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酸性溶液或碱性溶液或过氧化物溶液对所述第一抵接面和所述第二抵接面活化处理,和/或,采用等离子活化处理对所述第一抵接面和所述第二抵接面进行活化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部为发热丝或发热片,在所述凹槽的内部设置发热部之前,还包括:在所述发热部的表面形成涂层,所述涂层包括氧化物涂层、碳化物涂层、尖晶石涂层、钻石涂层、类钻石涂层、金刚石涂层中的一种或多种。

5.一种发热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抵接面和所述第二抵接面中设有凹槽的抵接面包括第一抵接区和第二抵接区,第一抵接区和第二抵接区通过所述凹槽间隔;所述发热部上具有镂空部分,所述第二抵接区的一部分形状与所述镂空部分相匹配。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抵接面与所述第二抵接面键合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的材质包括玻璃和玻璃陶瓷中的一种或两种;所述发热部为发热丝、发热片、透明氧化物陶瓷导电膜、金属薄膜、发热厚膜中的一种或多种。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部的表面设有涂层,所述涂层包括氧化物涂层、碳化物涂层、尖晶石涂层、钻石涂层、类钻石涂层、金刚石涂层中的一种或多种。

10.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5-9任一项所述的发热体。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热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部为发热丝或发热片,将所述发热部放置于所述凹槽的内部;或者,所述发热部为透明氧化物陶瓷导电膜或金属薄膜,在所述凹槽内通过沉积的方式形成所述发热部;或者,所述发热部为发热厚膜,在所述凹槽内通过发热浆料印刷、烧结的方式形成所述发热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酸性溶液或碱性溶液或过氧化物溶液对所述第一抵接面和所述第二抵接面活化处理,和/或,采用等离子活化处理对所述第一抵接面和所述第二抵接面进行活化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部为发热丝或发热片,在所述凹槽的内部设置发热部之前,还包括:在所述发热部的表面形成涂层,所述涂层包括氧化物涂层、碳化物涂层、尖晶石涂层、钻石涂层、类钻石涂层、金刚石涂层中的一种或多种。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鄢文超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基克纳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