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光伏,特别涉及一种光伏支架和应用该光伏支架的光伏系统。
技术介绍
1、传统的屋面光伏发电系统的支架多采用固定式支架,即不能调整其支撑的光伏组件的角度。或者传统的可调屋面光伏发电系统的支架的适应场景单一,例如一些光伏支架的构件仅能够与有导轨的光伏组件固定支架进行连接,一些光伏支架的构件仅适用于与无导轨的光伏组件固定支架进行连接,从而降低了安装效率,适应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光伏支架,旨在改善传统的光伏支架适应性较差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的光伏支架,包括前支撑组件、后支撑组件以及光伏组件固定支架,所述前支撑组件包括前支撑底座和前角撑,所述前角撑与所述前支撑底座铰接;所述后支撑组件与所述前支撑组件前后间隔设置,所述后支撑组件包括后支撑底座、后伸缩柱以及后支撑顶座,所述后伸缩柱一端铰接于所述后支撑底座,另一端与所述后支撑顶座铰接;所述光伏组件固定支架相对的两侧分别通过连接组件固定连接于所述前角撑和所述后支撑顶座。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角撑包括: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伸缩柱包括: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相对的两侧均设有避让口,所述外筒对应设有穿设孔,所述穿设孔与所述避让口连通,所述后支撑组件还包括螺栓和配合螺母,所述螺栓的头部卡入所述避让口内,所述螺栓的螺杆穿设所述穿设孔,并伸出至所述外筒外,以与所述配合螺母螺纹连接。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相对的两侧表面的局部内凹形成凹陷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角撑包括: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伸缩柱包括: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相对的两侧均设有避让口,所述外筒对应设有穿设孔,所述穿设孔与所述避让口连通,所述后支撑组件还包括螺栓和配合螺母,所述螺栓的头部卡入所述避让口内,所述螺栓的螺杆穿设所述穿设孔,并伸出至所述外筒外,以与所述配合螺母螺纹连接。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相对的两侧表面的局部内凹形成凹陷部,所述凹陷部贯穿所述外筒的顶端和所述外筒的底端,所述内筒朝向所述凹陷部的侧壁的形状与所述外筒具有所述凹陷部的侧壁的形状适配。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支撑顶座包括: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至少两个连接件,其中一所述连接件连接所述光伏组件固定支架的前侧,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伟宁,武中原,黄侠,曹梦,耿志强,夏登福,
申请(专利权)人:仁卓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