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接线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977609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1:25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接线座,包括底座、设置在底座上的接线板、接线框以及压线螺钉,底座开设有至少一个用于使第一导电材质的导线接入的第一通道,以及至少一个用于使第二导电材质的导线接入的第二通道,接线板包括第一导电材质的上层板以及第二导电材质的下层板,上层板与接线框上部的内壁之间形成用于夹紧第一导电材质的导线的第一接线区域,下层板与接线框下部的内壁之间形成用于夹紧第二导电材质的导线的第二接线区域,本技术能够与不同导电材质的导线间分离连接,避免电化学腐蚀的情况发生,且其既能够与第一导电材质的导线电连接,也能够与第二导电材质的导线间电连接,具备更强的适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输电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接线座


技术介绍

1、目前,光伏并网箱中的接线端子主要采用高导电率的铜或铝等材质制成,而接入光伏并网箱中的导线普遍可能是铝质导线或者铜质导线。当接线端子与接入导线的材质不一致时(例如接线端子由铜制成但是接入导线的材质为铝),会导致两者之间发生电化学腐蚀。如此会增大两者之间接触面的接触电阻,造成发热、短路等情况,更甚情况下还会导致光伏并网箱烧毁。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接线座,用于减少当前导线接入光伏并网箱时可能会因电化学腐蚀的情况而导致的发热、短路等问题,确保光伏并网箱供电的可靠性。

2、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的接线座既能够与第一导电材质的导线电连接,也能够与第二导电材质的导线间电连接,增强了对实际场景的适用性。

3、本技术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的接线座能够通过压线螺钉方便地调整需要连接的导线被接线板压紧的程度,提高了使用的便捷性。

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接线座,包括底座、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接线板、接线框以及压线螺钉,其特点是,所述底座开设有至少一个用于使第一导电材质的导线接入的第一通道,以及至少一个用于使第二导电材质的导线接入的第二通道;

6、所述接线板包括第一导电材质的上层板以及第二导电材质的下层板,所述上层板与所述接线框上部的内壁之间形成用于夹紧所述第一导电材质的导线的第一接线区域,所述下层板与所述接线框下部的内壁之间形成用于夹紧所述第二导电材质的导线的第二接线区域;

7、所述压线螺钉连接于所述接线框和/或与所述接线框同侧的所述底座上,其中控制所述压线螺钉促使所述接线框向下移动时所述第一接线区域逐渐变小,或者,控制所述压线螺钉下移时所述第一接线区域逐渐变小,或者,促使所述接线框向上移动时所述第二接线区域逐渐变小。

8、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底座上开设有用于容纳并允许所述接线框在其中上下移动的容纳槽,所述接线框设置在所述容纳槽中。

9、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接线板包括:设置在所述上层板及所述下层板之间的中间层板,所述中间层板为绝缘材质或者第三导电材质。

10、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接线板沿所述底座高度方向的投影与所述接线框沿所述底座高度方向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叠,并且,所述接线板靠近相应重叠投影区域的一端设置在所述接线框的框内空间中。

11、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接线板靠近所述重叠投影区域的一端设置在所述接线框的框内空间沿所述底座高度方向的中部。

12、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压线螺钉与置于所述接线框上方的所述底座的座体部分配合,所述压线螺钉的底端连接于所述接线框的上部框体。

13、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压线螺钉与置于所述接线框上方的所述底座的座体部分螺旋配合,并且,与所述接线框的上部框体螺旋配合;

14、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压线螺钉与所述接线框的上部框体配合;

15、所述压线螺钉的底端设置在所述接线框的框内空间中,所述上层板与所述压线螺钉的底端之间形成所述第一接线区域。

16、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压线螺钉与置于所述接线框上方的所述底座的座体部分平滑配合,并且,所述压线螺钉与所述接线框的上部框体螺旋配合;

17、所述压线螺钉的底端设置在所述接线框的框内空间中,所述上层板与所述压线螺钉的底端之间形成所述第一接线区域。

18、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压线板,所述压线板连接于所述压线螺钉的底端,所述上层板与所述压线板之间形成所述第一接线区域。

19、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接线框的左侧框体开设有第一贯穿槽,所述接线框的右侧框体开设有第二贯穿槽;

20、所述底座的左侧座体开设有第一配合槽,所述底座的右侧座体开设有第二配合槽;

21、所述压线板的左端贯穿所述第一贯穿槽,并容置在所述第一配合槽中;

22、所述压线板的右端贯穿所述第二贯穿槽,并容置在所述第二配合槽中。

23、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在于:

24、本技术接线座,支持第一导电材质的导线穿过第一通道并容置在第一导电材质的上层板与接线框上部的内壁之间形成的第一接线区域中,如此使用第一接线区域夹紧第一导电材质的导线,可以实现通电;此接线座也支持第二导电材质的导线穿过第二通道并容置在第二导电材质的下层板与接线框下部的内壁之间形成的第二接线区域中,如此使用第二接线区域夹紧第二导电材质的导线,也可以实现通电。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能够与不同导电材质的导线间分离连接,避免电化学腐蚀的情况发生,且在不会发生电化学腐蚀的基础上,此接线座既能够与第一导电材质的导线电连接,也能够与第二导电材质的导线间电连接,适用性更强;进一步本技术接线座中控制压线螺钉促使接线框向下移动时第一接线区域逐渐变小,或者,控制压线螺钉下移时所述第一接线区域逐渐变小,或者,控制压线螺钉促使接线框向上移动时第二接线区域逐渐变小,如此使用者能够方便地调整其需要连接的导线与接线板之间的距离,从而方便地调整需要连接的导线被接线板压紧的程度,提高了接线座的使用便捷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接线座,包括底座、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接线板、接线框以及压线螺钉,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开设有至少一个用于使第一导电材质的导线接入的第一通道,以及至少一个用于使第二导电材质的导线接入的第二通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开设有用于容纳并允许所述接线框在其中上下移动的容纳槽,所述接线框设置在所述容纳槽中。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板包括:设置在所述上层板及所述下层板之间的中间层板,所述中间层板为绝缘材质或者第三导电材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板沿所述底座高度方向的投影与所述接线框沿所述底座高度方向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叠,并且,所述接线板靠近相应重叠投影区域的一端设置在所述接线框的框内空间中。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接线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板靠近所述重叠投影区域的一端设置在所述接线框的框内空间沿所述底座高度方向的中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线螺钉与置于所述接线框上方的所述底座的座体部分配合,所述压线螺钉的底端连接于所述接线框的上部框体。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线螺钉与所述接线框的上部框体配合;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线螺钉与置于所述接线框上方的所述底座的座体部分平滑配合,并且,所述压线螺钉与所述接线框的上部框体螺旋配合;

9.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接线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线板,所述压线板连接于所述压线螺钉的底端,所述上层板与所述压线板之间形成所述第一接线区域。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接线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框的左侧框体开设有第一贯穿槽,所述接线框的右侧框体开设有第二贯穿槽;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接线座,包括底座、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接线板、接线框以及压线螺钉,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开设有至少一个用于使第一导电材质的导线接入的第一通道,以及至少一个用于使第二导电材质的导线接入的第二通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开设有用于容纳并允许所述接线框在其中上下移动的容纳槽,所述接线框设置在所述容纳槽中。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板包括:设置在所述上层板及所述下层板之间的中间层板,所述中间层板为绝缘材质或者第三导电材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板沿所述底座高度方向的投影与所述接线框沿所述底座高度方向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叠,并且,所述接线板靠近相应重叠投影区域的一端设置在所述接线框的框内空间中。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接线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板靠近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长江周超潘明志黄磊
申请(专利权)人:天合富家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