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子铁芯与磁钢的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977537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1:25
本技术属于电机转子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转子铁芯与磁钢的连接结构,包括若干数量的转子铁芯和至少两块磁钢,转子铁芯沿周向上设有至少两个插接孔,插接孔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第一弹性件远离所述插接孔的一侧设有第一形变间隙,第二弹性件远离所述插接孔的一侧设有第二形变间隙,若干转子铁芯沿竖直方向堆叠,插接孔、第一形变间隙和第二形变间隙均沿竖直方向贯通若干转子铁芯,磁钢沿竖直方向插接在插接孔内,磁钢的两侧分别与每个转子铁芯上的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抵接。本技术的优点在于:转子铁芯上的弹性件与磁钢的抵接,实现磁钢与转子铁芯上插接孔的装配连接,成本低,工序简单,提高了转子的动平衡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电机转子,具体涉及一种转子铁芯与磁钢的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1、电机是指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转换或传递的一种电磁装置,它的主要作用是产生驱动转矩,作为用电器或各种机械的动力源,电机旋转部分叫转子铁芯,不转动叫定子铁芯。

2、现有技术中磁钢与转子铁芯连接时,一种方式是通过将磁钢插入转子铁芯预存的空隙内,之后在间隙内填充胶水来固定,还有一种方式是将磁钢通过注塑固定在转子铁芯的一端,上述两种方式的工艺复杂,而且胶水容易积堆,不均匀,导致转子的动平衡差,电机nvh性能差,而注塑的塑料有气孔,质量分布不均匀也会影响转子的动平衡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转子铁芯与磁钢的连接结构,利用转子铁芯上的弹性结构与磁钢的抵接,实现磁钢与转子铁芯上插接孔的装配连接,成本低,工序简单,而且提高了转子的动平衡性能。

2、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出一种转子铁芯与磁钢的连接结构,包括:若干数量的转子铁芯和至少两块磁钢,所述转子铁芯沿周向上间隔均布设有至少两个插接孔,所述插接孔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远离所述插接孔的一侧设有第一形变间隙,所述第二弹性件远离所述插接孔的一侧设有第二形变间隙,若干所述转子铁芯沿竖直方向堆叠,所述插接孔、第一形变间隙和第二形变间隙均沿竖直方向贯通若干所述转子铁芯,所述磁钢沿竖直方向插接在所述插接孔内,且所述磁钢的两侧分别与每个转子铁芯上的所述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抵接。

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的磁钢与转子铁芯连接时,将磁钢插入转子铁芯上得插接孔处,磁钢的两侧将插接孔处的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抵压变形,使得第一弹性件远离插接孔一侧向第一形变间隙处变形,第二弹性件远离插接孔一侧向第二形变间隙变形,之后磁钢插入插接孔内,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抵紧在磁钢的两侧,从而将磁钢固定在插接孔内,避免磁钢在插接孔内的来回晃动,保证磁钢插接的稳定性。所以本技术利用转子铁芯上的弹性结构与磁钢的抵接,实现磁钢与转子铁芯上插接孔的装配连接,成本低,工序简单,而且提高了转子的动平衡性能。

4、在上述的一种转子铁芯与磁钢的连接结构中,所述第一弹性件和所述第二弹性件均为细长状弧形铁片结构,所述弧形铁片结构与所述磁钢的接触面为圆弧形,且所述接触面与所述磁钢的侧面抵接。细长的弧形铁片结构,具有一定的弹性,可在磁钢的挤压向远离插接孔一侧移动。

5、在上述的一种转子铁芯与磁钢的连接结构中,所述插接孔分别与所述第一形变间隙和所述第二形变间隙连通,使得电机内磁路形成一条,减小磁路的漏磁量,提高电机性能。

6、在上述的一种转子铁芯与磁钢的连接结构中,所述转子铁芯与所述第一弹性件、第二弹性件一体冲压成型,生产方便,增强第一弹性件、第二弹性件和转子铁芯的结构强度。

7、在上述的一种转子铁芯与磁钢的连接结构中,所述转子铁芯沿周向上间隔均布设有若干减重孔。通过设置减重孔,在保证转矩不变的情况下,减轻了转子铁芯的重量,可减少电机的功率损失。

8、在上述的一种转子铁芯与磁钢的连接结构中,所述转子铁芯的中心设有轴孔,所述轴孔的周壁上间隔均布设有若干凸孔,所述轴孔与凸孔连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转子铁芯与磁钢的连接结构,包括:若干数量的转子铁芯(1)和至少两块磁钢(2),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铁芯(1)沿周向上间隔均布设有至少两个插接孔(3),所述插接孔(3)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弹性件(4)和第二弹性件(5),所述第一弹性件(4)远离所述插接孔(3)的一侧设有第一形变间隙(6),所述第二弹性件(5)远离所述插接孔(3)的一侧设有第二形变间隙(7),若干所述转子铁芯(1)沿竖直方向堆叠,所述插接孔(3)、第一形变间隙(6)和第二形变间隙(7)均沿竖直方向贯通若干所述转子铁芯(1),所述磁钢(2)沿竖直方向插接在所述插接孔(3)内,且所述磁钢(2)的两侧分别与每个转子铁芯(1)上的所述第一弹性件(4)和第二弹性件(5)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子铁芯与磁钢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件(4)和所述第二弹性件(5)均为细长状弧形铁片结构,所述弧形铁片结构与所述磁钢(2)的接触面为圆弧形,且所述接触面与所述磁钢(2)的侧面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转子铁芯与磁钢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孔(3)分别与所述第一形变间隙(6)和所述第二形变间隙(7)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转子铁芯与磁钢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铁芯(1)与所述第一弹性件(4)、第二弹性件(5)一体冲压成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转子铁芯与磁钢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铁芯(1)沿周向上间隔均布设有若干减重孔(8)。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转子铁芯与磁钢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铁芯(1)的中心设有轴孔(9),所述轴孔(9)的周壁上间隔均布设有若干凸孔(10),所述轴孔(9)与凸孔(10)连通。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子铁芯与磁钢的连接结构,包括:若干数量的转子铁芯(1)和至少两块磁钢(2),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铁芯(1)沿周向上间隔均布设有至少两个插接孔(3),所述插接孔(3)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弹性件(4)和第二弹性件(5),所述第一弹性件(4)远离所述插接孔(3)的一侧设有第一形变间隙(6),所述第二弹性件(5)远离所述插接孔(3)的一侧设有第二形变间隙(7),若干所述转子铁芯(1)沿竖直方向堆叠,所述插接孔(3)、第一形变间隙(6)和第二形变间隙(7)均沿竖直方向贯通若干所述转子铁芯(1),所述磁钢(2)沿竖直方向插接在所述插接孔(3)内,且所述磁钢(2)的两侧分别与每个转子铁芯(1)上的所述第一弹性件(4)和第二弹性件(5)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子铁芯与磁钢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件(4)和所述第二弹性件(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伟群陈亚萍郭渊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圣龙智能汽车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