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流式废气处理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976352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1:24
本技术属于废气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旋流式废气处理塔,其包括旋流喷淋洗涤塔本体;旋流喷淋洗涤塔本体顶部通过第一风管与喷淋吸收复合塔本体底部连接;喷淋吸收复合塔本体顶部通过第二风管与过滤装置本体连接;旋流喷淋洗涤塔本体内部设置有第一喷淋组件和旋风分离器;旋风分离器的空气进口管与进风管道连接,空气出口管与第一风管连接;旋风分离器与旋流喷淋洗涤塔本体的第一排管连接;旋风分离器下方设置有第一过滤板;旋流喷淋洗涤塔本体底部内侧设置有第一水箱;第一水箱通过第一循环水管与第一喷淋组件连接。本技术能够对废气实现良好的净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具体涉及废气处理,具体是一种旋流式废气处理塔


技术介绍

1、现在传统的有机的废气的治理的方法涵盖吸附法、吸收法、氧化法和生物处理等方法,传统的方法在进行有机废气处理时,对有机废气的处理时间较短,这样不能对废气进行有效地吸附分离,这样就导致处理效果不理想,容易造成废气的排放标准不达标,还要进行多次的处理,这使得企业的生产成本增加。

2、专利文献cn2902422y公开了旋流式废气处理装置;包括含有烟气进口、心风机,烟气进口的前端设有离心风机,烟气进口的另一端连接除尘器底仓,除尘器底仓的顶端连接除尘器上仓,除尘器底仓与除尘器上仓连接处设有上旋流板,上旋流板的上表面外设有连接管,连接管上设有数个喷头。上述专利中的处理装置在进行废气的处理时,通过在除尘器中仓内设置的两个旋风叶片实现对废气的吹动,来实现对废气内部的杂质的清除,但是废气向上传递时会受到较大的阻力,这样就不能有效的将废气传递到上方的旋风叶片再次进行处理,这样就使得上述专利中的处理方法效率较低,且上述专利的喷淋装置只是通过清洁水对除尘器内部的废气进行简单的喷淋,无法实现有效的对废气中的杂质进行吸附。

3、因此,需要一种至少部分解决上述问题的废气处理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旋流式废气处理塔,在本装置中还设置有过滤装置本体,在过滤装置本体内部填充有活性炭,通过活性炭在进行有效的吸附,确保对废气的净化率的保证;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旋流式废气处理塔,包括旋流喷淋洗涤塔本体;所述的旋流喷淋洗涤塔本体底部设置有支撑架;所述的旋流喷淋洗涤塔本体顶部通过第一风管与喷淋吸收复合塔本体底部连接;所述的喷淋吸收复合塔本体顶部通过第二风管与过滤装置本体连接;所述的过滤装置本体远离喷淋吸收复合塔本体的一端通过第三风管与输出管道连接,所述的输出管道侧面设置有主风机;所述的旋流喷淋洗涤塔本体内部设置有第一喷淋组件;所述的第一喷淋组件下方设置有旋风分离器;所述的旋风分离器的空气进口管与进风管道连接;所述的旋风分离器的空气出口管与第一风管连接;所述的旋风分离器与旋流喷淋洗涤塔本体上设置的第一排管连接;所述的旋风分离器下方设置有第一过滤板;所述的旋流喷淋洗涤塔本体底部内侧设置有第一水箱;所述的第一水箱通过第一循环水管与第一喷淋组件连接。

4、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的喷淋吸收复合塔本体内部顶端设置有第二喷淋组件;所述的第二喷淋组件下方设置有填料;所述的填料设置有多层;所述的填料下方设置有过滤板;所述的过滤板与喷淋吸收复合塔本体底部之间设置有第二水箱;所述的喷淋吸收复合塔本体底部设置有第二排管;所述的喷淋吸收复合塔本体底部外侧设置有撑架。

5、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的喷淋吸收复合塔本体在远离旋流喷淋洗涤塔本体一侧设置有过滤装置本体;所述的过滤装置本体内部设置有活性炭;所述的过滤装置本体底部外侧设置有支架;所述的过滤装置本体在远离第二风管的一端通过第三风管与管道连接。

6、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的管道底部设置有支撑件。

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的第二水箱通过第二循环水管与第二喷淋组件连接。

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的滤板与旋风分离器之间位置设置有分流板。

9、在本装置中,废气首选进入旋流喷淋洗涤塔本体,通过旋流喷淋洗涤塔本体内部的旋风分离器实现对废气内部的杂质进行有下的分离,较大颗粒或体积的杂质向下排放,分离完成的废气向上传递,在旋流喷淋洗涤塔本体上方设置有第一喷淋组件,再次对废气进行处理,喷淋完成的气体通过第一风管进入喷淋吸收复合塔本体内,在喷淋吸收复合塔本体内部设置有过滤板,气体通过过滤板均匀的传递到填料内,通过填料对废气进行吸附实现对废气内部的杂质进行吸附,在填料上方设置有第二喷淋组件,在第二喷淋组件中添加吸收剂,实现对废气中的杂质进行较大限度的有效的脱除,对废气的净化率达到80%以上,通过旋流喷淋洗涤塔本体+喷淋吸收复合塔本体的处理使得废气的净化率达到90%以上。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1、1.本技术,在使用时,将废气通过进风管道输送至旋流喷淋洗涤塔本体,通过旋流喷淋洗涤塔本体内部的旋风分离器实现废气中的杂质或较大的颗粒的分离,废气通过第一风管进入喷淋吸收复合塔本体底部,在喷淋吸收复合塔本体内部的设置有填料,通过填料实现对废气的吸附,再通过填料对吸附完成的气体进行喷淋,保证喷淋洗涤塔和喷淋吸收复合塔组合净化率达到90%以上;

12、2.本技术,在喷淋洗涤时,废气通过进风管道进入旋风分离器的进风口,实现废气与废气中的杂质进行有效的分离,废气通过旋风分离器的出口排放到旋流喷淋洗涤塔本体内部,杂质通过旋风分离器底部与第一排管的连接实现对杂质的排放,被排出的气体经过第一喷淋组件的喷淋实现再次的净化,第一喷淋组件通过第一循环水管与旋流喷淋洗涤塔本体底部的第一水箱连接,实现循环喷淋;

13、3.本技术,在旋流喷淋洗涤塔本体净化完成的气体通过第一风管进入喷淋吸收复合塔本体底部,在喷淋吸收复合塔本体内部设置有过滤板,气体通过过滤板均匀的传递到填料中,实现填料对气体中的杂质进行吸附,在喷淋吸收复合塔本体顶部设置有第二喷淋组件,在第二喷淋组件中添加有吸收剂,通过吸收剂与废气接触,实现对气体的中的杂件进行较大限度的脱除;

14、4.本技术,被处理完成的气体通过第二风管传输到过滤装置本体内部,在过滤装置本体内部填充有活性炭,通过活性炭实现对未被吸附的杂进行有效的吸收,被净化完成的气体通过第三风管进入管道,在管道一侧设置有主风机,通过主风机带动抽取实现气体被管道排出;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旋流式废气处理塔,其特征在于:包括旋流喷淋洗涤塔本体(1);所述旋流喷淋洗涤塔本体(1)底部设置有支撑架(15);所述旋流喷淋洗涤塔本体(1)顶部通过第一风管(17)与喷淋吸收复合塔本体(2)底部连接;所述喷淋吸收复合塔本体(2)顶部通过第二风管(25)与过滤装置本体(3)连接;所述过滤装置本体(3)远离喷淋吸收复合塔本体(2)的一端通过第三风管(33)与输出管道(4)连接,所述输出管道(4)侧面设置有主风机(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流式废气处理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吸收复合塔本体(2)内部顶端设置有第二喷淋组件(20);所述第二喷淋组件(20)下方设置有填料(21);所述填料(21)下方设置有第二过滤板(22);所述第二过滤板(22)与喷淋吸收复合塔本体(2)底部之间设置有第二水箱(23);所述喷淋吸收复合塔本体(2)底部设置有第二排管(27);所述喷淋吸收复合塔本体(2)底部外侧设置有撑架(2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流式废气处理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吸收复合塔本体(2)在远离旋流喷淋洗涤塔本体(1)一侧设置有过滤装置本体(3);所述过滤装置本体(3)内部设置有活性炭(32);所述过滤装置本体(3)底部外侧设置有支架(31);所述过滤装置本体(3)在远离第二风管(25)的一端通过第三风管(33)与输出管道(4)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流式废气处理塔,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管道(4)底部设置有支撑件。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流式废气处理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水箱(23)通过第二循环水管(24)与第二喷淋组件(20)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流式废气处理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板(12)与旋风分离器(11)之间位置设置有分流板(18)。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流式废气处理塔,其特征在于:包括旋流喷淋洗涤塔本体(1);所述旋流喷淋洗涤塔本体(1)底部设置有支撑架(15);所述旋流喷淋洗涤塔本体(1)顶部通过第一风管(17)与喷淋吸收复合塔本体(2)底部连接;所述喷淋吸收复合塔本体(2)顶部通过第二风管(25)与过滤装置本体(3)连接;所述过滤装置本体(3)远离喷淋吸收复合塔本体(2)的一端通过第三风管(33)与输出管道(4)连接,所述输出管道(4)侧面设置有主风机(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流式废气处理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吸收复合塔本体(2)内部顶端设置有第二喷淋组件(20);所述第二喷淋组件(20)下方设置有填料(21);所述填料(21)下方设置有第二过滤板(22);所述第二过滤板(22)与喷淋吸收复合塔本体(2)底部之间设置有第二水箱(23);所述喷淋吸收复合塔本体(2)底部设置有第二排管(2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鹏侯自收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市安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