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燃机车电取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975026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1:23
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内燃机车电取暖装置,属于内燃机车采暖设备技术领域,主要用于机车司机室内取暖和纳凉。所述取暖装置包括方体外壳,所述方体外壳内设置有多个电阻发热片,所述方体外壳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接线端子,所述电阻发热片与接线端子电性连接。本技术所提供的电阻发热片与风机,使取暖装置热效率高,通过网板的设置,防止了取暖装置的使用人员的烫伤,从而保护了工作人员,通过挡块的设置,限制了挡板的转动,通过安装座的设置使方体外壳悬空,从而方便了方体外壳的安装,通过升降控制结构、齿轮以及齿条的配合使用,带动了电阻发热片的旋转,从而调整了电阻发热片的散热角度,也方便了电阻发热片内部灰尘的清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内燃机车采暖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内燃机车电取暖装置


技术介绍

1、机车乘务员在铁路运输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他们的工作质量关系到行车安全,机车的司乘环境直接影响其工作质量,所以为机车乘务员打造优质舒适的司乘环境极其重要。

2、现有的机车司机室设置有取暖和纳凉设备,通常通过机车柴油机水循环系统引出高温水,通过管道循环至司机室空-水热交换装置进行热交换,并通过风扇提高其传播效率,但当机车在北方寒冷地区运行时,由于环境温度过低,该采暖装置难以满足取暖需求,导致机车乘务员司乘环境恶化,并且极易发生设备管路冻结、爆裂等故障,甚至会导致机破事故,对行车工作产生巨大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内燃机车电取暖装置。

2、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3、一种内燃机车电取暖装置,包括方体外壳,所述方体外壳内设置有多个电阻发热片,所述方体外壳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接线端子,所述电阻发热片与接线端子电性连接,所述接线端子电性连接有电磁接触器,所述电磁接触器电性连接有空气断路器,所述空气断路器电性连接有按键开关,所述电磁接触器、所述空气断路器、所述按键开关和所述电阻发热片形成完整的工作主回路,所述方体外壳的尾端进风口设置有圆形外壳,所述圆形外壳内设置有风机。

4、进一步地,所述方体外壳的前端出风口转动安装有可开启的网板。

5、进一步地,所述方体外壳前端面的顶部设置有两个可升降的挡块,且所述挡块的底端延伸至网板的前侧。

6、进一步地,所述方体外壳的两侧面上均设置有将方体外壳悬空的安装座。

7、进一步地,所述电阻发热片的两端通过转轴转动安装在方体外壳上,所述方体外壳的一侧设置有可升降的齿条,所述电阻发热片对应于齿条一端的转轴延伸至方体外壳的外部并连接有与齿条啮合的齿轮,且所述方体外壳上设置有控制齿条升降的升降控制结构。

8、进一步地,所述齿条的底部固定设置有限位块,所述方体外壳上固定设置有套设在限位块上的导套。

9、进一步地,所述方体外壳的一端侧壁上设置有能盖住齿轮和齿条的防护盖。

10、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控制结构包括螺纹槽、调节螺杆、伸缩杆及旋钮,所述螺纹槽设置在方体外壳上,所述调节螺杆螺纹安装在螺纹槽上,且所述调节螺杆的底端与齿条转动连接,所述调节螺杆的顶端连接伸缩杆的其中一端,所述伸缩杆的另一端延伸至方体外壳的顶部并连接旋钮。

11、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控制结构包括固定柱,所述固定柱固定安装在位于顶部的齿轮的侧壁上,所述齿条上开设有第一插孔,所述方体外壳的侧壁上固定安装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侧壁上滑动安装有插块,所述固定块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二插孔,所述插块与第一插孔和第二插孔均适配。

12、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3、通过设置电阻发热片和风机,风机将电阻发热片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吹出方体外壳,从而对机室进行供暖,防止了传统供热模式在寒冷恶劣天气里热交换水管遭到破坏,从而保证了机室的工作环境。

14、2、通过使电阻发热片转动,从而实现电阻发热片内外侧的交换,方便对电阻发热片侧壁上灰尘的清洁。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燃机车电取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方体外壳(1)、电阻发热片(7)、接线端子(4)、电磁接触器、空气断路器、按键开关、圆形外壳(8)以及风机(9),所述电阻发热片(7)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电阻发热片(7)设置在方体外壳(1)内,所述接线端子(4)固定安装在方体外壳(1)的顶部,所述电阻发热片(7)与接线端子(4)电性连接,所述接线端子(4)与电磁接触器电性连接,所述电磁接触器与空气断路器电性连接,所述空气断路器与按键开关电性连接,所述电磁接触器、所述空气断路器、所述按键开关和所述电阻发热片(7)形成完整的工作主回路,所述圆形外壳(8)设置在方体外壳(1)的尾端进风口,所述风机(9)设置在圆形外壳(8)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燃机车电取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方体外壳(1)的前端出风口转动安装有可开启的网板(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内燃机车电取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方体外壳(1)前端面的顶部设置有两个可升降的挡块(6),且所述挡块(6)的底端延伸至网板(5)的前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燃机车电取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方体外壳(1)的两侧面上均设置有将方体外壳(1)悬空的安装座(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燃机车电取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阻发热片(7)的两端通过转轴转动安装在方体外壳(1)上,所述方体外壳(1)的一侧设置有可升降的齿条(11),所述电阻发热片(7)对应于齿条(11)一端的转轴延伸至方体外壳(1)的外部并连接有与齿条(11)啮合的齿轮(10),且所述方体外壳(1)上设置有控制齿条(11)升降的升降控制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内燃机车电取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条(11)的底部固定设置有限位块(12),所述方体外壳(1)上固定设置有套设在限位块(12)上的导套(13)。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内燃机车电取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方体外壳(1)的一端侧壁上设置有能盖住齿轮(10)和齿条(11)的防护盖(3)。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内燃机车电取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控制结构包括螺纹槽(14)、调节螺杆(15)、伸缩杆(16)及旋钮(17),所述螺纹槽(14)设置在方体外壳(1)上,所述调节螺杆(15)螺纹安装在螺纹槽(14)上,且所述调节螺杆(15)的底端与齿条(11)转动连接,所述调节螺杆(15)的顶端连接伸缩杆(16)的其中一端,所述伸缩杆(16)的另一端延伸至方体外壳(1)的顶部并连接旋钮(17)。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内燃机车电取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控制结构包括插块(20)和固定块(21),所述插块(20)设置在固定块(21)上,所述固定块(21)固定安装在方体外壳(1)靠近齿条(11)一端的侧壁上,所述齿条(11)贯穿固定块(21),且所述齿条(11)的顶部侧壁与固定块(21)滑动连接,所述齿条(11)上开设有第一插孔(18),所述固定块(21)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二插孔(19),所述插块(20)在当齿条(11)移动至使第一插块(20)和第二插块(20)重合时能贯穿固定块(21)并插入第一插孔(18)内。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燃机车电取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方体外壳(1)、电阻发热片(7)、接线端子(4)、电磁接触器、空气断路器、按键开关、圆形外壳(8)以及风机(9),所述电阻发热片(7)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电阻发热片(7)设置在方体外壳(1)内,所述接线端子(4)固定安装在方体外壳(1)的顶部,所述电阻发热片(7)与接线端子(4)电性连接,所述接线端子(4)与电磁接触器电性连接,所述电磁接触器与空气断路器电性连接,所述空气断路器与按键开关电性连接,所述电磁接触器、所述空气断路器、所述按键开关和所述电阻发热片(7)形成完整的工作主回路,所述圆形外壳(8)设置在方体外壳(1)的尾端进风口,所述风机(9)设置在圆形外壳(8)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燃机车电取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方体外壳(1)的前端出风口转动安装有可开启的网板(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内燃机车电取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方体外壳(1)前端面的顶部设置有两个可升降的挡块(6),且所述挡块(6)的底端延伸至网板(5)的前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燃机车电取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方体外壳(1)的两侧面上均设置有将方体外壳(1)悬空的安装座(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燃机车电取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阻发热片(7)的两端通过转轴转动安装在方体外壳(1)上,所述方体外壳(1)的一侧设置有可升降的齿条(11),所述电阻发热片(7)对应于齿条(11)一端的转轴延伸至方体外壳(1)的外部并连接有与齿条(11)啮合的齿轮(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志忠郭龙义李军郭海龙王囿淇宋鑫焱王磊陈晓龙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