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减震垫平整度调节设备及调节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减震垫平整度调节设备及调节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973853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1: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减震垫调节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减震垫平整度调节设备及调节方法,包括对水平减震垫进行安装的弧形底座,两个弧形底座呈对称分布,弧形底座的内表面呈对称分布固定连接有连接耳板,弧形底座与水平减震垫之间设置有连接机构,连接机构的表面设置有限位机构,两个弧形底座之间设置有角度调节机构。该减震垫平整度调节设备及调节方法,通过转动调节螺杆,可使其带动调节底座在调节齿块的外表面进行转动而直至调节底座的上表面水平,此时固定卡块的导向槽随着调节底座的转动而在导向块的外表面滑动,同时刻度指针与刻度槽上的中心槽重合,则调节底座上的水平减震垫水平,进而操作简便,且调节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减震垫调节,尤其涉及一种减震垫平整度调节设备及调节方法


技术介绍

1、减震垫通常由橡胶、弹簧、气囊等材料制成,具有良好的弹性和吸震能力,它们被安装在机床底座或底部,起到分散和吸收机床产生的振动和冲击力的作用,减震垫平整度调节设备是一种用于调节减震垫的平整度的装置,以确保减震垫在使用过程中能够保持平稳的工作状态。

2、减震垫平整度调节设备是用来调整减震垫倾斜角度,但是由于减震垫平整度调节设备的设计和制造限制,其调节精度可能有限,而且一般是通过几个螺杆分别转动来实现调节减震垫的平整度,从而这种调节过程可能较为繁琐和耗时,会增加调试和维护的工作量,所以本专利技术的提出解决了上述技术问题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现有的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减震垫平整度调节设备及调节方法。

2、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减震垫平整度调节设备,包括对水平减震垫进行安装的弧形底座,两个所述弧形底座呈对称分布,所述弧形底座的内表面呈对称分布固定连接有连接耳板,所述弧形底座与所述水平减震垫之间设置有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的表面设置有限位机构,两个所述弧形底座之间设置有角度调节机构。

3、其中,所述连接机构将所述水平减震垫架设安装在所述弧形底座的表面,使其在所述弧形底座的表面进行角度调节。

4、其中,所述限位机构将所述弧形底座上的所述水平减震垫进行位置限制,使其进行同一空间上的角度调节。

5、其中,所述角度调节机构将连接的所述水平减震垫拨动,使其上表面呈现水平。

6、优选地,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在所述弧形底座上表面进行滑动的u形状的调节底座,所述调节底座的两端下表面呈弧形状贴合在所述弧形底座的上表面,所述调节底座的上表面水平开设有多个安装卡槽,所述安装卡槽的内壁与所述水平减震垫下表面的安装卡块外表面滑动卡接,所述调节底座与所述水平减震垫之间通过固定螺栓进行紧固。

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为了对水平减震垫进行水平安装而实现其更好的减震支撑作用,从而首先将水平减震垫通过滑动卡接的方式安装在调节底座的上表面,并以固定螺栓进行固定,进而在对弧形底座上的调节底座进行调节,即可实现水平减震垫的水平调节。

8、优选地,所述连接机构还包括贯穿开设在所述弧形底座上表面的连接槽,所述调节底座的下表面呈弧形路径阵列固定连接有连接插杆,所述连接插杆的外表面贯穿所述连接槽并与其内壁滑动连接。

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为了对弧形底座上表面的调节底座经过调节后进行固定而实现水平减震垫的固定安装,从而调节底座在弧形底座上表面滑动时,连接插杆在连接槽的内壁进行弧形路径滑动,并在滑动之后与连接槽实现静止后可完成调节底座带动水平减震垫与弧形底座之间的固定。

10、优选地,所述连接机构还包括在所述弧形底座内顶表面滑动连接的固定卡块,所述固定卡块的位置与所述连接插杆的位置一一对应,所述连接插杆穿过所述固定卡块的穿孔,并在其下端外表面开设螺纹槽,所述螺纹槽的外表面螺纹套接有固定螺母。

1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为了对滑动的连接插杆进行固定,从而套接在连接插杆外表面的固定卡块随着连接插杆进行移动,并在调节完成之后通过拧动固定螺母对移动的固定卡块进行锁紧,且固定卡块与固定螺母接触面为橡胶材质,从而可避免固定螺母在固定卡块的表面滑动。

12、优选地,所述限位机构包括滑动连接在所述调节底座两端耳板两侧表面的限位卡板,所述调节底座的内部开设有活动槽,左右两个限位卡板的相对一侧表面呈对称分布固定连接有螺纹管套,所述螺纹管套的外表面与所述调节底座表面开设的滑孔内壁滑动连接,并且其外表面延伸至所述活动槽的内部。

1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为了避免调节底座在弧形底座的外表面进行弧形移动时出现左右偏转的情况,从而在调节底座与弧形底座进行连接后,调节限位卡板的位置,使其靠近调节底座的一侧表面分别与调节底座和弧形底座的一侧表面进行接触,进而可实现调节底座在移动时始终保持同一空间,为了实现限位卡板的调节,从而通过多个螺纹管套的同步伸缩动作,即可实现两侧限位卡板的同步贴合调节底座。

14、优选地,所述限位机构还包括通过支撑连板在所述活动槽进行转动安装的双向螺杆,所述双向螺杆的两端外表面分别与对应的所述螺纹管套的内壁螺纹套接,两个所述双向螺杆的中部外表面均固定套接有调节皮带轮,所述活动槽的内壁呈上下分布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张紧皮带轮,多个所述张紧皮带轮和所述调节皮带轮的外表面传动连接有传动皮带,其中一个所述张紧皮带轮的转轴固定连接有延伸至调节底座外部的转杆,所述转杆的外表面与所述调节底座内部开设的转孔内壁转动套接。

1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为了实现限位卡板的同步移动,从而通过拨动转杆进行转动,使其带动活动槽内连接的张紧皮带轮转动,然后在传动皮带的传动下,使得两个调节皮带轮带动对应的两个双向螺杆转动,进而可使得其外表面螺纹套接的螺纹管套带动限位卡板进行移动而实现其限位作用。

16、优选地,所述限位机构还包括呈对称分布固定连接在所述弧形底座内顶表面的导向块,所述固定卡块的靠近所述弧形底座内顶表面的一侧表面呈对称分布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块的外表面与所述导向槽的内壁滑动卡接。

1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为了对调节底座的移动进行导向限位,使其能够达到对水平减震垫的水平调节作用,从而固定卡块随着连接插杆进行移动时可通过导向块与导向槽的配合而实现固定卡块的限位作用。

18、优选地,所述角度调节机构包括连接两个所述弧形底座的连接底座,所述连接底座的中部外表面固定套接有调节齿块,所述调节底座的内顶表面通过支撑侧板转动连接有调节螺杆,所述调节螺杆的外表面与所述调节齿块的外表面啮合。

1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为了对调节底座进行角度调节而实现其上表面水平,从而在将调节底座与弧形底座进行连接之后,通过手动转动调节螺杆,由于调节齿块在连接底座的外表面进行固定,从而调节螺杆经过转动之后,可实现其带动调节底座在调节齿块的外表面进行转动而直至调节底座的上表面水平。

20、优选地,所述角度调节机构还包括呈弧形路径阵列开设在所述弧形底座表面的刻度槽,所述限位卡板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刻度指针,所述调节底座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倾角传感器。

2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为了对调节底座的水平度进行精准调节,从而调节底座上的限位卡板随着其移动时,限位卡板上的中心处的刻度指针则指向弧形底座上的刻度槽,在倾角传感器的辅助下,当刻度指针与刻度槽上的中心槽重合时,可实现调节底座的水平调节,此时通过固定螺母的拧动,可实现调节底座带动水平减震垫的固定。

22、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减震垫平整度调节设备的调节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3、s1、首先将水平减震垫下表面的安装卡块通过在安装卡槽滑动的方式安装在调节底座的上表面,并以固定螺栓进行固定,然后使调节底座下表面的连接插杆穿过固定卡块的穿孔插入弧形底座的连接槽中,将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减震垫平整度调节设备,包括对水平减震垫(1)进行安装的弧形底座(2),两个所述弧形底座(2)呈对称分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底座(2)的内表面呈对称分布固定连接有连接耳板(21),所述弧形底座(2)与所述水平减震垫(1)之间设置有连接机构(3),所述连接机构(3)的表面设置有限位机构(4),两个所述弧形底座(2)之间设置有角度调节机构(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震垫平整度调节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3)包括在所述弧形底座(2)上表面进行滑动的U形状的调节底座(31),所述调节底座(31)的两端下表面呈弧形状贴合在所述弧形底座(2)的上表面,所述调节底座(31)的上表面水平开设有多个安装卡槽(32),所述安装卡槽(32)的内壁与所述水平减震垫(1)下表面的安装卡块(11)外表面滑动卡接,所述调节底座(31)与所述水平减震垫(1)之间通过固定螺栓进行紧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减震垫平整度调节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3)还包括贯穿开设在所述弧形底座(2)上表面的连接槽(33),所述调节底座(31)的下表面呈弧形路径阵列固定连接有连接插杆(34),所述连接插杆(34)的外表面贯穿所述连接槽(33)并与其内壁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减震垫平整度调节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3)还包括在所述弧形底座(2)内顶表面滑动连接的固定卡块(35),所述固定卡块(35)的位置与所述连接插杆(34)的位置一一对应,所述连接插杆(34)穿过所述固定卡块(35)的穿孔,并在其下端外表面开设螺纹槽(36),所述螺纹槽(36)的外表面螺纹套接有固定螺母(3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减震垫平整度调节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4)包括滑动连接在所述调节底座(31)两端耳板两侧表面的限位卡板(41),所述调节底座(31)的内部开设有活动槽(42),左右两个限位卡板(41)的相对一侧表面呈对称分布固定连接有螺纹管套(43),所述螺纹管套(43)的外表面与所述调节底座(31)表面开设的滑孔内壁滑动连接,并且其外表面延伸至所述活动槽(42)的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减震垫平整度调节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4)还包括通过支撑连板在所述活动槽(42)进行转动安装的双向螺杆(44),所述双向螺杆(44)的两端外表面分别与对应的所述螺纹管套(43)的内壁螺纹套接,两个所述双向螺杆(44)的中部外表面均固定套接有调节皮带轮(45),所述活动槽(42)的内壁呈上下分布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张紧皮带轮(46),多个所述张紧皮带轮(46)和所述调节皮带轮(45)的外表面传动连接有传动皮带(47),其中一个所述张紧皮带轮(46)的转轴固定连接有延伸至调节底座(31)外部的转杆(48),所述转杆(48)的外表面与所述调节底座(31)内部开设的转孔内壁转动套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减震垫平整度调节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4)还包括呈对称分布固定连接在所述弧形底座(2)内顶表面的导向块(49),所述固定卡块(35)的靠近所述弧形底座(2)内顶表面的一侧表面呈对称分布开设有导向槽(50),所述导向块(49)的外表面与所述导向槽(50)的内壁滑动卡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减震垫平整度调节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调节机构(6)包括连接两个所述弧形底座(2)的连接底座(61),所述连接底座(61)的中部外表面固定套接有调节齿块(62),所述调节底座(31)的内顶表面通过支撑侧板转动连接有调节螺杆(63),所述调节螺杆(63)的外表面与所述调节齿块(62)的外表面啮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减震垫平整度调节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调节机构(6)还包括呈弧形路径阵列开设在所述弧形底座(2)表面的刻度槽(64),所述限位卡板(41)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刻度指针(65),所述调节底座(31)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倾角传感器(66)。

10.基于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减震垫平整度调节设备的调节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震垫平整度调节设备,包括对水平减震垫(1)进行安装的弧形底座(2),两个所述弧形底座(2)呈对称分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底座(2)的内表面呈对称分布固定连接有连接耳板(21),所述弧形底座(2)与所述水平减震垫(1)之间设置有连接机构(3),所述连接机构(3)的表面设置有限位机构(4),两个所述弧形底座(2)之间设置有角度调节机构(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震垫平整度调节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3)包括在所述弧形底座(2)上表面进行滑动的u形状的调节底座(31),所述调节底座(31)的两端下表面呈弧形状贴合在所述弧形底座(2)的上表面,所述调节底座(31)的上表面水平开设有多个安装卡槽(32),所述安装卡槽(32)的内壁与所述水平减震垫(1)下表面的安装卡块(11)外表面滑动卡接,所述调节底座(31)与所述水平减震垫(1)之间通过固定螺栓进行紧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减震垫平整度调节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3)还包括贯穿开设在所述弧形底座(2)上表面的连接槽(33),所述调节底座(31)的下表面呈弧形路径阵列固定连接有连接插杆(34),所述连接插杆(34)的外表面贯穿所述连接槽(33)并与其内壁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减震垫平整度调节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3)还包括在所述弧形底座(2)内顶表面滑动连接的固定卡块(35),所述固定卡块(35)的位置与所述连接插杆(34)的位置一一对应,所述连接插杆(34)穿过所述固定卡块(35)的穿孔,并在其下端外表面开设螺纹槽(36),所述螺纹槽(36)的外表面螺纹套接有固定螺母(3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减震垫平整度调节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4)包括滑动连接在所述调节底座(31)两端耳板两侧表面的限位卡板(41),所述调节底座(31)的内部开设有活动槽(42),左右两个限位卡板(41)的相对一侧表面呈对称分布固定连接有螺纹管套(43),所述螺纹管套(43)的外表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金余何循杰洪一峰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迈冠体育产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